☆、(23鲜币)番外1:千年之前 - 重生之非你不可 - 莫晓棠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23鲜币)番外1:千年之前

庆朝长德十年,六月三十

时值初秋,这一天的天空却显得有些阴霾,全不复往日的W阳高照,早晨的空气中更是微微透出一股湿气,令人的精神也有些倦怠。

早朝之时,成宗皇帝赵廷宣正听大臣禀奏国事,年仅二十二岁的皇帝亲政也刚满四年,然而,这短短的四年,国家却动乱四起,让他每每思虑民生疾苦都不由得紧皱眉头。

此时,吏部侍郎正在进谏说各地近年来买官之事频频出现,那些地方上的官员用金钱获得官职之後就只知道鱼肉百姓、横行乡里,实为朝廷之祸,此风不可长,若不加以抵制,势必会动摇国之根本。

这件事在此之前早有人和成宗提过,并声称自己有能力解决,是以成宗并不十分担心,他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可是最近关於那件事的情报也是三天之前送来的,这两天还未传来一丝消息。

突然──

一道闪电出现在天空之上,随即阵阵雷声响起,竟有撼动山河之势,令人惊骇万分,礼部侍郎的声音不知不觉便停了下来。

这时,宫外传来侍从高亢的呐喊之声,这声音令成宗的精神立时振奋起来──“陛下,前方传来八百里加急军报!!!”

“快呈上来!”成宗忙道。

大殿上一众官员偏过头去,只见一士兵手捧黄色书卷,神色焦急地走上殿来,在两队官员中间跪倒,抬起头竟是一脸悲戚,“皇上,神骑将军他……”

那人还未说完便已痛哭出声,双手将书卷捧起,成宗身边的总管王公公连忙走下来接过书卷,而成宗却不由自主地望向此时站在右侧第一位那名官员。

谁都看得出来,士兵如此反应,那麽传回来的绝不会是什麽好消息。

王总管将书卷呈给成宗,成宗急忙翻开查看,上面说的内容竟是──

“岂有此理!”

成宗一怒之下拍案而起,底下各位官员惶然跪地。成宗再次望向之前那名官员,深吸一口气,压住满腔伤痛和愤怒,尽量保持平静,道:“先退朝,丞相随朕到御书房来。”

“臣遵旨。”那位官员──也就是丞相顾觉辉答道。

此刻的御书房只有成宗皇帝赵廷宣和丞相顾觉辉二人,成宗坐在平日批奏章的案前,顾觉辉坐在下面的客位上,成宗看著那人年轻却稳重内敛的面容,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麽开口。

“觉辉。”犹豫再三,成宗还是开了口,毕竟,这件事不可能瞒著他一辈子。

“是。”顾觉辉答道,声音平稳,无喜无怒。

“刚刚的军报说,空璧他……”话到口边,就是无法说出来,那人清澈的眸子望著自己,纯粹得如同山涧间流淌的清泉,让人怎麽忍心去亵渎它的清灵。

顾觉辉依旧神色淡然地看著成宗,等待他继续说下去。

成宗却怎麽也无法说出下面的话,最後只能将那卷书卷递给顾觉辉,“你自己看看吧。”成宗叹气,待那人接过书卷之後,一阵深邃的无力感在心底蔓延开来。成宗无法想象那人看过军报後的表现,因为,那上面传来的消息足以令那人疯狂,而且,以那人的本事,便是毁天灭地也不是什麽难事……

成宗小心翼翼地看著那人,他的脸上居然没有任何表情,可这却更加骇人,因为那人此时给人的是一种死水般的感觉,似乎怎样的风雨都无法激起一丝波涛。

那人明明近在眼前,成宗却感觉他的心已经飞向遥远的天之尽头去了。

“觉,觉辉……”成宗不由得开口,希望可以换回那人的一丝神智。

可是,没有用,那人还是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著书卷,好像卷上的文字在一瞬间勾去了他的全部魂魄,让他可以保持现在的姿势直到地老天荒。

成宗忍不住又是一声长叹,其实,那人的这种表现算好的,至少他没有闹到天翻地覆。可是,此刻成宗真的宁愿那人大哭、大闹、大吵、大嚷,也好过现在一般的活死人。

不知过了多久,久到成宗认为已过百年,那人终於收起书卷,望向成宗。那人开了口,声音却像是蕴含了痛彻骨髓的悲戚,恍若天地已经崩塌在眼前,世界沈入永久的黑暗,再无一丝光明。“陛下准备怎麽处理这件事?此时的靖泽关仍在敌手,下一个便是永康关,倘若永康关再次被攻破,那麽敌人不出一月便可以直逼京城。”

成宗听到那人的声音,满心的思绪已化为虚无,全部转为对那人的心疼,那人现在的表现实在是……

“这个,我再派人去……”

“不。”那人打断他,“无论派谁都没有用处,我国如今面临的不只是外患,外有比外患更令人痛恨千百倍的。臣主张议和,此时议和有利於休养生息。其实,敌人如今也应该正在期盼我们议和,以他们现在的实力还不敢保证一定能攻破我国,他们一定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做更充分的准备,这次的甜头会让他们沾沾自喜,认为我国已不堪一击,下次出兵,也就是我大庆亡国之时。”

“好。”成宗同意道,看著那人,“那,你认为该派谁去议和?”

“兵部尚书,陈思归。”

“……”成宗的目光直直落在那人脸上,那人却只是望著前方,又似乎没有在看任何东西,成宗无法想象他此时的声音还可以如此平静,思维还可以如此清晰,可成宗明白,狂风暴雨之前总是会有一段异常的平静,随即而来的便是地裂天崩。

“好。”成宗答应一声,心却是不由自主地一跳,他有预感,原本就波澜起伏的大庆朝,以後更会掀起轩然大波,这其中可能发生什麽,当真是无法预料。

大庆长德十年注定是不同寻常的一年。

四月十五日,申国出兵犯大庆边境,夺得嘉暮关,随後两月连夺十一城,大庆数次派兵抵抗,双方胜负参半。

六月十七日,大庆第一将军洛Z自请出征,被皇帝封为神骑将军,此人十天内连收四城,最终於六月廿八日与敌方争夺靖泽关之时,壮烈殉国,终年二十岁。

七月五日,大庆派兵部尚书陈思归与申国议和,靖泽关以北七座城池皆归申国,大庆与申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从此,大庆迎来了数年和平,尽管,这是在割地辱国的基础上。

然而,没有人知道,这绝不是一切的终结,它只是一个开始。

七月七日,七夕之夜,却没有多少情人间悱恻缠绵的感觉,天空中的牛郎织女依旧快乐地相会,人间,却是满载了无尽的悲伤。

这一天,沙场捐躯的将士们的尸首被送回故土安葬。京城西郊有一座大祠堂,里面安放了大庆所有为国捐躯的将士的灵位,另外还有一座巨大的墓碑,上面镌刻著没有运回尸骨的将士的名字,这座墓碑被称为“英雄碑”。

整整一天,祠堂後面的墓地上,无数的火焰肆虐翻飞,天空中,不知有多少亡灵幽幽俯瞰,诉说著对家人、对故土的眷恋。

此次与申国的战争中,庆朝三万余士兵战死沙场,其中,校尉以上军官数十人,官衔最大的自然是神骑将军洛Z。

成宗皇帝下旨,赐所有阵亡将士“英雄”的谥号,其家人全部免除兵役,免三年徭役,各级军官赐予不同等级的谥号。对於神骑将军洛Z,成宗赐谥号为“护国候”,以嘉其功。

这一天,祠堂内哭声震天,长安城百姓自发前来拜祭,哀悼为国捐躯的烈士英灵。

黄昏日暮,百姓渐渐散去,整座祠堂陷入宁静,那是一种千帆尽落後的苍凉。

没有人知道,有一个人一直待在这里,看著灵堂中的一个牌位,尽管距离较远、烟香缭绕,令他看不清上面的字迹,可他却知道那个牌位代表的人。

没有人知道,当祠堂中仅剩他一个人的时候,那人竟是跪倒在地,痛哭出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