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腐儒
当年的骠骑营有个不成文的“营规”——每当来了新兵,都会受到“第一次跟骠骑将军上战场,一定要随时托好下巴”的劝诫。可惜再世为人的只有李建成,当年跟着他的伙伴们都已经作古多年,无法再给他现在的手下同样的告诫。
于是首当其冲第一个倒霉的就是被李渊派到李建成手下的温大有。
虽然知道自己的长子是霍去病转世,李建成那副文质彬彬的模样实在是很难和史书上横扫大漠无敌手的骠骑将军联系到一起,而且李世民和李元吉都是第一次上战场,由不得李渊不担心,于是派了老将温大有随他们一起去,生怕三个儿子太年轻会出岔子。
虽然李建成说司马迁写的是一派胡言,李渊觉得小心点不会有错,叮嘱温大有不但要注意李世民和李元吉有没有冲动行事,也要注意李建成有没有在军中搞特殊待遇,一旦发现,不用顾忌他们的身份,立即制止,如果他们不听,就直接押回来,由李渊处置。得到李渊如此信任,温大有受宠若惊,一路上盯着三位公子。李世民和李元吉固然容易冲动,可是有大哥看着,也不至于闹出乱子来,至于李建成……在军中搞特殊待遇倒是没有,唯一的毛病就是这么个文弱书生能打仗吗?看到李建成只要不是纵马驰骋,就喜欢横着骑马,——上辈子做了十几年的放牛娃,他实在是太习惯骑牛的姿势了,虽然卫青见他一次就要说一次,没人的时候马面也经常抗议他把马当牛骑,还是没能让他改过来,——温大有简直要晕倒了。就这么个翩翩浊世家公子,要论风花雪月对酒当歌他一定在行,可是驰骋沙场马革裹尸……就那副女人一样的小身板,看到血就该吓昏了吧?
李渊说要爱护部将,要善待沿途百姓,于是义军一路对百姓秋毫无犯,即使百姓给义军送瓜果送水,李建成也跟在后面,一律照价付钱。李大公子美丽的笑容有一种特殊的魅力,能让人觉得看他一眼,便是莫大的享受,义军士兵不但没有一个逃走的,反而沿途百姓中有不少一起加入他们的行列。
看到李建成走到哪里,总有满是痴迷的目光跟到哪里,温大有不由得感慨“公子倾城”果然是名不虚传,别说是沿途百姓,就连他的两个亲弟弟都经常对着大哥发花痴。
李渊说首战务必取胜,李建成倒像是来游山玩水的,一路接纳新兵,一路操练,十分悠哉。如果说李建成在路上的悠哉勉强算是镇定、有大将风范,到达西河城下时,温大有简直是要吐血了。
李建成的第一个命令居然是:“冯立着主簿宣讲军纪,韦挺着文书抄写安民告示,黄杏飞等人四下张贴告示,其余的兵将宿营休息。”
听到这个命令,温大有简直要昏倒了:“李大都督,我们是来打仗的,不是来玩的。”温大有从大隋仁寿年间当上羽林骑卫开始,打了一辈子仗,还没见过到了战场上还能这么胡闹的人。李大公子长得文文弱弱像个女人,打起仗来也像女人,这一战能赢吗?别人或许忌惮李渊,不敢对李建成说什么,但是温大有无论如何都看不下去了。
“我像是在玩吗?”李建成反问。
像,很像,非常像,绝对像,只是温大有不敢说。
“这种打仗方式,大概确实挺难接受的。”李建成沉吟片刻,“那么温将军,我们打个赌怎么样?如果我的方法在五天以内没有效果,那就随你处置。”
“请大都督放心。”起兵后的第一仗务必取胜,李渊派给温大有的任务本来就是监军,如果发现李建成的做法太离谱,不用他提醒,温大有也会加以干涉。
温大有转身离去,后面传来李建成的声音:“温将军,我说的是军法处置。”
帐篷外面安静了一下以后,传出温大有愤怒的咆哮:“你当老子是兔子?!”
以前看李建成,温大有只觉得他太温柔,缺少军人必须的血性。现在他知道了,李建成就是个十足的混蛋。长了眼睛的人都知道李建成长得好看,可他长了一副好皮相,就以为天底下的男人见了他,都会变成有断袖之癖的变态?温大有一想到李建成居然那样想他,就气得七窍生烟,无奈李建成怎么说都是李渊的儿子,只要不触及原则问题,他再怎么混蛋,温大有也只能忍。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不小心撞到温大有枪口上的小兵下场都惨不忍睹。
*****
温大有觉得李建成简直是在胡闹,一边在心里埋怨李渊派给他这么个苦差事,一边秘密派人做好打一场硬仗的准备。李建成也不急,从新兵里挑出善骑射的着重培养,闲着没事做的时候和士兵们聊聊天,关心关心他们的妻儿老小,甚至还亲自跑去照顾操练时受伤的士兵,把整个大军迷得七荤八素,似乎完全忘了自己是来打仗的。
对李建成的做法,温大有只有仰天长叹的份,背地里埋怨李渊怎么叫这么个大少爷来打仗,结果还没出三天,这些告示的效果就显现出来了。
霍邑百姓看到有大军开来,都慌了神,城外的想进城躲一躲,城内的怕围城想往外逃,乱成一片,想不到大军就驻扎在城外不进来,进来的只有写在素帛上的安民告示。安民告示说李家义军是匡扶正义的军队,针对的仅仅是城里冥顽不灵、一定要助纣为虐、帮杨广施□的官员,绝不侵犯百姓一丝一毫。为免误伤百姓,凡是家门口挂此帛书者,李家义军定然秋毫无犯,攻陷霍邑以后,还可以凭此帛书领五斗米,作为李家义军打扰他们生活的补偿。
帛书是靠李建成安CHA在乞丐中的眼线混入城中偷偷张贴的,贴完以后,再大惊小怪地引人来看。百姓关心的是每天三饱一倒,根本不关心头上的皇帝是谁,有了帛书就能免受战火牵连,还能白领五斗米,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霍邑城算来不大,却也有数万户人家,可是帛书总共只有五千余份,一在城里出现,立刻成了抢手饽饽。不少人为了争夺帛书大打出手,甚至有些思想觉悟不太高的士兵也会加入抢帛书的行列,如此“仗势欺人”导致官与民之间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五天后,李家义军不过是驻扎在城外,整个霍邑城已经陷入一片混乱。
温大有以为李建成打算趁乱浑水摸鱼,不料李建成还是一点也没有发兵的意思,只是送了第二轮帛书进城,说如果城中居民愿意帮助李家义军,每绑一个大隋官员来,就可以换一份免战帛书和十斗米。
这一下霍邑城里的混乱彻底成了暴动。下级士兵生怕被拿去换米,不是丢盔弃甲连夜携家眷逃走,就是辞官不做,一起加入暴民的行列。一心忠于大隋的文官和上级军官毕竟只是少数,平日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惯了,此时全城百姓都由任人宰割的牛羊变成了围着他们的豺狼,他们一点反抗能力都没有,不是狼狈不堪地出城逃命,就是被暴民一个一个地绑到李建成面前换米。前前后后不超过十天,李家义军没有费一兵一卒,只费了些笔墨和一点粮食,就换来霍邑城的全面投降。
温大有还从来没有见过打仗能这么打的,李建成却没觉得有多意外,对百姓送来的大隋官员愿意投降的就纳入军中,不愿投降的就推出去斩首示众。
正如生老病死人人都逃不过,可轮到自己头上时就觉得特别难以接受,官员欺压百姓的事也屡见不鲜,可是不论这件事多么正常,如果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就会觉得特别愤怒。如今是这些鱼肉百姓的官员倒霉了,霍邑城的百姓在城外行刑的地方围得里三圈外三圈,看昔日欺压他们的人被绑成大螃蟹,旁边还有个临阵倒戈的师爷,每押上来一个人,就高声宣读该人的各种经过艺术加工的罪行,引起群情激奋,然后由李家义军的士兵行刑,每杀一个人,就换一个士兵行刑。
李建成就在一旁看着一颗颗人头落地,像是在看自己的孩子学会写一个新的字,或者学会一个新的剑招。
温大有有些不解:“这是干什么?”
“给他们练胆子啊。”李建成微笑,“温将军,说实话,第一次杀人的时候,你做了多久的噩梦?”
何止杀人做恶梦。温大有小时候胆子特别小,他的娘亲叫他杀只鸡,都把他吓得半死。直到后来当了兵,仗打多了,人杀多了,也就麻木了。
“他们也是一样。”李建成指了指那些上去时战战兢兢,下来时就似乎完全换了一个人的新兵,“我们的军队中绝大多数是老百姓,一生中从来没有杀过人,要是第一次上战场,就要真刀真枪杀得天昏地暗,只怕他们中的大半人都会被吓疯,更不用说打仗了。你看他们现在这样,每杀一个人,就会有那么多人为他们喝彩,还会怕杀人吗?现在开了杀戒,以后就好办了。而且你看那些围观的年轻人,正是容易热血上涌的年纪……”
温大有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当然,在战场上杀人和这样杀绑着的人是两码事,很多事急不来……”李建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似乎也为他过于苍白的皮肤添加了几分红润,“幸好,我真正的主力部队很快就会来了。”
温大有的年纪和李渊差不多,也把李渊交给他的三个孩子看成自己的孩子一样。以前每次看到李建成笑,清澈纯净中似乎还带着些孩子般不谙世事的天真烂漫,温大有总会不由自主地生出想保护他的感觉。但是现在看到李建成笑,温大有只会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下往上冒。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