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傻
朱元璋派阎青书去对付叶咏乐,却只给了他一个口谕,就是不想和朱棣撕破脸,弄得父子反目,让外人看笑话。
千错万错,自家人总没错。朱元璋一直坚信朱棣的本质还是好的,只要除掉了迷惑他的“男狐狸精”,他的老四还会变回以前那个听话懂事的老四,所以叶咏乐非死不可。不过锦衣卫中有不少在江湖上混不下去的黑白两道英雄豪杰,对叶咏乐的本事,朱元璋从他们口中多少也有些耳闻,并没有指望阎青书一定能马到成功。但是不论谁对谁错,阎青书现在是官差,叶咏乐只是无官无职的平民,阎青书此去能彻底除掉让朱棣迷失了心窍的祸害固然最好,如果反而是阎青书被杀,或者哪怕仅仅是从此失踪,朱元璋也都能以“以下犯上”的罪名光明正大地处死叶咏乐,还能让朱棣抓不到反抗的把柄,不管怎么算都是朱元璋占便宜。可是朱元璋没想到阎青书去了,也毫发无损地回来了,没有受伤没有中毒没有任何的不适,却是彻底得了失心疯,什么话都不会说,只会整天扑腾着手臂往花丛里钻,发现扑腾了半天都飞不起来,便用被子把自己裹成一个蛹,期待能重新长出翅膀。
居然能把锦衣卫中以心狠手辣著称的“笑脸阎王”弄成这样,看来叶咏乐确实是个祸害,绝对不能留。不过自从朱棣上次被打了以后,便一直在燕王府养伤,没有再参加过早朝。朱元璋甚至连“立男人为燕王妃”的谬论都听不到了,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借口再去向叶咏乐寻衅。
朱元璋和朱棣之间因为一个男人引发的“战争”暂时陷入僵局,叶咏乐倒是乐得清静。反正他在天庭有的是后台,任何凡夫俗子都无法耐他如何,正好这阵子身子不舒服,叶咏乐就心安理得地在暴风雨前的平静中过着每天睡醒了吃,吃饱了吐,吐完了头晕,头晕了继续睡的日子,浑浑噩噩中除了纳闷好像每次一睁眼就能看到朱棣以外,几乎不知今夕何夕。
虽然是人的身子,他还是鱼的习惯,叶咏乐理所当然地把呕吐归结为人类的肠胃不习惯他偷吃的蚯蚓,把嗜睡归结为冬眠,把期间遇到的许多奇奇怪怪荒诞不经的事归结为做梦。果然一到开春,呕吐和嗜睡的情况都好了很多。
当然,如果朱棣能少折腾一些,叶咏乐会更感激。
朱棣半夜里心血来潮要叶咏乐和他一起换上平民的衣服出门,叶咏乐从来不曾如此痛恨过自己以什么身份留在燕王府不好,偏偏为了气朱棣,要做他的男宠。现在报应来了,身为男宠,就连个好觉都没得睡。可惜男宠没有忤逆主人的权力,哪怕王爷要拖着他殉情,他都不得不舍命陪君子,更不用说王爷只是要和他一起出趟门而已。
看朱棣在自己家里还要鬼鬼祟祟地躲避巡逻兵,叶咏乐越来越想念温暖可爱的被窝:“王爷,要出去吗?”
朱棣点头:“最好是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出城。”
“把门神叫来不就行了?”
对啊,他还有这两个跟班。朱棣顿时觉得刚才的自己很傻。
门神的职责主要是预防孤魂野鬼闯入民宅作祟,白天不会有鬼魂游荡,所以秦琼和尉迟恭都是晚上值班,此时朱棣一呼便来。叶咏乐呵欠连天地跟着朱棣从秦琼和尉迟恭另外弄出来的通道出去,还迷迷糊糊的满脑子都是回笼觉。朱棣扶着叶咏乐上了一辆马车,车里铺着无比可爱的褥子。朱棣示意叶咏乐再睡一会儿,叶咏乐顿时如蒙大赦。马车四面封闭,外面的冷风吹不进来,里面没有座位,直接在地上铺着厚厚的褥子,就像一张大床,又柔软又暖和。车厢随着行路的颠簸摇摇晃晃,像是个巨大的摇篮,叶咏乐就在里面尽情地睡。不过回笼觉多半睡不长,天刚亮,叶咏乐又开始犯恶心,马车的颠簸弄得他肚子里翻江倒海,只能叫朱棣停下马车,让他到路边吐。
朱棣帮叶咏乐拍背,满是心疼:“要不要先喝点水漱漱口?饿了吗?车里有点心,先稍微吃一点垫垫饥,等到了下个城镇,我们再找地方吃饭。”
叶咏乐擦了擦嘴,打量了一下四周,发现天还没亮,但他们早已到了应天城外:“我们要去哪里?”
“你有什么想去的地方?”朱棣笑得像个等着先生表扬的孩子,“你说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天涯海角,我都随你去。”
“王爷,你今天不用早朝吗?”叶咏乐在朱棣的父母面前的形象已经够糟了,要是朱棣因他荒废早朝,到时候朱元璋再扣个蓝颜祸水的帽子下来,他可不想祸及九族,连累了父母姐姐。
“我区区一个平头百姓早什么朝?”
“平头百姓?”叶咏乐听不明白了。官可以辞,可是和皇帝的父子关系也能辞吗?
“父皇已经给我下了最后通牒,在你和他之间只能选一个……”朱棣舒展了一下手臂,觉得自由的空气让他神清气爽,“我选了你。”
“所以……”
“所以我再也不是什么王爷了,只是你的花花。”朱棣凑到叶咏乐面前,“高兴吗?”
“为了个男宠,连王爷的头衔都不要,值得吗?”叶咏乐没有任何欣喜之色,面无表情地反问,“如果我没记错,只要王爷娶妻,皇上不介意燕王府多个男宠。”
“我介意。”朱棣十分认真地纠正,“我说了,我这辈子是来还你的,只为你活。”
“活得连王爷都做不了?”叶咏乐摇头,似乎颇不赞同他的决定。“这辈子又生为皇亲国戚,为什么不好好利用?我不过是一介平民,你要我留下,我就不敢走。再娶个妻,或者纳个妾,就又能保住王爷的头衔,又能坐享齐人之福,说不定再耍点手腕,费点心机,皇上百年以后,登基的就是你了。你已经做了三辈子明君,知道怎么做个好皇帝,到时候再名垂青史,百姓感恩戴德,民间的呼声一高,天庭再不愿意,也要将你封神。有了仙籍,就有无限的寿命,你再慢慢地软磨硬泡,何愁我没有手到擒来的一天?”
“如果我这辈子还想做皇帝,你会帮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