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你妈刚才偷看你东西了
已经临近吃午饭,见覃粒要出门,张润娟叫住了她,问她去哪儿。得知去天台,狐疑地看了她两眼,嘱咐她将晾在楼顶的被子收回来。
上次覃粒和覃明月在天台吃葡萄,也没发现水房哪里有地方可以藏东西。果然在水房周围转了一圈儿也没发现,直到她轻轻推开水房角落上锁的门,门裂开一个小缝,门栓上竟然挂着一个小香包。
那个香包是夏天的时候,覃粒送给羊羊驱蚊子的。
手伸进缝隙里,覃粒将挂在门上的香包取了下来,打开一看是一个小小的盒子,她心里突突了两下,拆看一看,还好是一条黄金项链,挂着一个同为黄金的桃子坠子。
“这……”覃粒捧着首饰盒,拿天空当背景拍了一张照片,感叹道:“太俗气了。”
恰巧就在这时,陶谦发来了语音:礼物找到了吗?
覃粒将刚才拍的照片发了过去,硬着头皮讲道:很可爱。不过既不是过节,也不是我生日,你怎么想起给我送礼物来了?
突然覃粒想到自己昨天,说过周祁山送覃菲儿的项链,原来是有人有样学样,想要收买自己。
不过到底是要收买自己什么呢
陶谦收到覃粒的消息,正在食堂吃饭,笑得一脸灿烂。
赵工一脸嫌弃的看着他,越发担心起来:“莫名其妙笑啥,给我瞅瞅。”
说着就要抢他的手机,结果陶谦往后给躲了躲,没让他够着,不过赵工还是看到了那张项链图片,警觉起来:“这是你给谁送的礼物啊?女主播?我说徒弟,你可别被美色迷了眼,这温柔乡就是个无底洞,你不是要买房子吗!钱别被骗光了!”
“师傅!你想哪儿去了。”陶谦心情好得很,不想让赵工再误会下去,悄悄说道:“我女朋友!女朋友!女朋友!什么女主播,别瞎说。”
赵工满脸不信:“别你拿人家当女朋友,她拿你当冤大头哦。”
见赵工不信,陶谦翻了翻相册,翻出当时他和覃粒在洪崖洞的合影,将手机递给了赵工。
赵工拿着手机,认出了是覃申政的妹妹。赶紧端了餐盘,坐到了陶谦的身边,高兴得像是中了彩票。
“你女朋友!这是那个……那个覃大哥的妹妹!”师傅拿着照片又看了两眼,想起在覃家吃饭那天晚上,覃粒的样貌谈吐来,终归觉得自己徒弟高攀,将手机还给了陶谦。
赵工比起小拇指,有些瞧不上的说道:“你那个项链也太细了,配她至少得小拇指这么粗的金链子吧!”
“我还要买房子呢!”陶谦笑道。
赵工见陶谦还在回覃粒的消息,又看见了那根黄金桃子锁骨链照片,瘪着嘴鄙视道:“你也忒小气了。不过你不是去重庆追你隔壁的妹妹去了吗?怎么反而追上了覃大哥的妹妹?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
陶谦扭过身去,不理会赵工的喋喋不休,给覃粒回消息:“我有房子了,刚好又发了工资,我很高兴。所以我想让你也高兴高兴。”
覃粒拿着手机和香包回了家,看见陶谦发来的消息,低着头笑。
外婆见她一边换鞋子,一边回消息,惊讶道:“你怎么空着手回来了,被子呢?”<
“哦!”覃粒这才记起来,赶紧将手里的东西放在了鞋柜上,又换了鞋子跑到顶楼去收被子。
张润娟从厨房出来,看见鞋柜上的小香包,捏了捏,里面装的不像是驱蚊药材,干脆打开了首饰盒,看见金项链。
桃,陶?!
外婆瞪大了眼睛,看了眼张润娟,问道:“哟!这是哪儿来的?”
“妈,这事儿你不准对粒粒说,知道吗?”张润娟赶紧给覃粒塞了回去,一下就明白了陶菊云最近无事献殷勤,合着是来给陶谦打头阵来了!
外婆听话的点了点头,看见张润娟气冲冲的走进厨房,然后又满脸疑惑的跟了上去,站在张润娟身后问道:“什么事儿啊?我怎么不知道?我都不知道,我怎么给粒粒讲?”
张润娟回头黑着一张脸,将她安置在平日里坐的凳子上,嘱咐道:“我偷看了粒粒的东西这件事,你不要和她讲。”
“哦!行……我知道了。”外婆满嘴答应着。
覃粒抱着被子进了门,看外婆和张润娟都在厨房,将项链拽在手里,对厨房吼道:“妈,我把被子给你放床上去了。”
见覃粒进了张润娟的房间,外婆悄悄地起了身,拄着拐杖跟了上去,进门就告状:“乖乖,你妈刚才偷看你东西了,那个小盒子里面,装了个黄金桃子项链,她偷看了还不让我告诉你呢!不过,你这项链什么时候买的?”
覃粒的心突然慢跳了一拍,心虚起来:“嗯……昨天随手买的。”
*
到剧场外面的时候,张冬藏已经在门口等着了,俩人像是约好了似的,都穿了米白色的外套。
覃明月低头看了看自己,她内里套了件羊绒毛驼色连衣裙,画了个显气色的淡妆,戴了一对珍珠耳环,一半的头发也被一根木头簪子挽了起来。
她曾经不喜欢的温婉气质,却故意在今天无限放大,因为张冬藏请她看的话剧,叫做《春望》。
讲的是唐代诗人元稹与薛涛,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这个剧场是近几年,达州市文化宣传部和当地唯一一所大学合作办理的,最开始免费赠票,因为故事精彩和演员们的努力,在四川某大赛上拿了金奖而出名。
有了名气后,看的人络绎不绝,就开始收费了。到了年底或者国庆这种大假,更是一票难求。
《春望》获了奖,又因为元稹曾经在达州做过官,所以大家相对比较熟悉,再加上是个爱情故事,达州人就更爱看了。
虽然覃明月并不喜欢元稹,觉得他不过是被贬谪到了达州,就连初九登高的典故是因为他,也并不可考。
之所以大力宣传他,大概是因为达州这个地方,历史名人少得可怜,古来也的确贫瘠……
覃明月不敢把这种想法告诉其他人,毕竟有点看不上家乡的嫌疑,虽然她心里很喜欢达州。
可看完了话剧出来,张冬藏却说出了她所想,笑道:“薛涛和元稹的故事明明发生在成都,和我们达州挨不上边儿,还好成都人民不介意,不然要怪我们往自己脸上贴金了。”
“也许成都人民真的会在背后讲我们,”覃明月学了起来:“中国气都
达州别称,因为普光气田,达州被称为中国天然气之都
的人也太气人了”。
两个人站在剧场外的台阶上,没有被《春望》的故事打动,倒是被覃明月讲的这个冷笑话,逗得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