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春归 - 数风流 - 千霁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数风流 >

第4章 春归

会稽,上虞。

谢真石对着手中请帖看了好一会,淡如远山的柳叶眉微微蹙着,直到听见身后传来足音才回过神:

“坚石。”

“阿姊。”一道修长俊秀的人影拨开重重花枝,轻袍缓带,步履从容,声音如陈年醇酒般令人沉醉,“看什么这般入神?”

“坚石来得正好,帮我看看这张帖子。”谢真石双眉顿舒,一边起身走向弟弟,一边将手中字帖递了过去,“今天上午送来的。”

动作里透着小心与珍爱。

见她如此对待,谢尚眉梢微挑,心里也生了几分好奇,接过来凝眸去看。

方一触目,不由脱口赞道:“好字!”

谢真石轻轻点头,附和弟弟的意见。这确实是一张令人惊艳的字帖,比起她以往所见的名家手笔也不遑多让。

谢尚将书写在蚕茧纸上的墨字来回看了两遍,阖起双目细细回味,良久方睁眼叹道:

“这书体我曾在阿父收集的字帖中看过,风格一脉相承,骨鲠又有胜之,琅琊王氏,名不虚传。”

“正是王内史家的独女所书。”谢真石亦是一叹,属于少女的清丽眉目中显出几分苦恼,“这位小娘子新盖了座园子,发下帖子邀客共赏,不知怎么,却把帖子发到我这里了。”

在这个时代,阶级地位上的差距在女性社交间格外明显,因为女性的社交圈一般由家族姻亲组成。一等士族与二等士族中的男性或许可以是好友,但家族间却绝无可能联姻。

琅琊王氏作为晋朝第一望族,王氏女的社交圈自然不会超出一等士族的范围,也就是祖上三四代内出现过担任三公、尚书之类官员的族人,门风优美,家学渊源,当代又有族人居朝中显要职位的家庭。

即便由于客观上的地域原因――第一等士族多在建康落户,地方郡县罕有――王氏按常俗屈尊纡贵,但陈郡谢氏的门第也还是稍嫌低了一些。

谢真石微微苦涩地想,若是阿父尚在,谢氏也能算得上二等士族中偏上游的家族,如今支撑谢氏门第的,是官居太常卿的从叔谢裒。

太常位属九卿之一,官职也算清贵显要,但从叔的声名却远在阿父之下,这个太常卿的位置基本可以说是朝廷因阿父去世而补给谢家的。谢氏门第滑落,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便听谢尚轻笑一声,摇了摇手中书帖:“阿姊怎么这个表情,莫非是不想收吗?”

“坚石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琅琊王氏何等门第,我……”说到这里,她忽然反应过来,“坚石可是知道什么?”

坚石是谢尚的小名。

“瞒不过阿姊。”谢尚勾勾嘴角,半边身子倚上亭中石柱,动作说不出的风流蕴藉,“我前两日在句章遇到了王渊猷。”

王允之,字渊猷。同辈间通常称字不称名,因此谢尚称他王渊猷。

谢真石一愣:“王渊猷?坚石怎会认识他?”

她可从没听弟弟提起过呢。

“昔年阿父在大将军手下任参军时认识的,一别三四年,我亦没料到他还记得。”

谢真石听出他平淡里的自矜得意,忍不住笑了起来:

“坚石风采出众,观者孰能忘之。

谢尚绷起唇线,凉凉一瞥:“你连自家人都要挤兑吗。”

谢真石大笑,故意不接话茬,只看了看他手中蚕茧纸制成的请柬,有些心疼地提醒:

“仔细别弄皱了,我很喜欢呢。”

“我像那种焚琴煮鹤的人么?”谢尚对姐姐的担忧又好气又好笑,目光下意识在请帖上重掠一眼,忽然轻咦出声,“这帖文写得甚怪。”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