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四个月的量一起做了吧 - 她靠读档逼疯暴君 - 且茉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46章四个月的量一起做了吧

第146章四个月的量一起做了吧

无数弹劾的奏折出现在御书房。

萧御原本每天需要批阅的奏折量就很大,如今更是狂增三倍不止,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后宫不得干政,让他收回成命,并且严罚柳知鸢这个蛊惑君心的妖妃。

对于这些奏折,萧御直接无视,全部压了下去。

没让一个字传入柳知鸢耳中。

圣旨下来后,柳知鸢就开始着手准备恩科。

沈长明和刘欣荣是皇上特意挑选出来的人选,他们都是坚定的保皇党,并且还是柳忠元的至交好友,与陈丞相一派势同水火。

有他们辅助柳知鸢,问题不大。

然而事实上是,沈长明和刘欣荣一开始对于柳知鸢后宫干政这点,心里也是非常有意见的。

身为文渊阁大学士和太傅,他们的思想非常保守,自然也认为柳知鸢一介女流之辈,好好待在后宫,为皇上开枝散叶才是最重要的。

哪有女子干政的道理。

只是这是皇上的命令,并且皇上提前敲打过他们,哪怕再怎么不满,也没有说出来。

但这种不满,在柳知鸢拿出一套全新的科举考试制度时烟消云散。

“这这这……柳妃娘娘,这些规章制度是你想出来的?”

好!

非常好!

柳知鸢的这一套制度,无论公平性还是规范性,都远远超越了大雍原有的制度!

柳知鸢清了清嗓子,面色微红,“这是我翻阅古籍总结出来的。”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她只是照搬了古代的科举制度,可没有脸皮厚到说是自己的。

沈长明和刘欣荣却不信,他们饱读读书,古籍上有没有这些制度,他们会不知道吗。

柳妃娘娘谦虚了。

难怪皇上执意要让柳妃娘娘来负责恩科考试,用人不拘小节,皇上英明啊。

“娘娘,完善规则的事由你来负责,我和刘大人负责出题,如何。”沈长明说道。

柳知鸢点头,正合她意。

她不了解大雍那些学子们平日里读书都读些什么,让她来出题是不可能的。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柳知鸢把隋朝到明清时期所有的科举考试制度都回忆了一遍,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合出一套最完善的制度来。

时间悄然而逝,就在他们闭关专心准备恩科考试的时候,外面的朝堂早已变天了。

短短四个月时间,皇上以雷霆手段快速拔除陈丞相的党羽,断了他们绝大部分爪牙。

整整五十本账本,一件件一桩桩,全都是从百姓身上吸下来的血!

账本公布了一部分,举国震怒,所有老百姓恨不得饮其血,食其肉,寝其皮!

豫州百姓知道那两百万两赈灾银是被陈丞相贪污后,愤怒地举街游行,要求诛陈家九族。

那次的旱灾有多少人流离失所,有多少人饿死街头,直到现在,整个豫州依旧笼罩在死气沉沉的阴云之下。

当初若不是神女祭天求雨成功,现在豫州人恐怕已经死绝了!

而陈丞相那个罪魁祸首,竟然还敢诬蔑神女的父亲贪污。

此等十恶不赦的狗官,必须诛九族!

继豫州人游行抗议之后,其他深受其害的地区百姓也开始游行,要求皇上严罚陈家人。

陈家在朝堂呼风唤雨那么多年,经历过的天灾人祸不胜枚举,几乎每次有灾情,他们都会借机发国难财。

更有甚者,为了给陈洪郁提供养私兵的钱财,在没有天然灾害贪污的时候,故意散播瘟疫,从中谋取巨额福利。

完全不顾百姓死活,视人命如草芥!

事情越闹越大,陈家人不诛九族已经无法平息民愤。

不仅陈家,就连那些丞相党羽的人,也要一并铲除。

这正是萧御想要的结果。

证据确凿,为了平息天下百姓的怒火,直接下令将陈家及所有涉事官员的家属全部下狱。

等恩科结束,柳知鸢和沈长明等人被“放了”出来,京城的血,已经流了足足一月有余。

柳知鸢,“……”

不是,她就闭关了四个月而已啊。

怎么就变天了?

大雍的规矩,为了以防科举舞弊,因此从下旨宣布主考官之日起,所有与科举相关人员都要被隔离起来,直到考试结束,才可以放出来。

因此她这四个多月过的都是与世隔绝的监狱生活,对于外面的事一无所知。

如今告诉她,陈家人被诛了九族,柳家平反,父亲和兄长已经回归朝堂并且还升官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