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穿越成宜修,皇后她格外贤惠 - 是阿四啊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四十七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朝中的汉臣和八旗的奴才,在张廷玉和佟国维的带领下,先打了一波。

康熙这时候,又把目标转向这些儿子。

“既然半数的朝臣,仍觉得胤禩可立为太子,你们这些兄弟又是怎么看的?”

胤褆听完,直接上前说道:“启禀皇上,儿臣以为,八弟确实是太子的上佳人选。八弟自幼便才学出众,无论经史子集,还是治国理政之论,皆能侃侃而谈,且见解独到,常让儿臣自愧不如。”

胤褆说完顿了顿,抬眼观察了下康熙的神色,见他面沉如水,并无打断之意。

便接着说道:“再者,八弟品德高尚,待人宽厚仁慈,对待朝中大臣,皆是亲和有礼,从不曾仗着皇子的身份而骄纵半分,这等品性,在诸位兄弟之中也是极为难得的。”

说到此处,仿佛想起了什么。

又道:“儿臣还记得,此前有个叫张明德的相士,曾为八弟相面,言说八弟有大贵之相,日后必能成就非凡之事,福泽我大清万民。

儿臣当时听闻,便觉得这或许是上天的一种预兆,暗示八弟身负大运,可为我大清江山的中流砥柱。

况且如今朝中诸多贤臣也都举荐八弟,可见八弟确实深得人心,若能立八弟为太子,往后儿臣等定当尽心辅佐,共保我大清国运昌隆,还望皇上能慎重考虑。”

“好一个品德高尚,好一个有大贵之相。”

胤禩察觉出康熙语气不对了,这时候赶忙出列,说道:“启禀皇上,张明德不过一个江湖术士,相面都是虚言,还请皇上息怒。”

康熙冷笑一声,没搭理他,而是看向老九问道:“胤禟,你平日和老八最是要好,说说吧,你是怎么想的?”

“儿臣觉得大哥说的对,八哥才德俱佳,待人宽厚,平日里对兄弟们也是关怀备至,是太子的不二人选。”

老九看着朝臣半数都对八哥鼎力支持,觉得八哥的太子之位已经稳了,于是直接力挺老八。

康熙不悦的情绪已经压到极致了,却没立刻发作,只是把目光投向了老十,说道:“胤䄉,你呢,又是作何想法?”

老十本就没什么心眼,向来都是跟着老八、老九他们行事,此刻见康熙问起,也不犹豫。

大大咧咧地出列,说道:“回皇上的话,儿臣觉得八哥那是再好不过的人选,八哥聪明,什么事儿都懂,对兄弟仗义,对大臣们也好,大家都乐意跟着八哥干事儿,那相面的话虽说不能全信,可八哥的本事和为人那是实打实的,立八哥为太子,准没错儿,儿臣也拥护立八哥为太子。”

说着还挺了挺胸膛,仿佛笃定康熙会听从他们的建议一般。

康熙冷哼一声,目光又落在了一直沉默不语的胤祥身上,道:“胤祥,你说说看。”

胤祥出列,恭敬地行了一礼,神色坦然地说道:“回皇上,儿臣以为,立太子一事关乎我大清根本,需慎之又慎。八哥固然有诸多可赞之处,然太子之位,不能仅凭这些便仓促而定。

储君之位身负的是大清未来的国运,当要考量诸多,不仅是才德,还有是否能秉持公心、坚守正道,是否能让朝堂之上无结党营私之象,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儿臣只盼着,无论哪位阿哥最终能担此大任,都能一心为大清,为天下,莫因此生出诸多纷争,伤了我大清的元气才是。”

康熙听了胤祥这话,微微点了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赞许之色。

而后看向一直未表态的胤禛,道:“胤禛,你又是怎么看的?”

胤禛此时出列,恭敬地行礼说道:“回皇上,儿臣以为十三弟所言有些道理,太子之位的择选,关乎我大清千秋万代之根本,须得慎之又慎。

不过,儿臣倒是觉得,依循祖宗之法,秉持正统之道来定夺,方为正途。”

说完停顿了一下,胤禛整理好思绪。

继而道:“自太祖太宗开国奠基以来,嫡子承继大统便有着深厚的根基与渊源,此乃祖宗定下的金科玉律,旨在保我大清皇室传承有序,朝堂安稳。

二哥,身为正宫嫡子,其名分早定,自幼便受皇上悉心教导,肩负着储君之重任,承载着我庙宇未来之期望,虽此前偶有行差踏错之处,可皇上也曾提及,其中不乏被奸佞蛊惑、遭人构陷之缘由。”

说到此处,胤禛抬眼看向康熙,目光中透着恳切,接着说道:“儿臣这几日也细细思量,二哥过往为太子之时,亦有诸多功绩。

他曾参与诸多朝政之事,在处理民生、吏治等方面,不乏独到的见解与妥善的举措,为我大清的稳固发展,付出过不少心力。

如今朝堂之上,众人举荐八弟,八弟固然有诸多令人称赞的优点,在诸位兄弟和大臣之中颇得人心,可汗阿玛曾说过,为君者,不可有私情。”

胤禛拱手的姿势又压低了几分,言辞愈发诚恳:“儿臣深知,立储一事,切不可只看一时的风头与人气,当以江山社稷的传承为首要考量。

二哥既是嫡子,又有过往的历练,只要痛定思痛,改过自新,必能再度担起这储君之责,为我大清的长治久安尽心竭力。

所以,儿臣恳请皇上复立二哥为太子,望皇上圣裁。”

胤禛说完,又深深地行了一礼,然后退回原位。

康熙听完老四的话,心里总算是舒坦了,还得是老四啊。

这次上奏的举荐老四为太子的荐章,除了户部那个死要钱的尚书米丝翰,再就没几个能拿得出手的了。

可惜他高兴还没有多久,老十四就蹦出来说道:“皇上,儿臣不同意四哥所说,儿臣也举荐八哥为太子。”

随着胤禵的下跪请求,满朝文武大半跟着下跪,说道:“请皇上,立八阿哥胤禩为太子。”

佟国维这时候继续说道:“请皇上恩准。”

康熙震怒,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怒喝道:“你们这是要逼朕就范吗?这立储之事,何时轮到你们来左右朕的决定了!”

跟着下跪的大臣们也纷纷低下头,不敢与康熙对视。

腹中暗诽:不是你让我们举荐的吗?

可谁也不敢在此时多嘴。

这时候,八阿哥出列,说道:“既然皇上不愿立儿臣为太子,那儿臣自请退出好了,还望皇上不要再为难百官了。”

“好啊,不愧是八贤王啊,这时候看出你的贤了。”

“儿臣不敢。”

胤禩再次叩首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