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选主殿
胤禛回到养心殿以后,挥退了众人后,关切的问道:“小宜,皇额娘今日叫你过去都说了什么?”
“也没什么,就是皇额娘让我尽快定下主殿。”
宜修上前帮着他将狐裘解开,挂到一边。
又将自己手中的手炉放到他冰凉的手上,“苏培盛怎么伺候的?外面天气这么冷,连个手炉也不给你备上?”
胤禛用手碰了一下宜修的脸,说道:“他早就备下了,是我自己不愿意拿的。”
宜修瞪了他一眼,让他先好好暖手。
胤禛只好继续说道:“永寿宫离着养心殿近,但是不符合你一国之母的身份,不然你就住乾清宫吧?”
宜修摇摇头,无奈的说道:“那是用来举行内廷典礼的地方,我怎么能住在那里呢?”
“要不然就坤宁宫?”胤禛继续追问。
“以后萨满祭祀在什么地方?四郎别胡乱安排了,我就住在景仁宫再合适不过了。”
宜修笑着嗔怪,目光温柔地看着胤禛。
“景仁宫怎么能行?离着我也太远了,你还是先住在养心殿吧,我将太极殿和永寿宫重新修整一番,等建好以后,你再搬过去。”
胤禛不乐意了,他俩至情至爱的夫妻,自然要离着最近的。
“好,都听你的。”
宜修点头,心里想着劝过一次就可以了,既然他已经做好决定了,一直反驳也没有什么必要。
“对了,十三弟想亲自去趟蒙古。”
胤禛话锋一转,表情变得严肃了些。
这是宜修的建议,给额尔瑾送去五千的护卫。蒙古那边不同意,所以胤祥就想亲自给妹妹送过去,谁不同意就削谁。
宜修劝道:“十三弟关了那么久了,就让他去散散心吧。”
胤禛微微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怜惜。
回道:“可是朝廷里那么多事,我实在是不想让他过去。”
他内心多少还是有些纠结,毕竟朝中事务繁杂,离不开得力帮手。
“不是还有二哥吗?四郎还是担心二哥放出来以后会对你的位置有所影响?”
宜修装作不经意的提起那些孩子的老师,现在胤禛已经登基了,那群人也该入世了。
“不担心是假的,二哥毕竟做了那么多年的太子,万一他有心夺位?我也是不得不防啊。”
“四郎想太多了,之前我便跟四郎聊过,与其防着这个防着那个,不如放手一搏。”
“放手一搏?谈何容易啊。”
胤禛无奈地苦笑,想着虽然大哥和二哥已经被圈禁了将近十年,朝堂上的大臣几乎都换了一轮,但是他们曾经的威望,自是不可小觑的。
“四郎,你如今已是皇上,根基渐稳。与其每日担忧他人谋反,不如主动出击,推行利国利民之新政,让百姓归心,让朝中大臣折服。届时,不管是二哥还是其他有心之人,都难以撼动你的地位。”
胤禛点头,陷入沉思。
宜修继续说道:“四郎,万事开头难,但你若不迈出这一步,便永远只能在这旋涡中挣扎。十三弟此去蒙古,若能顺利,也可助你一臂之力,蒙古安稳边疆无忧,你便可全心于朝堂之事。”
“嗯,那就先让十三弟去吧,这两年先将番薯好好推广播种,国库充盈了,才能招兵养马,只是这过程中,怕是会有诸多波澜。”
“四郎不必忧虑,我定会在旁陪伴,与你一同面对的。”
“也是有你在,我才会这么心安。只盼这一切都能如我们所愿,大清在朕的手中能走向昌盛,不再有兄弟阋墙,不再有动荡不安。”
胤禛轻轻将宜修揽入怀中,内心默默祈祷一切顺遂。
“会的,那二哥那边?”
宜修抬头看着胤禛,眼中带着询问。
“既然小宜都为二哥做保了,那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如你所言,将二哥他们都放出来吧。”
“多谢四郎信任。待二哥他们出来,我会找他们交谈一番,晓以利害,让他们明白如今四郎才是这大清的掌舵之人,唯有齐心协力,方能保大清江山稳固。”
“但愿如此。朕也不想再与手足兵戎相见,只盼他们能真心辅佐朕。”胤禛微微叹气,眼神中流露出对兄弟和睦的渴望,内心却又不敢完全相信二哥他们。
“二哥他们经历诸多波折,想必也已看清局势。”宜修轻声安慰道,试图让胤禛安心。
“只要你有你在我身边,我自然是不怕的。对了,蒙古之事虽有十三弟前去,但还需在朝中提前部署应对之策,以防有变。”
胤禛看着宜修,眼神中充满感激,随即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开始思考蒙古之事
“四郎打算如何部署?”
“我欲调遣部分精锐驻扎在边境附近,以备不时之需。同时,让户部筹备充足的粮草物资,若有战事,可保供应无虞。再者,与蒙古各部落的联络也不能断,需派能言善辩之士前去安抚沟通,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
“四郎考虑周全,此等安排定能保蒙古之事顺利解决。那就让年羹尧去吧,到时候也好给年妹妹晋封一番。这次也可让二哥他们在这其中出谋划策,发挥作用,也好让他们重新建立功勋,寻回在朝堂的立足之地。”
宜修提议道,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希望能平衡各方势力。
“年氏再封就是妃了,以后若是年羹尧再有军功,难不成以后还要让她成为贵妃,还是算了,这次不如让十四弟去吧。”
胤禛微微摇头,想着可不能让年家势力过大,以免养大他们的野心,以后威胁小宜的地位。
“都听你的,四郎既然放心十四弟,那便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