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来自雍正的复仇
又过了半个多月。
先皇的那些妃子方才尽数离开了紫禁城。
宜修从自己的私库中拿出钱财,给公主们新建了一处,能一同上课的场所。
还将手中的部分宫权,交给了齐月宾和曹琴默两人。
自从进宫以来,年世兰和瓜尔佳氏一直不太安分,她也不愿再耗费心思去管教她们。
正好前些日子,她们在后宫妄议前朝。
索性让两人在各自宫中抄写宫规和女戒,直接禁足了三个月。
年羹尧当下在朝堂的势力,尚不及理亲王。
他上奏称皇后娘娘行事严苛,不近人情,岂料这折子刚双手呈上,就被理亲王抢了过去。
直接在朝堂上,当着众臣的面,将他的折子高声诵读出来,继而一通痛斥。
“启禀皇上,年羹尧好大的胆子,竟敢污蔑中伤皇后!
皇后娘娘主理后宫,诸多事务皆需费心劳力,稍有管束便是不容人?此等言论,实乃荒谬至极。”
理亲王声音响彻朝堂,然后给五弟他们使了个眼神。
兄弟们纷纷出列附和,皆言年羹尧此举不妥。
大臣们见状,只好硬着头皮一起参奏。
结果发现皇上不但没有生气,还一直在点头称是。
这下可好,那些因年羹尧朝堂势力渐长,而有所忌惮的大臣们,更是抓住机会,对其口诛笔伐。
年羹尧站在朝堂之上,面色涨红,却又无从辩驳。
他原以为可借此事打压皇后,为自家妹妹在后宫争得更多便利,却不想偷鸡不成蚀把米,反倒陷入如此难堪之境。
好不容易挨到下朝,像是后面有狗在撵他似的,一会儿的功夫就看不到人影了。
胤禛让二哥去军机处等他。
说是有要事商议。
这个“要事”还是小宜给他出的主意。
昨晚他琢磨了一整夜,乐的黑眼圈都出来了。
“不知皇上唤臣来此,有何吩咐。”
允礽左腿向前迈出半步,右腿跪地,将右手下垂,上身挺直稍向前倾,低头,眼睛看着自己双手的位置,规矩的单腿下跪向皇帝请安。
“二哥,这里又没有外人,不必如此拘谨。”
胤禛勾了勾嘴角,让他起身然后让他跟自己一块坐着。
允礽推辞不过。
于是两个人就相对而坐,室内静谧的都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只见胤禛眯眼,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皇上不开口,允礽就低着头放空自己。
这种事他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习惯换了。
过了好一会儿,胤禛才开口说道:“二哥,想当年咱们兄弟间虽各有心思,却也有过几分年少的肆意。
犹记东宫之中,二哥满腹经纶,所行之事皆有储君风范,那时我等兄弟,对二哥都是敬重有加。
御花园的繁花盛景下,二哥为弟弟讲解经史子集,那教诲之声,仿若仍在耳畔回荡。”
允礽坐姿端正,双手规规矩矩地置于膝上,额上已经沁出薄汗。
老四今日这般叙旧,实在有种在给他下套的感觉。
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皇上,那些过往,臣也时常念起,只是岁月匆匆,如今早已物是人非。”
胤禛才不管他想什么呢,一个劲儿的回忆从前。
继续道:“二哥,还记得那次秋猎吗?你箭术超群,所猎之物颇丰,汗阿玛见了也是龙颜大悦,想想那时候的你,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允礽愈发觉得如坐针毡,他轻咳一声,说道:“皇上,往事已矣,臣如今只求安稳度日,皇上这般提及,臣实在惶恐。您若是有什么吩咐,不妨直说?”
胤禛这才收起了那追忆往昔的神情,他倾身向前。
“二哥,实不相瞒,如今朝中有诸多事务亟待处理,其中吏治腐败,亏空之事尤为严重。朝廷之根基,在于财政之稳固,可如今这亏空的漏洞若不补上,迟早会酿成大祸。”
允礽心中已隐隐猜到几分,却并未言语,只是静静地听着。
胤禛顿了顿,接着道:“朕本来打算,让十三弟去查实那些亏空,再抄没贪腐之人的家产以充国库。
十三弟为人正直,做事雷厉风行,也是能将此事办妥额。
可是,朕思来想去,这事情也太过得罪人,十三弟心性纯善,朕实在不忍他背负这诸多怨恨。”
允礽心中一凛,不可置信的望着老四。
老十三仁善,你不忍让他背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