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百官求情 - 穿越成宜修,皇后她格外贤惠 - 是阿四啊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二十三章百官求情

次日,恰逢大朝会。

皇上下旨斥责皇后的消息,迅速在宫廷内外传开。

剪秋早就按照主子的吩咐,提前安抚好了太子和六阿哥。

所以,今日他们还是如常的参加了朝会。

乾清宫内,气氛庄严肃穆。

胤禛高坐龙椅之上,神色威严。

殿下群臣依次排列,皆身穿朝服,文东武西的排列好了。

军机大臣张廷玉率先出列,手捧奏折的躬身说道:“启禀皇上,如今西北战事虽已暂告一段落,但善后事宜繁杂。

军需补给、伤员安置、地方重建等诸事,皆需从长计议。臣等拟定了数条章程,呈请陛下御览。”

“呈上来。”

苏培盛接过奏折,呈至御案。

胤禛仔细翻阅后,说道:“西北乃边疆重地,战事方息,百姓困苦,一切善后事宜务必以安抚民生为重。

张爱卿所拟的章程,朕看了看觉得大体可行,只是其中关于军需调配一项,不要太过小气,还是要多给怡亲王他们送一些粮草才是。”

“是,微臣领旨。”张廷玉领命退下。

此时,户部尚书出班奏道:“皇上,今岁多地灾荒,粮食届时定会歉收,实在是没有多余的粮草供给前线了。”

“这才四月份,怎么就闹起灾荒来了?”

户部尚书跪地回禀:“皇上,现在正值春季向夏季过渡阶段,地方降水稀少,农业用水需求大,微臣根据各地上报的折子来看,恐怕是已形成春旱之势。”

“灾荒来得如此突然,各位爱卿,可有应对之策?”

“回禀皇上,可令各地开仓放粮,先解燃眉之急。

只是库存有限,还望陛下恩准从临近富足的省份调配粮食。再者,可减免受灾地区赋税,鼓励百姓自救,补种一些耐旱作物。”

胤禛颔首表示赞同,继续问道:“方才户部尚书所言,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鄂尔泰出列,躬身奏道:“启禀皇上,此次灾荒,调配粮食与减免赋税固然重要,但地方官员的执行能力,关乎政令能否有效施行。

臣建议,派遣钦差大臣前往受灾地区,一方面监督粮食发放与赋税减免的落实情况,确保百姓真正受益。

另一方面,对在救灾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官员予以嘉奖提拔,对玩忽职守者严惩不贷,以此激励官员积极救灾。”

“回皇上,西林觉罗大人所言极是。此次救灾,确实是对地方官员的一次考验。还望皇上尽早挑选官员,组成钦差队伍,前往受灾地区督察。”

这时,礼部尚书蔡珽也上前一步,恭敬的说道:“皇上,灾荒当前,百姓误听传言后定会闹得人心惶惶。臣以为,可在京城及受灾地区举行祈雨仪式,以安抚民心。”

胤禛思索片刻,道:“祈雨仪式一事,可按礼部规制进行,但切不可劳民伤财。”

“是,微臣领命。”

“皇上,受灾地区恐有治安隐患,还需皇上调拨部分兵力,协助地方维持秩序,防止盗匪趁乱作恶。”

“准奏。此次便安排庄亲王前去吧,十六弟也该锻炼一下了,要是发现异动,及时镇压。”

刚被过继给老庄亲王博果铎的允禄,出列说道:“臣弟接旨。”

工部尚书等各个大臣,都在御前上奏了和自己相关的事宜。

等朝堂上的事情都安排好以后,隆科多上前一步,开口提及皇后之事。

胤禛脸色一沉,扫视着众人。

只见不少老臣纷纷出列,多数都是康熙在位时期拖欠国库的人。

两淮盐政魏廷珍,出列叩首道:“启禀皇上,皇后娘娘贤良淑德,恩泽四方。自入主中宫以来,克己奉公,更是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为皇上分忧解难,实乃皇上的贤内助,更是我大清后宫之楷模。”

魏东亭紧跟其后,跪下说道:“是啊,皇上!皇后娘娘母仪天下,她的懿德满宫皆知,万民皆颂。

如今皇上只因些许小事便下旨斥责,实在是让臣等心寒!皇后娘娘身为一国之母,理应得到皇上的敬重与呵护,怎能如此轻易地受此屈辱?”

“皇上。”

一位老臣激动地说道:“皇后娘娘多年来陪伴皇上历经风雨,在皇上登基之后,更是兢兢业业,为后宫树立典范。

皇上如今这般斥责皇后,实在是有失公允,还望皇上收回成命,给皇后娘娘一个公道!”

“皇上,臣等恳请您念在皇后多年的付出,收回斥责皇后的旨意。”

满朝文武,除了太子和年更尧皆齐齐跪地,磕头恳请。

胤禛见皇后之势已经波及朝堂,面色愈发阴沉,强忍着怒火说道:

“诸位爱卿,朕并非不明事理之人。可乌拉那拉氏竟敢妄议朝政,提议遣太子远赴藏地监国理政。

藏地,乃我大清西南藩屏,地势险要,政教事务盘根错节,关乎边疆之稳固。

太子是一国储君,身负宗庙社稷之重责,其培养磨砺需契合家国长远之规划。

皇后此举,全然不顾祖宗家法,贸然建言让太子涉险前往,妄图干预朝廷大政方针。

若朕对皇后此等行径坐视不管,听之任之,日后后宫干政之门一旦洞开,朝纲必将紊乱,祖宗基业恐遭倾颓。

你们口口声声赞誉皇后贤良淑德,却对她公然挑战朕之权威、亵渎祖宗规矩的行径视而不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