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太后回圆明园
景仁宫守门的奴才听到太后驾临,从里面将大门打开。
太后没让人通报,直接走入了内殿。
宜修正在抄写佛经,乌雅氏看她肉眼可见的消瘦了一些,说道:“这才几日,你怎么瘦了这么多?”
宜修放下纸笔,给太后行了一礼,道:“皇额娘,您怎么这时候回宫了?”
乌雅氏上前扶起她来,说道:“哀家要是再不回来,你和皇帝是不是准备继续这么争执下去?”
“让皇额娘忧心了。”
“哀家忧不忧心的倒是没什么,可怜弘晖那个傻孩子为了你,膝盖都差点跪废了!你这当额娘的太过狠心才是真的!”
“都是臣妾的错。”
乌雅氏看皇后有种哀大莫过于心死的状态,继续劝道:“夫妻之间难免会有磕磕碰碰,但也不能如此大动干戈啊,你是皇后,总归是要多担待些的。”
“皇额娘说得是,臣妾记下了。”
乌雅氏见她这样,也知道自己劝不动什么了,想着爱怎么样就怎样吧。
她不管了。
孽是皇上做下的,让他自己来收拾这个烂摊子。
于是走过程的又叮嘱了两句。
“皇帝已经给你解禁了,这两日也你好好调养一下身体,别再想太多。哀家先回圆明园了,在那儿住久了,回来还真有些不适应。”
“臣妾恭送皇额娘。”
宜修也没有劝太后多在宫里住些时日。
她现在要保持一个不问世事,一心向佛的状态。
等太后离开后,剪秋凑到宜修的耳边,跟她说了下外面发生的事情。
宜修自己也没有想到,还会有这么多大臣替她出头。
明明她当时安排的是萨仁组织百姓来闹一场的。
就是打算借机逼胤禛生气。
不生气他怎么犯错?不犯错她又如何心死,然后将后宫的权柄全部交出去。
为了名声,后宫还是让她管理的太好了。
皇帝没有后顾之忧,登基以后勤政和德行越来越稳固了。
这对她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她的那些抱负,可没法再去等个十年了。
之前那一系列的操作,弘晖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引子而已。
这件事如果达不到她想要的效果,还会有下一件。
慈不掌兵,仁不为政。
那四位大臣,宜修对不住你们了。
她吩咐了剪秋几句。
剪秋听完后,压制住自己心中的震撼,心惊肉跳的去命人办理主子要安排的事情。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那四位大臣就抬着棺材就离开了西华门。
高无庸一路上慢慢的磨叽着,正愁不知道该怎么跟皇上说那群老东西还不肯走呢。
就有小太监追过来,喊道:“高公公,高公公,他们走了。”
“啊?谁走了?”
小太监一个劲儿的喘气,急得他不行了,好不容易缓过一口气,才说道:“高公公,就是宋大人让他们,呼……呼……他们走啦!”
高无庸瞪大了眼睛的不解道:“走了?嘿,刚刚还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呢,现在怎么就走了?”
说完,他赶紧加快脚步,朝着西华门方向走去,想要一探究竟。
此时,养心殿内。
胤禛知道太后又回圆明园了,正犹豫着要不要去看看皇后呢。
高无庸就回来汇报:“回禀皇上,宋大人他们一开始不肯离开,奴才劝了好一会儿都没什么用,等奴才在回养心殿路上的功夫,他们又走了。”
“一开始不肯离开?”
高无庸瑟瑟缩缩的回答道:“宋大人说您只有对皇后娘娘解禁的口谕,没有圣旨……”
“那为何又突然就走了?”
胤禛总觉得有些地方哪里不对,却又说不上来。
“回皇上,奴才还没来得及细问,刚得到消息就赶忙来向皇上禀报了。”
“派人去查,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几位大臣向来固执,突然离开,别是有什么蹊跷。”
“嗻!”高无庸领命后,立刻退了出去,安排人手去打探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