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过往 - 穿越古代王妃才八岁 - 清楂茶花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34章过往

花不兴正坐在书房里想事情,他端着茶盏,撇了撇浮沫,饮了一口,放到了桌子上,

门外的下人来报四小姐来了,他惊慌起身带翻了茶碗,又命下人赶紧打扫。

等收拾利落,才让人请云裳进来。

看着有些狼狈的父亲,云裳心里咯噔一下,“父亲,母亲的病情到底如何?”

花不兴抬了抬手,让一旁的下人都退下去,只留着云裳和自己在屋里。

他长长叹息一声,“云裳,你是我二房长女,有些事情理应告知你,你母亲的病恐怕时日无多。”

“吧嗒,云裳手里捧着的茶盏掉在地上,摔得四分五裂,“父亲,您在骗我对不对?”

花不兴痛苦的闭上眼睛摇了摇头,“我为你母亲遍访天下名医,无一人能救你母亲,你哥哥不甘心更是去了他国求医问药,只盼着寻一良方来救治你母亲,可惜一连多月毫无所获,我无奈只能求到圣上面前,神医圣手柳三河也说救不了你母亲,云裳为父也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更不知道该怎么给你母亲说。”

听到父亲的话,云裳呆呆的站着,她不信母亲无药可救,可是听父亲提起柳三河,她又突然绝望了。

整个大永朝谁人不认识天下第一神医柳三河,他也叫柳三针,凡是经他救治的病人,一副药下肚准减轻病痛,在喝个三五副准保药到病除。他说能治就是阎王已经收了魂他也能给拉回来,他说不能治,哪怕这个看着活蹦乱跳也活不过七天。

云裳瘫坐在地上,花不兴容色微嘁:“云裳你要振作,千万不要让你母亲察觉,我瞒着阖府她的病情,就怕她想不开,你母亲一生要强。”

云裳仰着头怔怔的望着父亲,想说什么泪珠却大颗大颗落了下来。“父亲,可,可还能有别的法子,救母亲?”

花不兴神色痛苦的紧闭双眼摇了摇头,“柳御医说他用尽毕生所学也只能保你母亲半载无虞,还要好生保养,,切莫忧思劳累。”

“父亲,我不信,我一定要替母亲找能医治的神医。”说完云裳从地上颤抖的站了起来“云裳自小看着母亲操劳花家,她这一身病都是累出来的,我绝不会眼睁睁看着母亲油尽灯枯的死去。”说完辞别了父亲转身离去。

看着大女倔强的背影花不兴神态疲惫,他坐到椅子上,头靠在椅背上,累的睁不开眼睛,

他和赵氏成婚20余年,当初他的祖父为他选定刚刚着升从六品太朴寺少丞的赵恒长女为妻,他当时很羞愤,

花家可是百年书香望族,他的爷爷更是官拜三公,当朝太师,与杨士方还有王明阳帮着永文帝打下基业,爷爷为人耿直与杨士方二人不同,他听命先帝效忠太子,当时的开国先太子李明辉宅心仁厚,宽以待人施以仁政,受万民爱戴,百官拥护,比起杀伐果断的先帝更得民心。

先帝怕太子太过仁慈,一直帮他打压着下面的皇子,把他们都贬去远远的封地,派去使者时不时去探查他们是不是具有谋反的野心。

千防万防没料到反的居然是最没有背景的李明冲,他的母亲不过是浣衣局的宫女,被先帝宠幸一夜生下四皇子。

当时花不兴的爷爷劝先帝把李明冲贬到最最偏远的奉孝,虽然不知太师何意,可先帝为了太子,还是把李明冲贬去奉孝守着大永朝最边远的小城,还时不时派人去查看他有没有心生不满,想要谋反。

最终发生了巫蛊之祸,先太子李明辉以死明志,先皇后也上吊随太子而去,李明冲带兵冲进皇宫逼迫先皇立自己为帝。

他做了皇帝之后杀尽曾经羞辱过他的大臣,提拔所有帮助过他的幕僚。

花不兴的爷爷知道李明冲不会放过自己,为他求娶了当时追随李明冲的一个百户之女,之后更是辞去太傅之位散尽家财充入国库支持李明冲新朝建立,更让花不兴的父亲也辞去右使之位。不久之后花不兴的爷爷病死,他的父亲在爷爷去世不久含恨而终,临死前告诉他,爷爷给花家留下活路,让他千万不要辜负爷爷苦心,忍辱蛰伏,花家一门从此落没。

赵氏就是在花家最没落时刻进门的,他当年心高气傲自己可是探花郎娶一个无名武夫之女为妻,与赵氏婚后并不和谐,他随后纳了两个妾室生下庶长女。

果然如他祖父所言他虽然拼下一条命,仍没有消了皇帝余怒花家在朝堂处处受到打压,他更是战战兢兢生怕一个不慎整个花家落个满门抄斩。

幸亏他的岳父被皇上惦记后又加封正四品太仆寺少卿多次为他求情遂说,直言花家世代忠君爱国,花家老太爷和花大人已死现在花不兴是花家家主,只忠心于他,让皇上勿怪花家上一辈的死板。

赵恒对李明冲有救命之恩再加他忠心耿耿,从自己最落魄时就一直拥护着他,让李明冲感念恩德,知道赵恒为人爽朗还爱护犊子便给他面子,让花家不论嫡庶依旧可以出仕。

从那以后花不兴对妻子赵氏另眼相看,与她生下一子二女。

他知道这些年她支撑花家不易,他更知道其实他的妻子内心很苦。想到花家风雨飘摇的时候,他有太多亏欠对妻子。

想到这里花不兴睁开双眼,起身去了赵氏房内,看到刚刚喝了药睡着的赵氏,他让孟氏好生服侍自己转身离去。

外面不知何时又下起了雨,小厮为他撑着雨伞,花不兴面色沉重的走着,赵氏这才几日瘦的如此厉害,难道,难道,真的要这么丢下自己而去吗?

他心痛如绞去了母亲花老太太房里,花老太太这几日身子也有些沉重,正歪在榻上休息见儿子进来,指了指旁边的杌子让他坐下。

看着一脸失魂落魄的儿子,花老太太是经过事的,知道儿子这副模样花家准是出了了不得的大事。

挥退左右服侍的人,看着儿子的脸,担忧的询问,“儿啊!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花不兴艰难的点了点头,把赵氏的病情

说了一遍,花老太太听了抹了抹眼泪,“你媳妇是个好的,这些年为了花家她是不敢怠慢一点,云初云裳均已出嫁眼看着福气在后头,怎么会,怎么会突然病重?”

花不兴双眼通红的看着母亲,“都是儿子不好,只想着自己这些年在朝堂立足艰难,却忽略子娴的艰辛,让她积劳成疾。是儿子愧对她。”

看着简直换了一个人的儿子,花老太太怕他急中出乱,“儿啊,你莫要着急,现在花家好不容易平稳下来,以前花家吃了太过耿直的亏,你不要走了你爷爷和父亲的老路。”

花不兴明白母亲的忧虑,“儿子打算辞官,带着子娴去苏州老家花氏祖宅居住,求医问药好生陪伴照顾她过完最后的时日。”

花老太太看着曾经傲气无双的儿子终是为了赵氏折了他的抱负点了点头,“也好,母亲也向往江南鱼米之乡,不如我们二房举家迁回祖宅。”

“娘,你不怪儿子让爷爷父亲一片苦心付之东流。而且父亲临终要求嫡庶不分家。”眼看花家就要壮大,身为花氏一族家主的他却辞官归隐。

花老太太拉着儿子的手,“从我家进花家就战战兢兢过了60年了,母亲不求别的,只求你平平安安,一切罪过由我承担,等我百年之后到了地下,向你爷爷父亲赔不是。比起当初奉孝之变花家比别家,已经是大幸,你爷爷父亲用死消了皇帝的怒气,才保全了花氏子孙,母亲其实早就不想你做官了。”

得到母亲的肯定,花不兴辞别花老太太起身回房写辞官奏折。

花老夫人这一辈子就没有安稳过,先帝李信自开国以来猜忌开国功臣,该削削,该退退,在先帝新政的十余年里,为了巩固他的皇权都在清算旧账诛杀有功之臣。

比起那些杀头流放,花家是幸运的,先老太爷和花老太爷用忠心堪堪自保。

可自李明冲为帝以后,先老太爷和花老太爷又被架到火上烤,最终用他们的死和整个花家的基业才为子孙留了一条活路。

妇人本该安享后宅,经过奉孝之变,花家根基受损,若不是新贵出身的赵恒相护,恐怕花家早已经灭门,她之所以对赵氏好,就是念及赵恒的恩情,而且赵氏对她也是孝敬尽心。她这些年撑着花家的不易,花老太太都看在眼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