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不过一切都是命
京杭运河之上,一艘装饰华丽的画舫缓缓驶来。船舱内,琴声悠扬,歌声婉转,数名舞姬正翩翩起舞。而在船头,一位身着锦衣的年轻男子正负手而立,他面容英俊,气质高雅,眼神中透着一丝淡淡的忧郁。而他身旁立着一位面白无须长相阴柔的万心。
云裳陪着母亲待在船仓里并不理会跟随他们一同南下的赵复。
赵英拉过女儿的手,“裳儿,此次南下,你去见你父亲,我便不去了。”
云裳一动,本来想劝母亲和自己一同见一见父亲,可又想到母亲待在花府过的并不快乐,而且父亲对母亲本来也没有情义,比起花不兴,她更愿意母亲跟着万心。
虽然万心是一个太监可他的心装的只有母亲,没有什么阴谋,更没有什么算计。他只会待母亲好,这是她待在大公主府亲眼所见,云裳心里对母亲有了好的归宿感到高兴。
云裳明白母亲的心思,便点了点头,“好,那我去去便回,我还要同母亲一起去找云初呢!”
此时,船靠岸了。赵英再次叮嘱云裳,“见到你父亲后,不要和他提起我,更不要说我来苏州了。至于你在花家呆多久都没有关系!。”
云裳应了一声,出了舱门,万心和赵复站在一旁齐齐望向她,云裳无视赵复,对万心行了一礼,“万大人,这几日母亲拜托您了,云裳几日便回。”
万心扶起她,一旁的赵复欲言又止,云裳根本不管他尴尬不尴尬直接对万心道,“万大人,云裳告辞吧。”
便随着便下了船。上岸后,早有马车等候。云裳上了车,一路颠簸,终于到了花府。
花不兴收到下人来报,兴奋的连鞋子都跑掉了,他看着五年未见的云裳,悲从中来,“裳儿,我的好女儿,爹爹好想你啊!”花不兴老泪纵横,想要去抱抱女儿,却又觉得自己如今这般落魄模样,配不上如此高贵美丽的女儿。
云裳看着曾经意气风发的父亲变得如此苍老,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爹爹,女儿也很想您。”云裳轻声说道。
“云裳,这些年你都去了哪里,你哥哥一直在找你,为父也在四处找寻你和云初,可,可都是渺无音讯,我以为你们都已经抛下为父,~”说着说着花不兴放声大哭起来,嗷嗷之声,像及一个被抛弃的小孩子。
花家的下人也都纷纷落泪。
云裳心里对父亲冷落母亲虽然有怨,可他依旧是自己父亲。扶着花不兴好言安慰一番,两个人进了花府。
花不兴带着云裳来到书房,两人聊了很久。花不兴讲述了自己这几年的经历,如何寻找云初,得知云裳还活着以后又如何寻找她,还有她们的母亲赵英。
说起赵英,花不兴神情痛苦道,“云裳,你母亲她过的好不好。”
云裳察觉到了父亲的变化,似乎对母亲的感情有所转变。但还是如实回答道:“母亲一切安好。”
花不兴听着,过了好久好久才说道,“那就好,那就好。”说完神情落寞起来,一会儿又低低的苦笑起来,“阿英自十五岁嫁给我,我就没有对她好过。知道她过的好,我就放心了。”
说完又有些犹豫,磕磕巴巴的说道,“云,云裳,为父,是不是,能,见一见,你的母亲。”
云裳感到十分惊讶,她从未想过父亲会主动提出想见母亲。她看着父亲,眼中闪过一丝疑虑,缓缓说道,“母亲和万大人在一起很幸福。”
“万心~”花不兴喃喃自语,眼神有些迷离,思绪渐渐飘回到了曾经与冠军侯万心有关的那些过往。
万心,那个曾经在朝堂之上权势赫赫的人物,虽说身为太监,却有着旁人难以企及的手段与心机。他凭借着两代皇帝的宠信,在宫中宫外呼风唤雨,那时候的万心,每次出现都是一副趾高气昂的模样,众人皆对他敬畏有加。
花不兴记得,有一次宫中举办盛宴,自己中了探花。宴会上,万心就站在皇帝李信身侧,虽然还是十三四岁的少年,但那眼神中透着的犀利与精明却让人不敢直视。他身着大将军的官服,头戴精致的玉冠,举手投足间尽显尊贵,可花不兴却总觉得那尊贵之下藏着丝丝寒意。
当时自己也还年轻气盛,在朝堂上也算是崭露头角,得知他是万皇后的亲侄儿,又是最年轻的将军,被李信封做冠军侯,很是不服气,觉得他所有的荣誉都是看着他的姑姑和家族得来的,至于万心很可能没有一丝真才实学。可万心似乎察觉到了他的心思,在一次偶然的碰面中,那看似温和的目光落在花不兴身上,却让他如芒在背,仿佛自己的所思所想都被万心洞悉了一般。
后来,朝堂风云变幻,李明冲谋逆做了皇帝,花家也受到他的打压排挤,而万氏一族都被李明冲设计害死,独独留下万心净了身入宫做了太监。一朝天子一朝臣,花家被李明冲记恨,活的战战兢兢,朝不保夕。
而万靠着自己的手段,爬到了西厂督公的位置,为李明冲专门清理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最后又成了锦衣卫的头领,风光无限。花不兴在困境中挣扎时,也曾暗暗感叹,这世间的权势之路,果真是变幻莫测,而像万心这样的人,竟能在那波谲云诡的宫廷斗争中始终屹立不倒。
如今,听闻万心竟和自己的前妻赵英在一起,还让赵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花不兴心中的滋味别提多复杂了。他怎么也想不到,曾经那个在朝堂上呼风唤雨的冠军侯,会和自己的人生有这样意想不到的交集,而且还是以这样一种让他既感慨又有些酸涩的方式。
花不兴轻轻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试图将这些纷杂的思绪从脑海中甩开,可那关于万心的回忆,却像是牢牢刻在了心底一般,一时半会儿难以消散。
花不兴沉默了许久,眼中的神色几经变换,最终化作一抹淡淡的释然。他缓缓开口道:“裳儿,既然你母亲与他在一起能得幸福,那便好,那便好啊。为父这些年,对不住你母亲,未曾给过她应有的关怀与疼爱,让她受了诸多委屈。如今她能寻得自己的安乐,为父又有何可怨的呢。”
说着,花不兴微微抬起头,似是想要忍住那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只希望那万心能一直如此待你母亲,莫要让她再受半分苦楚。为父……为父如今这落魄模样,也没脸再去打扰她的生活了。”
云裳听着父亲这一番饱含深情与愧疚的话语,眼眶也不禁微微泛红。她轻轻握住父亲的手,声音有些哽咽地说道:“爹爹,您能这般想,女儿很是欣慰。母亲这些年确实过得不易,不过如今她与万大人在一起,日子过得平静且幸福,想来也是上天对她的一份眷顾吧。”
她顿了顿,又接着说:“女儿定会将您的话带到母亲跟前,母亲虽未曾提及,但女儿知道,她心中对您也曾有过期盼,只是那些年的失望太多。如今您能释怀,母亲若是知晓,想必也会感动不已。你们就算不是夫妻,也是亲人。”
花不兴听了云裳的话,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感动,“裳儿,你说得对,就算不再是夫妻,我与你母亲总归还是亲人,只盼她往后余生都能如此顺遂。”
云裳轻轻拍了拍父亲的手,“爹爹,您也莫要总是沉浸在过去的遗憾里了,往后的日子,你要把这花府重新打理起来,也算对得起母亲对你的希冀。”
花不兴看着云裳,眼中满是慈爱,“裳儿,你大哥西凡已经重新娶妻生子,她的妻子就在后院内宅,陪伴你的祖母她们,你要不要见一见?”。
“爹爹,自然是要见一见的,大哥能得此贤妻,也是家中喜事一桩呢。”云裳笑着回应道,眼中透着几分欢喜。
当下,花不兴便带着云裳往后院内宅走去。一路上,花不兴给云裳讲着这几年府里的诸多变化,还有大哥西凡的一些近况。云裳认真听着,不时点头,心中对这个即将见面的嫂子也多了几分好奇。
来到内宅,只见一位面容温婉、举止端庄的女子正陪着祖母在院子里赏花。那女子身着淡雅的裙装,发髻梳得整齐精致,见花不兴和云裳走来,忙恭敬地行礼,“公公,小姑,你们来了。”
花老夫人早早听下人来报说云裳回来了。她激动的想要出去见一见,可惜岁数大了,腿脚不便,孙媳杨氏便劝自己耐心等待大小姐前来拜见。
花老夫人早就望眼欲穿,见到云裳搂在怀里抱着痛哭一场。
花不兴劝了好久,花老夫人才停止哭泣,指着一旁的杨氏对云初道。“裳儿,这是你嫂子婉清。”
云裳神情复杂的打量一番后,由衷说道:“嫂子真是生得一副好模样,又如此知礼,怪不得能得大哥倾心呢。”
杨婉清听了,脸上微微泛红,“小姑谬赞了,能入花家,是婉清的福气。”
花老夫人在一旁笑着说道:“云裳说的不错,能娶了晚清就花家的福气。”
想到对大哥一心一意的孟兰庭,云裳又想到自己和赵复,一切都是不合适罢了。
有了杨氏哥哥便也踏实能干了,看来真的是命。孟兰庭和哥哥注定是不配的。而自己和赵复更是如此。
想到这里她更加坚定不与赵复复合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