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新式线膛炮
而有了这最重要的火炮炮膛的研制成功,第一门新式线膛火炮很快就在炮坊的车间,组装出来了,
挑了个风和日立的上午,老张带着火炮的一干研制人员来到了渤海卫的校场,
当老张一行到来的时候,重炮教习李大同,炮团团正姚少免和海军的林老检等人早就在那围着那火炮反复观看了
张毅来到后也仔细的观察了这门新式线膛火炮,只见这火炮周身乌黑散发着钢铁特有的迷人金属光泽,
在炮架的旁边架着一具可调节的铜制单筒望远镜,在那下边有可以调整高低方向的摇柄,那上面的刻度充分考虑到了张毅手下兵卒的文化水平,具用各种动物图案做了表识,一看就是参与研制的账房们的杰作。
在那调整高低摇柄的下边,是一个可以调整左右的摇柄,这一个在老张眼里几乎不可能办到的技术,被参加研制的吴天来轻易的给解决了,不用说老张又是掏出了十万两银子的冤枉钱,
吴天来提出的解决方案简单之极,简单来说就是把火炮的炮膛紧密的连接在一个可以左右操控的托盘上,这个托盘的下边有轴承可以随意的改变方向,
而作为最难的解决后座力的问题,吴天来直接将这个托盘设计成了活的,那上面有受力卡销,在开炮时他可以自动打开卡销,顺着火炮的后座力向后滑动,到时再由兵士们把它拉回原位就好了,
虽然这种方法极大的增加了火炮的重量,可是它的打击灵活性却是成倍的提高了,而且如果装备到海船上更是事半功倍,
而子炮老张惊讶的发现在那炮车前摆了好几种铜的铁的,甚至还有钢的,
老张心知这是炮坊的工匠们在做研究用的也就没再直接的提出意见,
围着炮车扫视了一圈后,老张下令试炮,
随着老张的一声令下,早就有炮团的弟兄,快速的把带着锥头炮弹的子炮塞入炮膛中,待那弹头全入后,又有兄弟,在那子炮的后面垫上了一块同弹头长度差不多的钢块,
随后麻利的把炮膛开口的位置上的钢盖给炮盖上,这时弗朗西斯上前来缓缓摇动手柄将火炮对着远处近八里外(约四千米)的靶子进行瞄准,
不一会完成了瞄准的弗朗西斯退到了后面,这时早就在后面准备的兵卒立刻上前用特制的长锥直接从炮盖上面扎了下去,然后把一个装着火药的竹管直接从上面直插子炮中,
待他插好了竹管,一旁高举长火把的兵卒立刻将那火媒放到了竹管上,
随着竹管喷出一阵白烟,一声巨大的轰响响彻校场,炮弹出膛带起的尖锐啸声,令在场的人都顿感耳膜不适,
老张急忙拿起望远镜,向远方的靶标眺望,只见那枚带着尖啸炮弹准确的击中了,远方的靶标,
顿时在场的军匠户们都激动的跳了起来,要知道这个距离就是红衣炮也难以达到,更不用说首发命中了,
可是在火炮旁的参试兵卒们,却没有跟着一起欢呼,而是继续换了子炮,从容的在进行了多次试射,
在接下来的试射中场上的欢呼声一阵高过一阵,原来试射中的炮弹除了有两发没能命中剩下的,均是准确的命中了远处的目标,
就在大伙都在欢呼雀跃,相互打拱致意的时候,负责组织火炮试验的姚少免走到张毅面前说了句极不和谐的话语“大人这炮的还是有问题不能用啊”
此话一出包括老张在内的中军匠户都是一头雾水,老张也赶忙关切的起身问道“什么问题,快说说,”
“大人这火炮是射程远,打得准,可是这纯铜的子炮却是承受不了火药的冲击,一炮打完就膨胀变形不堪再用了,
而那青铜子炮炮壁又太厚,不仅安放费力,而且装药量大减,导致不够精准,而且同样有变形的困扰,
那钢制子炮就更是不堪除了不会变形外,就再无半点好处,不仅又沉又重,还在后作时给那垫片上压出了印痕,下次再打哪里还能用,而且这炮重量奇重,机动不变,恐怕我们步军也难用上”
听着少免对这火炮挑出的一堆毛病,吴天来老能等一干匠户,不是低头不语紧张思考,就是在一旁窃窃私语相互讨论,商议对策,
不想老张听完了确是稍一沉思便哈哈大笑着说道“这算什么毛病,就用那容易变形的纯铜子炮皆可,只要我们多生产些子炮不就行了嘛,打完一炮子炮我们就不要重复使用不就行了嘛,
重了些也不要紧把这火炮先给海军配上,到时再让吴师傅把那左右移动的系统拆了给你们生产些简化版的,再说过两天你们炮团还有新式的虎墩炮装备,少免你可莫要太贪心了”
老张此话一出,在场的军匠户无不佩服的五体投地,对哈这子炮打一炮就不用了不就完了吗,费那些脑子干嘛啊,不过同时也暗想恐怕这天地间也就你这败家子张大人能用得起如此费钱的家伙,
见火炮研制成功老张当场就对王管事拍板让他先给海军生产三百门新式线膛炮,并且直接将此炮以铸炮师傅吴天来的名字,定名为了天来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