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胶东指挥使 - 回到大明发大财 - 老军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83章胶东指挥使

刚和赵大海达成协议的张毅还没来的及喘口气,炮坊的王管事就再次向张毅提出了,修建新的钢炉的事项,

张毅觉得现在自己手头刚好有余钱,便一口应了下来,

这胶东地区本就盛产铁矿(老军知道的,莱州就有珍珠铁矿)张毅心说,自己赚不如大家一起发财,来的实在些,也可为日后增加些人脉,

便索性向着渤海卫周边的商户们招了股,这些渤海周边的商户早就跟随张毅发了大财,这回又见有挣钱的营生具都,踊跃参与,

而渤海卫的一众高层,俱是倾家参与,李小姐和信义行王掌柜更是每人出了十万两,有了这样的榜样,连周围的军户们也纷纷凭能力大小,而大量认购,结果几天下来便凑了五十余万两,老张自己又给里面添了五十万两,

尤其是渤海县的大地主黄老爷子在看到渤海卫的一干众人都拿出巨资投入后,也果断的以自己手中的一万亩土地做股换了铁厂的一成份子,

搞的不少没入股的商家都暗暗为他捏了一把汗,可是没出半年所有人都为黄老爷子的眼光所折服,同时暗暗后悔自己为什么没再多投些,

这次操作倒是没费老张什么心思,炉址早就选好了,就在钟村河边的,水流湍急处,砌炉的火砖,王管事早就给砖窑付了定钱了,就等老张下令,便开始往回拉了

这钢炉是张毅直接根据前世自己曾经打工的那家小钢厂的平炉仿制的,炉高二十余米,正方形,占地广阔,用火砖砌成,烟囱更是直插云霄,

炉子旁边设计了,巨大的水车鼓风机,用来鼓风,

这炉子老张出了大价钱雇佣帮工前来帮忙,好在这回大明闹饥荒的地方多,人手倒是不缺,尽管如此直到张毅的指挥使任命下来也没能完工,

话说这张毅在钢厂还没有建完之时就接掌了这指挥使的位置,要说这位置虽说是官职大了些但却没给老张带来一丁点的好处,相反却是一堆的麻烦事,

这胶东指挥使之职,下管渤海,白沟,莱州,金城四个千户卫,防区位置大体涵盖今天的龙口全境,招远的一部分和莱州的全境,以及蓬莱的小部分地区,

除了自己的渤海卫以外,其他的各卫所均早已是千户们的私人领地了(当然老张的卫所也是一样),老张一上任,各所千户虽都送上了象征性的呈仪,但对老张提出的仿渤海卫百户例,各拿全饷,军队改造,土地上交的意见置之不理,以各种理由前来搪塞抗拒改造,

其实也不难理解,到了千户这个位子上那可就是有了实权了,要土地有土地,要些钱财也有处捞取,可不是那些百户们可以比的,

而且除去老张的渤海卫,这剩下的三卫那也是肥的流油的美差,白沟卫,包庇私港坐地分钱,对老张新建港口早已心存不满,

莱州卫手握铁矿经营权,虽和老张联系紧密却也不想把手中的财权轻易放手,

金城卫控制多处金矿,于大明从上到下的官员沟通良好,千户袁育才早就放弃了多次提升的机会怕的就是丢了这肥差,

针对这种局面,老张多次跑到各卫商议对策,结果除了莱州卫的千户梁振兴同意在保留自己铁矿的经营权的同时老张在以每亩好坏地均算十两的情况下出银八十万两赎买他卫的户田后,接受全面整编,而且自己不再养兵,

这态度虽是不错可这田地本就是公田,这价位也忒高了些

而其余二卫,均在土地上就开出了三百万两的天价,而且只同意让老张把土地接手,其他的一概不放手,

尤其是那金城卫千户袁育才仗着自己根深底厚,丝毫不把老张放在眼里,几次登门他竟是连见都不见,对老张的提议置之不理

他们的强硬态度,搞的莱州卫的千户梁振兴都有些犹豫不绝了,可能在他们看来老张这个新任上司却有些不可理喻,敲些钱财也就是了竟想把所有的大权都抓在手中那不是抢人饭碗吗,

可张毅这头却是势在必得,首先老张改编的命令早已下达,如果老张连这些虾兵蟹将都摆不平,那以后渤海卫的兄弟们将如何看待自己,在这个人人遵从强权的时代这样的结果是危险的

其次改编他们可以使自己军令畅通,整合整个胶东力量为己所用,极大的提高自己在即将来临的乱世,大展拳脚的机会,

当然老张也心知人都是趋利的动物,不能一味的用强,所以张毅早就给了三个千户不同的许诺,

莱州卫自是铁矿的经营归给梁振兴而且自己还将再投入资金让其扩大规模,再投入的钱权当自己的股份派个师爷管管账目就行,其如何经营一概不问,而且其原先的投资还仍旧归他自己所有,

白沟卫老张也抛出了诱人的馅饼,如果千户穆开国同意改编整个胶东的海上私港的关税收费均交给他负责,而他自己则可从全部所得中抽取一成,作为自己的回报,

给白沟卫穆开国这个位子,还是老张听闻婉玉跟他唠叨过这穆开国坐地分钱的本事了得,一般的藏私均逃不出他的法眼,收取的银钱也算公道,大凡海上的私船皆愿意在他那停靠,

老张心道这老小子也算是有本事竟把个私港坐地费搞成海关了,是个人才,自己的码头日后规模肯定要扩大这样的人对自己来说那就是宝贝所以老张就给了他这个许诺,

只有那金城卫老张并没有给他实质的允诺,开出的条件就是如果同意改编就可将原先的钱财尽数带走,而老张不再追究他以前的一切事端,

原来那金城卫的金矿并不是户兵们在其中劳作而是由大明各地买来的苦命人以及周边的民户在其中干活,

那袁育才把这些劳工们当成奴隶非打即骂,不少人只要完不成他不下的任务那抽筋剥皮也不是大事,根据探马连兄弟的来的情报,每个隶属他旗下的金矿后面均隐藏着累累劳工尸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