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红楼--贾敏
王夫人卖力讨好贾母,终于渐渐地赢得了贾母的重视,趁这时候她站出来表示担心姑娘们管家不利,她可以管,贾母表示可以考虑考虑。可巧适逢秦可卿病重突然身亡,东府那边来求王熙凤过去管家。王熙凤身怀六甲,哪里肯答应。
贾母觉得王夫人正合适,便叫她去。王夫人无奈之下,挺着中年妇女的身子骨儿去宁国府帮衬着办理丧事处理那些偷懒耍滑惯了的婆子。可她到底多少年没管这些小事儿了,有些手生,事情交代不清楚还不留情面,罚的狠,弄得宁府上下怨声载道。王夫人自己也是越管越委屈,她出力不讨好反遭埋怨,真是没由来的祸端,一时想不开,气得累得病了,摊炕上乱哼哼。
贾母象征性的去王夫人那里慰问了一番,临末了,在王夫人床前感慨了一句:“年纪到了,到底不适合管这些杂事,你以后可别要强了,好好养身子吧。”
贾母一句话彻底否定了王夫人以后管家的可能,这辈子她只能在荣府安心的养老念佛了。
王夫人一时想不开,登时晕死过去。
贾母见状,慌忙叫大夫查看,等大夫施诊弄醒了她之后,贾母笑着拍拍她的手背,啥也不说了。回身出门的时候,她看见周瑞家的站在门口,接着感慨:“她真的是年纪大了,操心不得!”
屋子里的王夫人还是听见了,眼睛一翻,又晕了。
初八这天,大家都说是个好日子,临近黄昏的时候,王熙凤生了个儿子,虽然略黑瘦些,但孩子啼哭声响亮,十分的健康精神。贾琏特意去庙里头找贾赦请的名字,起名为苏,贾苏。奶了苏哥儿一个月之后,孩子的五官渐渐明朗,长得白胖可爱。贾母蓦然发现这孩子的模样似乎很像老太爷,认为是大福,喜欢的了不得。往后有什么事儿心里头第一个惦念着他,其次才是宝玉。
渐渐地,李纨领着兰哥儿也总在贾母跟前,兰哥儿越发乖巧伶俐,知书达理特别懂事,贾母渐渐地发现曾孙异样的可爱,又想起往年贾珠的好来,对兰哥儿更加的上心,宝玉又被拉到后头去了。
宝玉却不计较贾母疼谁不疼谁,他总不至于和侄子们争抢宠爱。最叫他揪心的是姊妹们没有和她玩的,自从林妹妹来了以后,三春姊妹总去梨香院找林妹妹不带他,就算带着他。他也必然也会被林姑母以各种理由打发出去,时间久了梨香院就变成宝玉的魔咒,提起来就怕。好不容易姊妹们不去梨香院了,却只顾着管家不理他,嫌弃他碍事。
宝玉觉得自己的心好受伤好受伤,到哪儿都碰壁,到哪儿都有人考他学问,笑他不学无术,烦死了!
一个人的时候,宝玉就自己在屋子里生闷气。袭人、麝月等心疼他,凑上前去劝慰,宝玉是一见着女儿家就觉得欢喜的,转瞬间就被哄好了,高兴地和丫鬟们胡闹。渐渐地,他也就养成了习惯,反正有大把的时间,便每日就和丫鬟们玩耍。什么酸乳酪、玫瑰露、扇面玉坠的由着丫鬟们玩去,他都不计较的。
可巧王夫人病愈,闲来无事来瞧宝玉,就见着这么一番光景,肺都气炸了。法不责众,王夫人不能把宝玉身边的所有人都给撤了,只能杀鸡儆猴挑最不安分的。她早瞧着那个晴雯不顺眼,打量她手里的撕毁的扇子,给周瑞家的使眼色。周瑞家的当即就交了两个嬷嬷架着晴雯往外走。宝玉想护着她,奈何王夫人一顿责骂自己,吓得他不敢言语,只能流着泪眼睁睁的看着晴雯被拖走……
钱小桥正躲在屋子里乐悠悠的喝茶,耳边突然响起系统音。
【支线任务:拯救红楼中两名因宝玉而命运悲惨的丫鬟;任务奖励:一名功德点+20,两名+40;】
这回支线任务的奖励来实惠的了,直接给功德点,太棒了!
丫鬟?钱小桥正襟坐直了,想到的第一人就是晴雯。系统这时候出声肯定有原因,一定是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儿才能触动支线任务。钱小桥立即叫宋嬷嬷去宝玉和王夫人那儿打听,果然得了晴雯被抓的消息。
“我记得年前皇上犒赏老爷,你说有一件俄罗斯国供奉的雀金大氅?”
“是有那么一件,先前瞅着宝二爷那儿也有个,可不比咱们老爷的这个好。”宋嬷嬷老实回答。
“你去拿出来。”
宋嬷嬷纳闷这冷冬都过了,太太拿它做什么,可嘴上不敢说什么,乖乖的点头应承去办。
钱小桥拿了裘,念叨着倒春寒让林如海穿了一天,回头私下里在后头找了处地方挑破了,叫林明家的拿着衣裳去找工匠修补,果然没人见过这东西也不敢接活。于是钱小桥就拿着衣裳去求贾母,她去的时候把准时间,晚饭后正是宝玉、三春姊妹等还在的时候。钱小桥说起这裘无人能补,看看贾母这边有没有人。
“哟,这东西可精贵着呢,比宝玉的那个不知好上多少!”贾母叹道。
“什么贵不贵的,要紧是圣上赐给老爷的,这才穿了一天就勾破了,若被发现了可不好交代。”钱小桥急急地道。
贾母皱眉,确实如女儿所言,怠慢圣上的赏赐可不是闹着玩的。贾母招来鸳鸯看看,她女红还不错,问她会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