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贾赦
“你们姐妹聚一聚有什么的,这事儿何必问我。”贾母心里头还残留着对王夫人的恼怒,自然不怎么带见她。王夫人听老太太此言,顿时偃旗息鼓了,看来老太太还没打算给宝玉考虑婚事。
钱小桥倒是希望贾母尽快给宝玉定下来,遂道:“自古先成家后立业,我看这孩子这么大了若不懂事儿,使小性子,倒不如叫他早点娶妻。那个叫什么,对,贾瑞的,自从娶妻以后,可安分了不少,前儿我见他祖父,可没少听他夸赞。”
贾母一听,扬起眉很感兴趣。贾代儒那人他听说过,是个老古板,把孙子管教的跟什么似得,那老家伙能满意,可见这婚姻大事对孩子有影响的。“这倒是好事。”
王夫人意外的用余光打量大哥贾赦,真稀奇了,他什么时候开始替自己说话了。算了,暂且不管了。先把宝钗留住才是,遂顺着贾赦的话道:“大哥说的有道理,老祖宗,要不咱们把宝玉的婚事给定了?”
“给宝玉定亲?”贾母突然皱起眉来,神色肃穆,左思右想,她摇头道:“早了些,再等等也无妨。”
钱小桥和王夫人顿然露出失望的神色。
当夜,薛姨妈那头打听到了消息,知道老太太压根没怎么把她家宝钗放在心上,也就弃了把女儿嫁入荣府的想法。宝钗原本是想参加侍选的,不过这京城里头和她们竞争的人家太多,宫里头肯定是捡着家世背景好的进。他们虽然有钱,但是送钱无门,也没个认识的人物,折腾两全下来也就彻底放弃了这个想法。薛姨妈听说黛玉定亲,本指望着王夫人这边能出活儿,结果还是白费。宝钗女儿比宝玉大一两岁,人家男人岁数大了没关系,但女孩可不行。遂打定主意另给宝钗寻了人家,花费了个把月的功夫,也终于把宝钗的亲事定下了。对方同是皇商,还是嫡长子,倒也算相配。
黛玉、迎春和宝钗几个姑娘家的亲事都已经定下来了,老太太听着都是欢喜,没少送东西。钱小桥瞧着这老太太似乎挺喜欢小辈结亲的,为什么到宝玉这就卡住了?钱小桥越挫越勇,敦促邢夫人和张氏没事儿多往贾母住处跑跑,多说说谁家孩子定亲的喜事儿,让贾母整日活在‘定亲’的氛围里,就不信她不惦记着宝玉的亲事。
终于有一天,贾母和张氏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是真稀罕黛玉那孩子,本想着和林女婿亲上做亲,这样我以后瞅着她也算是瞅着九泉之下的女儿了。唉,还是宝玉这孩子不争气!林丫头这门亲事也好,对方比咱们家不知道高了多少,她能好也算是慰藉敏儿了。”
张巧儿知道贾母看上了黛玉,可也得掂量自家的身份,人家那是什么样的家世?探花加三品官的独女,任谁家会瞧不上?反正她若是黛玉,她也不会选哪个没出息的宝玉,除了长了一副好皮囊以外,那个‘宝二爷’还有什么可取之处?
张巧儿不忘今日来的目的,柔声劝贾母道:“老祖宗,林妹妹自有她的造化,许是她娘在九泉之下保佑着她。可宝兄弟的事儿可就得您亲自操心了,您看他如今年纪也差不多了,比他大的比他小的都定亲了,咱们是不是也该找一找合适的人家看一看?”
“不急,我就知道你们急这个,所幸说开了吧。当初我也是急着给琏儿定亲,猜你公公怎么说的,拖了他几年,到青山书院去念书,可不就长进很多。我冷眼瞧着你宝兄弟可比他那时候乖顺多了,若是也送过去教化一遭儿,许会更好呢。”贾母笑着解释道。
张巧儿明白了贾母的心意,胡乱的应下,赶紧找借口溜出去,跟自己的婆婆邢夫人汇报,邢夫人转头就学给了贾赦。
钱小桥听了贾母的说法,弄得哭笑不得。万万没想到这事儿的源头竟是她自己。得了,这回贾母要学着他把贾琏送进青山书院读个四五年,那可就是十八、九的光景了。时间越长,他这边的变数就越大,谁知道这后面他接触的人物里还有那个会碰见意外死得。以前几乎都是预知剧情,这再往后,可就没准儿了。
邢夫人不知道老爷愁什么,还只当个小事儿说了,完事儿就一笑而过,跟贾赦谈论起正经:“过两日就放榜了,老爷,你说琏儿会不会高中?”
“根基浅,后来追的,估计能上个尾巴我就知足了。”钱小桥对贾琏可没报太大希望。
“老爷真是的,人家父亲都是望子成龙,往高上看,您倒好,往低了瞧。”邢夫人一边给贾赦整理新衣服一边玩笑道。
“人要懂得知足,知足者常乐么。”钱小桥笑着敷衍,瞧了瞧邢夫人给她准备的冬装,心里叹气,真不知道她要穿几季这样的衣服。或许一辈子?
……
放榜这日,一家子人聚在贾母所在的花厅,翘首企盼。忽见个人来,邢夫人便迫不及待的问是不是中了,结果嬷嬷笑着说是礼部尚书大人突然造访。钱小桥便不等了,去了前院见他。
礼部尚书瞧见贾赦,当即笑嘻嘻的问:“瞧你们府里紧张兮兮的,家里有考生?”
“犬子。”
“哎呦,你可真能藏得,这么大的事儿也没见你提前提过。”礼部尚书见贾赦脸上没有笑意,权当他紧张儿子的成绩,也不介意,拉着他说正事:“过两日太后七十大寿,皇帝大喜,宫内设宴款待群臣,这事儿你晓得吧?”
钱小桥白他一眼:“老亲家,我耳朵不聋,这消息半年前就有了。”
“哎呦,看你这急性子,真是的。我这不还没说完哪!”礼部尚书捋着胡子嘿嘿笑,其实他就是故意的,他就是不愿意看见贾赦总板着那张冷脸,变化变化总归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