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各有各的安排
池经年带着薛三去了乡下,预计得大半个月才能回来。
方南雪跟着池净月日日在池太太处当学徒,方南雪觉得好在池家使用的已经是西洋钟,不然她只怕连什么时辰都整不明白。
这期间,方南雪百年后的灵魂和百年前的身体的不协调充分表现出来了,例如:原主弱质纤纤,身量苗条,一顿饭一小碗即可,现主却是吃嘛嘛香,每天吃饭她都强压着自己的食欲只敢吃半碗,每天最大的感觉是饿的想到处啃。
原主写的一手好毛笔字,钢笔字也写的颇为不错。现主却是写的连鸡爬过的都不如,所以但凡有人有喊她写字的苗头,她就装手上没什么力气。
原主会养蚕,现主看到虫子就得躲,这个还好相对来说没那么多人在意。
好在一切都躲过去了,众人只当她经历悲伤,性格变了些,也无人深究。
待到池经年带着薛三归来,已是一月之后了。归来的池经年和薛三晒黑了一圈儿,但精神却是极好。二人在王伯和李伯的陪同下,将池家所在的田地都看了一遍,也和佃户们见过。又让两位老伯带着去了周边的县镇看看情况。二人将一路见闻悉数说与家里,听的几个小姑娘一愣一愣的。
归来修整两日后,薛三便开始了新一轮的陪伴之旅,陪着池经年去了本镇来往的较多的几乎人家并镇长等父母官家中拜访,又约了儿时玩伴一起划船游河。不过大多数玩伴和池家家世并不匹配,有些略读过三五年书,有些去过县里,有些则是不识字,故而池、薛二人三两次聚会完回来有些意兴阑珊。
两个男青年日日在外,多少还是有些趣味的。反观家里的两个女孩子,就有些啼笑皆非了。
这日池太太看着眼前被打翻的两簸箕蚕宝宝和地上凌乱的桑叶,又看着缩成一团的两个小姑娘,皱着眉头:“你俩谁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
两个小姑娘你推推我我推推你,正自谦让间,看热闹的竹清嘴急口快,“太太,阿雪姑娘害怕蚕,隔着老远往簸箕里面扔桑叶,结果扔地上了,然后阿雪姑娘捡起来想往里面扔,没站稳,打翻了一簸箕,然后,阿雪姑娘看到有蚕宝宝往她衣服上爬,吓得尖叫,小姐赶过来帮着把蚕宝宝拿下来,就把另一个簸箕也打翻了。然后,就两个人一起尖叫了。”
竹清说完还想笑,却是看到自家老母亲瞪过来的眼神强行把笑意憋了回去。
方南雪看着眼前这个烂摊子,嚅嗫着说了句:“池伯母,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最近有些怕虫子。我、我、我这就给他们全部捡起来,我一定好好养他们。”
说完蹲下身把蚕宝宝簸箕里捡,池太太一看小姑娘瑟瑟发抖的手和几乎闭死的双眼,又好气又好笑,说了句,“算了算了,竹清你和梅佳一起收拾吧。阿雪和阿月跟我来。”带着两个小姑娘去了自己院中。
院子里的石桌子上放着一把算盘和一个账本。方南雪见势不妙,正准备找理由开溜,却是被池太太喝住,“你俩今天敢溜一个试试,我让你们三天吃不着肉。”
阿月眼疾手快,扯住了方南雪的袖子,眉眼弯弯,“阿雪你别怕,只是打算盘而已。”
说完先行走过去,一只手翻动账本,一只手拨动起来,不过片刻,阿月就说了句“母亲,我算好了,你看看对不对。”池太太看过后微微颔首,示意方南雪上前算另一本,可怜的方姑娘避无可避,硬着头皮上前,一边在心内默念“三下五除二、四退六进一……”我打到哪儿了,我想不起来了,算了还是老样子靠脑瓜子算吧。
还好池太太给的账本子都不涉及金额特别大的。总算算完了,方南雪说了答案以后缩着脖子等着池太太的教导。
却见池太太今日不若往日严厉,“我要求你二人学算盘、看账本,是为了让你二人知晓家里的银钱去处,女子结婚以后若是不管家里银钱,日子是不会好过的,需知钱在谁手上,这个人说话都要硬气几分。阿月算盘打的好,当夸。阿雪算盘打的不好但是可以用别的办法算出来,也是不错的。只是我想问一下,阿雪,若是金额比这个大些,你可能用你的办法算清楚呢?”
“金额再大些怕是不行了,容易出错。但是、但是我觉得我也没有那么多钱需要我算啊。”此言一出,瞬间把两人给逗笑了。
池净月温柔开口:“阿雪,万一你以后嫁了个钱多的丈夫呢?”
“不不不,钱多的夫君找的都是同样钱多的妻子,我这样无父无母无亲族,长得还普通的,还是不要做这样的白日梦了。”方南雪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池太太觉得阿雪这姑娘还是很拎得清的,但是觉得不能一味纵容年轻人的小聪明,便说道:“阿雪你知道这些是好事,但是人过日子,是离不了和钱打交道的。你若是不能做出一套适合你自己的计算方法,你还得继续练算盘。”
池净月看着快要皱成苦瓜的小姐妹,弯了弯眉眼透出一分笑意,只道:“我母亲也是为了我们好,你就继续努力练吧,我会帮你的。”
池太太又说:“你们阿年哥已经把这边的事情忙的差不多了,周伯带着大虎大力前几日已经先去了县里的房子打扫,等他们回来,就可以搬过去了。阿雪你今日回家看看,有什么要带的就收拾收拾。你只带随身用的东西即可,被褥箱笼这些就不必带了,我会备好的。晚饭后阿月你和竹清一起陪着阿雪回去,带两三个箱子过去帮着收拾收拾。”
方南雪想了一下说:“池伯母,要不我还是自己收拾吧,阿月也得收拾她自己的东西。”
“不要紧,先让阿月帮你收拾,等你们回来,再帮着阿月一起收拾,阿月的东西肯定比你多,你到时候不要觉得吃亏就好了。”池太太拒绝了方南雪的建议后就走了。
晚饭后,池经年听到方南雪要回去收拾东西,不放心三个女孩子,在征得池太太同意后,和薛三一起去了方南雪的小院。当夜,三个女孩子住在方南雪的房间,两个男子住在方父之前住的房间,一夜无话。
第二日,方南雪在梦中抱着卤猪蹄啃的无比陶醉的时候被池净月叫醒,阿雪姑娘疑惑的看着阿月姑娘,又缓慢的转过头看着还没有透亮的窗户,迷茫道:“阿月,天亮了吗?”
池净月半是无奈半是笑:“你是不是梦到吃东西了,抱着我的肩膀就啃,口水都出来了。我挣不开,这才叫你的。”
方南雪回神,看着对方肩头,纯棉的贴身衣物上明显的口水印迹,脸一下子就通红通红的,有些尴尬:“我我我,我不是故意的。我给你洗洗吧。”
阿月一笑:“不用了,今晚上回去再说吧,等会儿就干掉了。找衣服怪麻烦的。只是你能不能告诉我,你这是吃了什么,这么香。”
“猪蹄”
“额……咳咳,行吧。反正天也马上亮了,我们不睡了吧,先收拾起来。”“行”。
当竹清睡到自然醒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小姐和方姑娘坐在椅子上看着占据了半个屋子地面的箱笼,方南雪从出生到现在的东西基本都翻出来了,两个小姑娘实在不知道该怎么选。
方南雪不想带太多,但是觉得应该都能用上,不带到时候再去买,她舍不得花自己的钱,也不好意思厚着脸皮让池家给买。可是啥都带上,感觉又不太好。
池净月则是觉得,想让阿雪多带一些,免得她想家。又怕她看了太多旧物,反倒容易想家。二人商议无果,将决定权交给了竹清。
竹清学着父亲思考的样子,看了看带来的三个皮箱,摸了摸下巴,“要不咱就带两三套当季的衣服,再带两套秋天的和一件冬天的外套?然后把值钱的带上。”二人觉得颇有道理,便依着言收拾起来。
等到天外大亮,竹清去了灶台煮粥。方南雪把剩下的不多的粮食收拾好,藏到了隐蔽处。觉得应该跟左邻右舍打个招呼,就从角落里收拾出去年冬日做的咸肉,寻了油纸包了,让池家兄妹陪着自己去离得近些的几家答谢先前的照应。
邻居们看着先前活泼的阿雪现在沉默了很多,纷纷劝慰。又听说阿雪要随着池家去城里,皆有些担心,只是当着池家兄妹的面,并不好表现出来。
等到再回到小院,太阳已然升高。薛三和竹清正在院中摆桌子。看到三人回去,又露出了八颗牙的招牌笑:“你们快来吃饭,竹清的粥煮的真挺好,她还切了咸鸭蛋。阿雪妹妹你这院子是真不错。我瞧着这玉兰树有些年头了,若是春夏,花开满树,在树下摆一张桌子,再来壶茶、来本书。那就是书中世界了。”
方南雪回道:“这玉兰花树已有多年了,是父亲心爱之物。薛三哥若是想看玉兰花开,可以明年春日里来,如无意外我到时候会回来祭拜我父亲的。”
池净月听到这里连忙打断:“薛三哥你只看到了玉兰树,另外两棵一棵是梨、一颗桃子,院后的菜地里还有桑树和枇杷呢。
方南雪看着池净月的动作有些感动,和池净月说道:“我没事,有你们一直陪着我,我已经没那么难过了。”
几人吃完之后,等到王伯赶着驴车过来先把行李带回池家。方南雪提议走回去,说是一来是以后不经常回来了,想再多看看。二来是给薛三看看本地风貌。
几人纷纷赞同,由池经年领头,缓缓顺着沿河的街道向前而去。今日和方南雪去池家小住的那天一样,仍是天晴日暖。太阳照在沿途的河面,水面上有粼粼波光,河对岸的石头上,坐着几个半大孩子垂钓;有三五闲聊者在树荫下讨论着时局;亦有女子结队端着木盆去下游清洗衣物;偶有小儿追逐打闹而过,是岁月静好的感觉。
待到到达池家,已是午饭时间。饭后池太太再次将众人叫进了书房。周伯已经带着大力大虎回来了,县城的房子已经收拾好,这几日便要搬过去了。
池太太这几日除了教两个女孩儿看账本打算盘外,也安排收拾了一些不常用的物件,或是送人或是变卖或是封存,已经处理掉了一些。剩下的便是一些大件的,仍然要留在这里。
留下的需要人看护,现有的人留谁看护又或者是从外面雇人,得商议个章程出来,还有哪些愿意跟去县城的,愿意去的月钱不变,不愿意去的给点钱也就遣散了。这一系列事情,池太太有意让儿女儿经手,便将问题一一抛出,然后静等年轻人的意见。
池经年说道:“咱家大大小小也有十来口人,周伯没有儿女,肯定要跟着我们一起去的,他年纪大了,实在不放心他一个人留在这边;大力、梅佳没有亲戚投靠,肯定也得跟着我们去;江婆婆只怕要回乡下带孙子孙女了,不过还是要问问她本人,若是她愿意跟我们去城里,她家里又不反对的话,自然也是要一起去的;大虎得问问他自己的意思;王伯的两个儿子在邻镇学艺,佳婶在本镇,给王伯放几天假,让他去和佳婶商量商量吧;周妈一家都在咱家多年,竹清也到了该成家的年纪,若是周婶一家愿意去,就仍在咱家做事,若不愿意去但还愿意在咱家做事,又或者不在咱们家但是愿意给我们看房子的,和他们商量一下工钱,他们也仍然可以住在这边房子里。若不愿意在咱家做事但还留在这边镇上的,给他们几亩地吧,若是要去别的地方谋生,那就给他们些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