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位卑未敢忘忧国 - 浪子回头 - 苏格拉提拉米苏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浪子回头 >

第41章位卑未敢忘忧国

“老五啊!你可算是舍得回来了!”

张四少见到张放,直接给了他一拳。

张二少跟张三少马上将他拉开,张大少上前仔仔细细地观察张放。用指责的语气说道:“老五,你真是太大胆了!”

许久未见,张放挨个拥抱这几个哥哥。笑眯眯地说:“远在他乡的时候,特别想念你们。”

张大少他们并非是真的在冲张放发脾气,见到他这个模样,都绷不住笑起来。

当晚,张家吃了一顿团圆饭。张老爷看着这几个儿子在觥筹交错,只觉得心满意足。

张放回来的时间很短,只在家待了三天便离开。

张大少他们知道张放又偷偷跑了,又气又无奈。

这才初二,张老爷就派人去通知各名单上的选好的商人,让他们马上去海城与张放集合。

第一批被选中与张家合作的商人欣喜若狂,日夜兼程,携带着大量的货物奔向海城。

张放来到海城,去了一趟乔治家族开的洋布制造厂。明明没有活干,这些工人依然要来到厂里待着。这些工人就如同行尸走肉,仿佛失去了灵魂,眼神空洞无神。

这都是乔治家族低价买来的工人,换而言之,这些人都是乔治家族的奴隶。乔治家族甚至还往海外卖了很多国人为奴。

面无表情地离开这里,张放回到旅店,约翰的弟弟还在吃吃吃。这半年,对方肉眼可见的胖了好几圈。

“听说当地正在过节,亲爱的张,你带我去逛逛吧?”约翰的弟弟真是爱上了这个国家,东方大国的文化底蕴,艺术传承,民俗娱乐,一切都是那么让人着迷!他觉得自己可以一辈子待在这里!

“抱歉,我们马上就要离开了。”第一批商人陆续携带着货物来到海城,这几天正在装货上船。等货物都装到船上后,他们就要启程前往日不落。

约翰的弟弟一脸无奈地看着张放。

第一批商人共有二十七人。除了瓷器与茶叶,还包括各种手工制造业,甚至还搞了个中式建筑行业。

第一次出国,这些商人很紧张。见到张放后,一个个露出谄媚讨好的笑容去巴结张放。

张放在船上给这些人开了个会,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

得知张放要在日不落开几条东方贸易街,帮助他们打开海外市场,厂家可以在日不落直销。这群商人激动不已,一个劲的抢着吹捧称赞张放的英明。

国内的商人们得知自己没有被选上,虽然失落,却没有放弃。他们携带厚礼跑去张家恳求张老爷下回一定要给他们一个机会!

张老爷自然不会拒绝他们。只解释,还不知道海外市场能不能打开,所以只带了一批商人出海尝试做贸易。等那些人的贸易生意做起来后,张家必定会带领更多商人出海做贸易。

现如今张家可是一块大肥肉!朝堂上许多双眼睛都在盯着张家。有官员上奏提议增加出口税收。若是本土商人要把货卖出去,必须要交一大笔关税!关税从原来的数目直接翻了十倍!

新政策颁布后,许多商人只能持着观望态度。

三个月后,第一批出海做贸易的商人回来了。每个人都是喜气洋洋的模样。双脚刚踏上故土的第二天,报社就发表了文章。文章内容也是张放执笔,大意是介绍东方贸易街备受世界瞩目。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新货物市场。凡是出入东方贸易街的人,不是当地的王公贵族就是议院的高官。

回到国内,张放第二天就向朝廷捐了一大笔贸易款,用来支持朝廷的军工制造。

这个态度让朝廷很满意。再加上张家跟各商家都在朝中打点,哪怕张家如今风头正盛,朝廷也不会对张家出手。

看到第一批商人在海外赚得盆丰钵满,很多商人疯狂地蹲守在张家门口,跪求张家带他们一起去海外赚钱!

张放这次没有回家,乔治家族这几个月静悄悄的,让他觉得这是暴风雨前的平静。派人去接触洋布制造厂的工人,发现他们依旧如行尸走肉。从他们身上压根打探不到有用的信息。张放带着约翰的弟弟去接触留在东方的日不落军官,送了不少厚礼,才打听到一个有用的消息——乔治家族在接触倭人!

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张放有种预感,倭人会与乔治家族合作,怕是会寻借口发动海战。

张放按照自己的记忆,将日不落皇家军舰的内部结构画下来。还差一部分,下一趟出海的时候,只要让他看到核心技术,他们国家一定也能造出这种军舰!

当下,他们必须要尽快赚钱,尽快弄到军舰核心技术!

张老爷早就选出了第二批商人。选出来的第二批商人是第一批商人的三倍人数。他们早就将准备好的货物运到海城,看到报纸的内容,他们兴高采烈。收到张放的通知,马上将货物搬到船上。唯恐动作慢了,跟不上张放一起出海!

留下一封信捎回家中,张放很快便带领着商队出海。

不出张放所料,倭人果然跟乔治家族合作了。乔治家族背后的靠山从日不落军方转为倭国军方。乔治家族要求朝廷将洋布评委天下第一布料!甚至让朝廷为洋布恢复清誉。

朝廷只觉得可笑,乔治家族不过是个洋商,失去日不落军方的靠山后不过是个普通商人。一个卑贱的商人怎么敢跟他们泱泱大国的朝廷提出这种要求?

朝廷刚对乔治家族出手,就收到倭国侵岛的消息。

一时之间,朝中对此事分成两派意见。毕竟他们如今算是腹背受敌。西疆内乱外加毛国入侵,海外有倭国骚扰。但是国库空虚,朝廷能拨出的军饷物资实在是有限。一派官员主张海防,另一派官员主张塞防。打仗不单要征兵,还得花钱准备作战的军械,并且需要大量的粮草。朝廷的预算只能支持一场战事。朝中官员就此事争议不休。

左大人就此事发表政见,主张海防与塞防并重。朝廷当然也想两边防着,有心无力,拨不出钱。

为此,左大人特地来到江南找张老爷。以朝廷的名义向江南商行借款打仗。

张老爷毫不犹豫,当场先捐出三百万两白银用于打仗。并且联系各界商人,与他们开会商议捐资打仗的事情。

很多商人都不想捐钱给朝廷打仗,但是为了给张老爷这个面子,大家都捐了点钱。毕竟他们还想依靠张家带领他们打开海外贸易市场。

盯着纸上写的数目,张老爷面色淡漠,没有说什么。过后他却让人放出风声,下一批出国做贸易的商人名单将从做捐款数目中选出来。

听说此事后很多商人纷纷增加捐款数目。短短十日,张老爷就帮左大人筹集到了一千万两白银的军资。

有了这笔钱,左大人马上着手开办造船厂跟军|火制造厂。大量制作军|火,学习西洋的军舰技术。

春暖花开,张放回到祖国。能够明显感受到国人的精神变得更好了。街上的流民减少了,人来人往的街道热闹非凡,每个路人的眼睛里多了几分希望。

“五少爷,这几个月洋布纺织厂没什么动静。”

“毫无动静?”张放将外套脱下来,有人帮他接过衣服拿去挂好。

“是也。一点动静都没有,实在是奇怪。”监视洋布纺织厂的人也觉得乔治家族平静得太不对劲了。这大半年乔治家族开的洋布纺织厂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除了刚开始的时候花钱贿赂朝廷官员针对张家之外,后面就再也没什么动作。

张放若有所思,问他们:“这段时间乔治家族可有再派商队出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