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农户家的虚荣子
趁着张放洗澡的时候,张老头警告了全家人。这两日的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张老太有些不满意,低声骂道:“那几个狼心狗肺的玩意儿,也配享受四郎的好!”
张老头的表情有些不耐烦,打断她的话:“行了。一家人就该和和气气,团结起来!再说了,这件事如果传出去会影响到四郎的名声。”
这件事传出去的确会被别人戳脊梁骨骂。张老太撇嘴,不再说话。
日落西山,倦鸟归林,天色将晚。张二郎跟张三郎扛着上百斤的粮食回到村里。
张大嫂她们已经回娘家把女儿接回来了。
几个女孩见到张放,一副躲闪畏惧的模样。
张放没有刻意与她们接触,毕竟孩子经历了这么大的事,心里定是有阴影。
“四弟我们回来了!”张二郎与张三郎推开屋门,把这两袋粮食放到院子里。
张家只有张放的屋子点着灯,听到动静,其他人从屋里走出来。
张老头板着脸走过去,先是检查了一下这两个儿子买回来的粮食,心里快速计算价格,然后朝他们要剩下的钱。
“爹,这是剩下的二百三十八文钱。”张二郎老老实实地把钱掏出来。
“等四郎出来,就开饭!”张老头让两个儿子把粮食搬到自己的屋里。
关上屋门,张老太抱着粮食笑得合不拢嘴。虽然张放给她买的衣服鞋子很好,但是没有粮食实在。有道是吃饱穿暖,吃永远在穿前面。
随即,张老太一副心疼的表情说道:“四郎这孩子太孝顺了!我宁愿他不给我们买衣裳鞋子。花出去的这笔钱至少够全家吃半年了!”
张老头何尝不是如此肉痛。可是想到张放说的话,叹气道:“四郎是个读书人,读书人最是在意名声。从前家里没那个条件,只能让他一个穿上好衣服。现在他有能力给全家人买新衣新鞋,那我们就得穿出去给别人看!让别人知道四郎多么孝顺!”
以前张家就只有张四郎一个人穿好衣服穿布鞋,其他人穿着带补丁的旧衣草鞋。儿子穿着好衣服好鞋子,当爹的穿得破破烂烂,别人自然会说闲话。指责张四郎不孝顺。张老头不是没有听到过这种阴阳怪气的话,只是张家的条件摆在那里。他当然得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最疼爱最有潜力最有机会考上功名的儿子!
“不用你说,明日我也会出去告诉外面的人四郎有多么孝顺!”张老太平日里最爱挂在嘴边与人吹牛炫耀的就是张四郎这个儿子。她的四郎那么好!必须得嚷嚷得让所有人都知道!
老夫妻在屋里关门说话。
张二郎跟张三郎来到张四郎的房间门口,看到他在专注地书写,两人不好意思打扰他,只能蹲在外面等着。
张放倏然停下笔,转头看向门口,出声言道:“二哥三哥回来了。”
“四弟,我们是不是打扰到你了?”张二郎跟张三郎进屋。
“没有,我正好写累了,停下来休息片刻。辛苦你们跑去买粮食。”张放请他们坐下。
张二郎跟张三郎看到张放对他们这么客气,两人觉得有些不自在。
张二郎把买粮食的支出情况告诉张放,然后说清楚剩下的钱回来后就交给了张老头。
心不在焉地听完,张放忽然问道:“二哥跟三哥会杀鸡吗?”
张二郎跟张三郎下意识点头,不知道张放为什么会问这个事。
“今日我带的东西太多了,马车小,无法再带菜回来。忘了交代二哥三哥出去买粮食的时候买点好菜了。我想着要不先杀了一只鸡,回头再买几只鸡回来养着。”张放吃了好些天的牢饭,肚子里一点油水都没有,身体吸收的能量不足,无论是写作还是学习,注意力总会分散,无法集中。
露出震惊的表情,张二郎跟张三郎觉得张放真敢想!
“爹娘不会同意的吧?”张三郎小声说话。
张二郎咽了咽口水,吃鸡啊!家里都多少年没吃肉了!他都快忘了吃肉是什么滋味了!
“我担着。去杀吧!挑只肥的鸡。”张放说着,这个身子也馋了!不过表情看起来很淡定。
“这可是你说的!”张二郎马上拉着张三郎去杀鸡。
“真要杀鸡?爹娘生气怎么办?”
来到鸡舍处,张三郎有些胆怯。毕竟张老头病倒两日刚刚醒来,张老太本来就怨恨他们这三个儿子。如果他们杀了家里的鸡,二老肯定要大发雷霆!在张老太跟张老头心里,张四郎的地位排第一,张家养的鸡排第二!
张二郎眼睛发光盯着鸡舍里安静睡觉的那几只鸡,眼下馋巴巴的口水,低声说话:“反正有四弟担着。四弟现在挣钱了,有出息了!吃只鸡不过分!”
张三郎也馋,最后跟张二郎一起进入鸡舍,鬼鬼祟祟地抓了一只最肥的鸡。
大公鸡感觉到危险,可还没等它挣扎呼救,就被张二郎死死地掐着脖子,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张三郎抓着这只鸡的身子。两人把这只鸡控制得死死的。
至于其他鸡,早就害怕地躲到了其他角落里。
兄弟两麻溜的带着鸡出门,张三郎折返回家偷偷拿了一把菜刀。
张三嫂见到他,把人拉住,小声问道:“你跟二哥出去做什么?我帮你拿了四弟的衣服,你明天把他的衣服洗干净。”
“知道了。四弟想吃鸡了,我跟二哥出去杀鸡。先别惊动其他人!”张三郎特地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让妻子不要声张。
张三嫂露出吃惊的表情,接着,低声询问:“爹娘知道会生气吧!”
“管他呢。反正是四弟的意思。有四弟扛着。不说了,我得赶紧去杀鸡!”张三郎匆忙离开家。
兄弟两在溪水边摸黑杀鸡,忙得不亦乐乎。
下午张老太就把面做好了,但是看到张放在写字,她不敢打扰。所以一直等着。等张放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她再开始下面。
轻手轻脚地走到张放的房间门口,看到他还在书写,张老太只好悄悄回屋。
张老头问她:“四郎还在忙?”
张老太点头:“四郎可认真了!我儿这么刻苦学习,一定能考上功名!”
张老头想到书院的杜先生说的话。缄默不言,没有搭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