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锄头也升级 - 都市电能王 - 魅力不在长相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都市电能王 >

第二百六十八章 锄头也升级

由于树林里太暗,周阳只有先把两株树苗放入紫色方格,回屋后再看。结果等他兴致勃勃地赶回家,迫不急待地打开戒指,却是苦笑着拿出里面的三样东西。

一锄头,一短刀,竟然还,还,还有一把弹弓?

而且这三样东西都很普通:短刀长约20厘米,还不如周阳屋里的水果刀锋利;锄头和他记忆里的农家锄一模一样,没发现任何特别之处;弹弓更不用说。连他小时候玩的那一把都比不上……如此平常普通的三样东西,竟放在神圣戒指的最中心。怎么看都有一点恶搞的意味。但周阳也没过多质疑,只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回绿色方格,想以后有什么妙用也说不一定。

接下来,周阳又依次检查了黑、橙、青、蓝四个颜色的方格,却再没发现任何东西。不过几相对比、联想,他也大致区分好了几个方格的不同用途。

红色,温度最高,类似于小火炉。

白色。温度最低,相当于小冰箱。

黄色,干躁,温和,携带衣服,日常生活用品。

蓝色,湿度最大。水气最重,可以用来携带运输水产品。

绿色,储放种子、及其它有生命气息的动植物。

黑色,用来装泥土、石头等相关材料种种。

其它还有橙、青、紫三色方格,温度、湿度都还算适中,周阳目前也弄不清它们有什么特殊用途。估且先凑合着用,今后再慢慢摸索吧。

时间已经23点了,抓紧时间做菜,红萝卜烧鸡架。

周爸周妈都炒一手好菜,周阳从小耳濡目染。厨艺还算马虎。大三暑假那年,他还去舅舅餐馆跟一个老师傅学了两个月。把基本的蒸、煎、煮、焖、烧学了个大概。不过由于时间不充裕,条件不允许,这烹饪也和其它“略懂”的兴趣爱好一样,一直都停留在入门不久的初级阶段。

糊弄一下自己的嘴,还成;要想抓住别人的胃,难。

瓢、盆、碗、筷、盘倒是现成,前年租房做饭时留下的,他一直没舍得扔。锅、铲、刀、勺也不是问题,厨房里有两三套房东提供的,大家可以公用。

鸡架洗好,宰成小块,姜、蒜、辣椒备齐,倒入油小爆一会儿。再加上水,煮开后放进切好的胡萝卜,约20分钟后起锅时放上盐、鸡精,这基本就成了。

尝味道,和记忆里父母做的红烧鸡相差甚远。估计还是鸡架的原因――本来就是养鸡场饲料催大的鸡,还尽是骨头没有肉,怎么能和家乡那些“饿了吃青草,馋了吃蚂蚱”的大公鸡相提并论?而且作料也不够齐,花椒、八角、味精、豆瓣、葱花那些都没有,味道一般也是在情理之中。

饶是如此,和学校食堂的大锅菜比起来,这红萝卜烧鸡架已经不错了。

而且但凡免费的晚餐,吃起来都比实际上更味美。周阳这烧菜的过程,还是把老潘那只馋猫给勾引出来了。老潘尝了一块鸡骨头,挺爽口,当下也不和周阳客气,提了半瓶白酒就往周阳屋里钻。

于是就是喝了两盅,侃了一会儿大山。

两个人年龄相差6岁,聊起天来却没有一点代沟。甚至可以说,除了女人那方面没有经历,24岁的周阳在其它方面都要比30岁的老潘还成熟。老潘这个人,给周阳的感觉像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心态上永远是一个还在念大学的学生。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30岁的身体,20岁的心态,你不觉得这10年我活赚了么?”

今晚下酒的话题,最开始是闲扯网上虚拟农场的偷菜心得。但聊着聊着,就聊到了现实农村中的种田那些事儿。

老潘家在湖北宜昌的一个小山村,5年高考走出大山之前,他有过23年真枪实弹的乡土生活。所以相对而言,老潘对种田养殖的见解和经验,要比周阳儿时的模糊记忆要可靠有用得多。

周阳原本就对乡村田间的事就好奇,这下又有了梦想之岛,一串又一串的问题不断。老潘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他能想起的经验全部分享了出来。

其中最有用的一条就是,喂兔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