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反
腊月二十三日,是小年。
这一日,不仅百姓人家中,要扫尘、剪窗花、贴对联、祭灶王,连宫里也忙碌起来,人人都喜气洋洋的,要过年了。
晚上依例设有宫宴,遍请了文武百官、王公大臣一起赴宴。
文武百官按品级依次而坐,席间笑语晏晏,和乐升平。
景辉帝兴致大好,便命众人做了诗词上来,应景凑趣。
几个善于阿谀的官员卖弄才华,忙不迭站起来念了几首,景辉帝高兴的一一作了赏赐。
南宫博雅因为身为晋城公主的驸马,此时也坐在比较靠前的地方,正在为公主悉心的挑去碗里的鱼刺。
此时见几个文官摇头晃脑的做罢了酸诗,便不动声色的朝坐在他左首的IZ小王爷默默颌首。
IZ小王爷一撩衣襟,走上前去,跪倒在地。
景辉帝倒是觉得有趣,这个皇弟一向只爱风月,不好诗书,今日竟会念诗,真正是日头打西边出来了。
不禁笑道:“阿Z,难道你也想作诗不曾?好好,你速念来。”
IZ小王爷面色凝重,只叩了一个头,朗声说道:“皇上,臣弟有冤情要诉。”
景辉帝怔了怔,面有不豫:“这大过节的,你这是在说什么?你有何冤屈?”
坐在最前方的苏锦堂眼神深邃难辨,只默默将面前的酒一饮而尽。
IZ小王爷磕头说道:“臣弟死罪,臣弟想要诉的冤情,不是自己的,而是二十年前,冤死的宸王的!”
此话既出,顿时满堂哗然。
景辉帝惊怒,拍案而起。
“IZ!你可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IZ小王爷脸上毫无惧色,虽然低着头,声音却清朗无比。
“臣弟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皇上,二十年前,宸王的谋逆一案,其实大有蹊跷。宸王曾有一亲卫,名为李仁昌,此人善于模仿笔迹,乃是燕国派来的细作,潜藏在宸王大营,只为离间宸王与皇上您的手足之情。如今李仁昌已供认不讳。”
他从怀中掏出李仁昌所供认的亲笔信,双手呈于头顶,有太监走下来接过,转呈与景辉帝。
景辉帝恶狠狠的瞪了IZ小王爷半晌,方才将那几页纸打开,看了没几行,就已变了颜色。
景辉帝脸上又青又白,浑身剧烈的颤抖起来,将手中的几页纸狠狠朝着苏锦堂的脸上掷去,怒声说道:“苏相,那李仁昌说你是燕国派来我风国的细作,你可承认?”
苏锦堂面淡如水,上前一步将地上的几页纸一一捡了起来,扫了几眼,唇边露出一抹意味难明的笑容。
他淡淡一笑:“王爷,你们果然做了一手的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