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花满心时亦满楼
洞庭湖畔,白马寺镇。
一年前镇上来了一对年轻夫妇。夫妻两年纪都不大,且男的俊,女的美。他们一来,就轰动了镇子里的所有人。但他们却没有在镇内买房子,而是到镇子外西首小山上建了两间草庐、还种了一町很美的蓝花。
那妻子是个很好的大夫,镇子里不论是谁生了病,只要寻她拿上一两帖药,保准药到病除,比城里的老大夫的药还要厉害的多。
至于那年轻丈夫,更是个了不起的先生。每月逢五的日子,他就在在草庐里设了学堂。镇子上的孩子都愿意去和那花先生学。因为这个先生什么都懂,天文地理、医卜星象,不论学生想学什么,他都会。
要说这两夫妻有什么不足的地方,那就只有一个,就是那丈夫是个目不能见的。就这件事,镇子上的老老小小不知在背后叹息过多少次,都说老天爷不能见到太完美的人和事,非要给这神仙似的一对添些堵。
但还有一句老话,叫做人定胜天。昨天刚刚上完课回来的小孩子们,最近都在传说一件事情,那就是,花先生的眼睛终于好啦。他们早说过,凭着花夫人的医术,怎么可能治不好花先生的眼疾。如今果然应验。
乡里人都淳朴。听说了这个消息,都由衷地替这对好人开心,家家户户都准备了腊肠、蔬菜准备到草庐去祝贺他们。
至于草庐里的夫妇,自然就是退隐江湖,不问世事的灵素与花满楼。
此时的花满楼正在看书。自从七岁失明以后,他已经很久很久不曾用眼睛认字。往日要用指尖一寸寸摸过,才能辨认出的文字,如今可以轻易看到。
花满楼的感恩与激动可想而知。
灵素笑着看花满楼像个孩子研究新鲜事物一样,先是认真地赏花,认真地看草,认真地看他们的屋子,认真地看灵素……认真地看所有能看到的一切,现在又认真地看起了书。
“你已经看了很久了。眼睛刚刚复明,还是要多休息下。”灵素泡了一杯枸杞水,递给花满楼。
虽然对书中内容有些不能释手,但花满楼一向是个好病人。他笑着接过了枸杞水,听话地将书摆回了书架上:“花夫人今日不打算去采药?”
“最重要的病人就在这里,采药之事自然要摆在后头。”灵素笑着点了点花满楼的肩头。
花满楼勾住灵素的手指,放在唇间轻轻咬了一下:“花夫人对我这般情深,你说我该如何报答才好?”
两人虽已为夫妻,灵素却还是忍不住为这动作与言语中的暧昧羞红了脸。她咬唇嗔了花满楼一眼,又忍不住自己笑出声来:“花先生能给我怎样的报答?”
“唔。”花满楼皱着眉,似乎很是烦恼:“我的东西全是夫人的,就连我这个人,也全凭夫人驱使。这一时之间要寻出可以报答之物,还真要费些心思呢。”
灵素赞同地点了点头:“不错。”
花满楼搂住灵素的腰,旋身几步,两人已是到了门外:“既然如此,夫人便陪着我到湖边走走。许是能得些灵感。”
花满楼这举动来的突然,灵素一时反应不及,人已是随着对方到了十丈之外。对于丈夫偶尔的意外举动,灵素一贯都以包容待之。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
洞庭湖此刻正是烟水茫茫、霞映山水的时候。浩瀚的湖面上,云霞蔚然、水气袅袅,美景入目,只让观者豪情顿生。
灵素与花满楼刚走到湖边,就见一个憨厚老者迎了上来。灵素一眼认出,此人便是常年在湖边与人打些短工的渔夫王五。
王五冲着灵素笑了一笑,就对花满楼说道:“先生的船,我已停在了岸上。两位可是此刻要登船?”
花满楼对王五道了声辛苦,便拉着灵素上了停在岸边的一艘精致的乌蓬小船。灵素上船后,方才发现。这小船船体虽小,内力却五脏俱全。松软的锦垫、温热的清酒,暖暖的烛光,还有特制的檀木小柜,里面摆放着各色的可口小点。奶香紫薯卷、一口咸水角、蒜香骨,每一样都是灵素喜欢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