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为难的鲁肃
曹真像下山的猛虎一样,可憋坏了,鲁肃根本就想不到,曹操留了一手,他怎么可能把江陵拱手让给江东呢?
当日周瑜之所以顺利的夺取了江陵,说白了,是曹操主动把江陵让出来的。
曹军当时只是象征性的抵抗了一下,曹真提前就带人藏了起来。
他们在城中挖了密室,平日里一直蛰伏不动,密室中早就准备好了充足的粮食和水。
所以这么多天以来,他们就算不出来活动,吃喝也是没有问题的。
曹真双目如炬,紧握着手中长刀,身后两百勇士一个个英姿飒爽,士气高昂,他们如一阵疾风般冲向城门。
城门口的江东兵本就人少,且毫无防备,突如其来的状况,让很多人都懵了。
鲜血染红了大地,却无法阻挡曹真他们向前冲的步伐。
“我只愿意投降汉室,投降陛下!”这是他最后的倔强。
曹操见时候差不多了,摆了摆手,让城外的将士停止了攻城,他陪着刘协进了城。
顺利打开城门后,距离城门最近的夏侯惇,第一时间带人杀入城中。
接下来,除了在长沙遇到了些许的抵抗,其余三郡不到十天的功夫,便全都归降了。
“报!”就在这时,西川传来捷报。
劝了一会,郭嘉冲刘协使了个眼色,刘协心领神会,“鲁肃,这件事就这么定了,若能早日平定江东,首功非你莫属!”
不投降不行啊,整个公安城也不过才两千守军,而曹仁足足带来好几万人,这仗根本就没法打。
下来一个,就死一个,下来两个,就死一对。
孙权见到鲁肃,不被气的吐血,就算不错了。
就在这时,一块石块被投石车投了过来,呼啸着砸落在鲁肃的身旁,有个倒楣的江东兵当场被砸爆了脑袋,脑浆四溅,因为离得太近,也溅到了鲁肃的脸上。
因为是黑夜,刘协并没有注意到,旁边地上还放着一个木匣。
鲁肃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目光在人群中寻找,最终落在了刘协的身上。
鲁肃像是大病了一场似的,失魂落魄的跟在曹仁的身边。
都说陛下仁义贤德,本以为归降以后,能受到尊重,现在,鲁肃竟感觉自己好像掉到了陷坑一样,越陷越深,还没法挣扎。
“劝我就不必细说了,你和孙权相识多年,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事情,你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咱就具体说说这吓吧,吓就是表明朝廷的决心,表明朝廷的实力,最大限度的让孙权感到恐惧,让他尽快的认清现状,让别人去吓唬孙权,效果会大打折扣,而你亲自拿着周瑜的首级去见他,就算你不开口,这效果已经足够让他震惊了。”
鲁肃面容凄苦,久久的沉默着一语不发,刘协有些失望,“……怎么?你不愿意?”
但站在刘协的立场上,他对鲁肃的纠结,就算理解,也不会支持,因为孙权是在和朝廷作对。
先是让我让出江陵,投降你们,又让我帮你们劝降了南四郡的守将,没完了是吧?
现在又让我拿着周瑜的首级去见孙权,鲁肃心里在滴血,他现在一肚子的苦水。
果然,木匣里装的首级正是江东的周瑜,只见他愤怒的睁着双眼,俊朗的脸上满是不甘。
“既然子敬为难,朕也就不勉强你了,朕这就下令进兵荆南!”刘协等了一会,他已经有些失去耐心了。
收取荆南后,刘协非常高兴,加封鲁肃为南郡太守。
“不好!”
曹真身后的两百名战士亦无所畏惧,他们心中燃烧着强烈的战意,仿佛熊熊烈火,不可扑灭。
忠诚与无奈在他心中激烈碰撞,泪水在眼眶中渐渐开始打转,鲁肃却强忍着不让其落下。
夏侯惇手持长枪,一马当先,长枪疯狂刺出,突入敌军中,掀起一片惨烈的血雨,所到之处,哀嚎不断,无人是他一合之敌。
“难道,你不希望天下早日安定吗?你的心情朕能理解,毕竟孙权这些年对你不错,也算是委以重任,但是,朕希望,你能顾全大局,没有人能阻挡朕平定江东的决心,就算你这次不帮朕,难道荆南就能守得住吗?不过是多增一些无辜的亡灵罢了。”
见鲁肃都投降了,剩下的江东兵便全都放弃了抵抗,过了一会,鲁肃垂头叹气的来到了刘协的面前,恭恭敬敬的跪在了地上。
郭嘉摇了摇头,迈步走到了鲁肃身前,“子敬,你看,由你出面,荆南非常顺利的就归顺了朝廷,劝说孙权,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选了,你我都是聪明人,怎么才能更好的劝降呢?无外乎两点,一是吓,二是劝。”
曹真身先士卒,怒吼着挥刀斩向敌人,其身姿矫健,勇猛非凡。
现在,不管是周瑜那边,还是鲁肃这一边,孙权都还蒙在谷里。
鲁肃登时瞪大了眼睛,心说:郭嘉,你是不是故意的,这不是玩我吗?
有人急忙禀报给鲁肃,鲁肃大吃了一惊,刚要派人去增援,嘎吱吱一阵剧烈的响动传来,巨大的千斤闸被升了起来。
周瑜和鲁肃,是孙权非常器重的两个人,结果,一个死了,一个投降了,投降说白了就是背叛了。
这一次,刘协没有急着把他扶起来,要隔以前,对方还没跪下,刘协就已经给搀住了。
报信人的把木匣恭恭敬敬的拿到刘协的面前,曹操郭嘉等人都好奇的围了过来,鲁肃强压心中的震惊,也凑近了一步。
鲁肃急忙摇头,“陛下身边能人辈出,臣恐怕不能胜任。”
但是没有人比鲁肃,更能让孙权生气了,也更能让他感到恐惧了。
再次见到鲁肃,曹操颇为得意,尽管他是在下面,鲁肃是在高高的城墙上面,但曹操此刻的气势却是居高临下,一切尽在他的掌握。
“杀啊!冲啊!”
四周全是汉军将士,密密麻麻,鲁肃神色凝重,目光中透着无奈与痛苦。对孙权的忠心,如同燃烧在心底的火焰,从未熄灭。然而此刻,面对这无法逆转的局势,他的内心翻涌着复杂的情感。
这一日,郭嘉主动对刘协说:“陛下应该派一个合适的使臣,前往江东,游说孙权,也好把周瑜的首级带过去,让孙权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