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重情义的李世民 - 贞观风流 - 胡田六月即飞雪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贞观风流 >

第120章 重情义的李世民

虽然已经是八月底了,午时的长安城仍旧十分炎热。西内苑湖边的柳树上,鸣蝉的叫声更是令人烦躁。即使眼前就是碧绿的湖水,树荫下的李世民也感觉不到丝毫清凉,只觉得鸣蝉的叫声是那么让人心烦意乱,挥手招来侍卫让他们四处驱赶鸣蝉。

昨日见过张焕之后,李世民虽然表面平静,内心却怒火中烧。然而在潜意识里,又不希望相信这件事是真的,毕竟一个是亲儿子,一个是跟随多年的亲信大将。不想今日一早,营州都督张俭又送来一封密奏,根据密奏所说,完全确认了利州之事的真实性。

李世民怒不可遏,漕运舞弊给了他们机会,没想到他们变本加厉,竟然打起了兵器的主意!兵者,国之大事,他们也敢伸手!为了保全父子之间的情义,自己屡次三番的容忍,结果他们反而变本加厉,竟然怂恿太子做这种事!是可忍孰不可忍!

回到皇宫思考了半夜,李世民终于下了决定。今日早朝散去之后,李世民就到了西内苑,同时传召侯君集前来见驾。

见李世民心情恶劣,旁边抱着画具的阎立本有些坐立不安。虽然不知道皇上叫自己来做什么画,却也不敢出言询问。

阎立本之父是北周驸马,可谓是出自名门。一家父子三人,都是工艺大匠和绘画名家,其兄长就是张焕曾经打交道的将作监大匠阎立德。阎立本如今官居刑部侍郎,不过当初和其兄一起设计昭陵,深得李世民赞赏,让他兼任将作监少监,平时举办宫廷宴席都要召来作画。

“皇上,陈国公求见。”就在阎立本热出一身汗时,赵胡缨来报,侯君集来了。

“让他过来吧。”

“臣侯君集参见皇上,不知道皇上召微臣前来,有何事吩咐?”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先坐吧。”

“谢皇上。”侯君集谢恩坐下,显然是上了岁数的缘故,腰板显得有些佝偻。

李世民见了,心中颇有些触动。

“君集啊,你跟着朕有二十几年了吧?”

“回皇上,微臣自大业十三年跟随皇上以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呵呵,原来已经二十三年了!”李世民摸摸胡须,有些感慨道,“当年你勇武过人,每战必争先,敌军无不闻名丧胆。如今二十几年过去了,朕老了,你也老了!”

侯君集赶紧起身抱拳道:“皇上正值春秋鼎盛,哪能轻易说自己老了?即使是微臣,也能每餐吃几大碗饭,若是皇上有令,微臣照样上阵杀敌,一点都不含糊!”

“不服老不行啊!君集,坐。”李世民指了指石凳,等他坐下接着道:“朕今天找你来呢,是有个想法和你说说。”

“请皇上吩咐。”

“是这样,朕最近时常梦见胡国公、蒋国公,醒来后就想啊,跟随朕南征北战的功臣,除了逝世的胡国公等人,其他人也大都老迈。朕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想来想去,朕决定让阎爱卿将功臣们都画下来,以便朕时常前去怀念,每逢节日也可以亲自去祭奠。”

胡国公就是大名鼎鼎的秦琼,蒋国公则是屈突通,俩人早些年就已经去世,李世民时常怀念他们。

李世民虽然早就想要建立个缅怀功臣的地方,不过思路并不清晰。直到达坂山口之战后,张焕下令立碑颂扬大唐将士的英勇,李世民才豁然开通,就想将功臣们的画像留下来。若非张焕出现的话,李世民要在三年后的贞观十七年,才会下令做这件事。

侯君集闻听先是感动,继而忍不住道:“皇上,不知可有臣一席之地?”

李世民大笑道:“哈哈!君集啊,怎么会没有你的位置?”

侯君集脸色一喜,小心翼翼问道:“不知微臣排名第几?”

“排名?”李世民愣了一下,很有深意的看了一眼侯君集,“这个朕还没想好,想到了再昭告天下。不过今天恰逢其时,朕就令阎立本先给你画像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