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神童卜元一
卜元仅仅长到两岁,就如同一颗在暗夜中骤然亮起的璀璨星辰,以一种令人咋舌的聪慧闪耀在家人的视野之中。在这个尚显懵懂的年纪,周围其他同龄的孩子还像是刚破土而出的嫩苗,脆弱而稚嫩。他们还在牙牙学语,只能从口中吐出一些含混不清、简单幼稚的音节,那些声音就像初春时刚刚解冻的小溪,潺潺流淌却不成曲调,只是一些简单的“咿呀”“呜呜”声,表达着最原始的需求。他们还在蹒跚学步,每一步都走得摇摇晃晃,仿若在风浪中漂泊的小船,随时可能倾倒。他们那小小的身影需要大人在旁小心翼翼地搀扶,如同娇嫩的花朵需要花架的支撑才能保持挺立。
而卜元却已然像是被智慧之神眷顾的宠儿,他站在同龄人中,就像一只振翅欲飞的雏凤。他不仅口齿伶俐得如同那婉转啼鸣的黄莺,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从他那小小的嘴巴里吐出,都像是山间清澈的溪流中跳跃的水珠,清脆悦耳、条理清晰。他的言辞丰富得仿佛是一座蕴藏无尽珍宝的宝库,无论谈论什么话题,都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用词恰当、妙语连珠。更令人称奇的是,他有着一种过目不忘的神奇本领,仿佛他的脑海是一座神秘而深邃的无尽宝库,能够将所见所闻都如同用最坚固的铁链牢牢锁见一般,深深地印刻在其中。无论是眼前一闪而过的画面,还是耳边短暂停留的话语,只要进入他的感知范围,就会被他迅速捕捉并储存起来,成为他知识储备的一部分。
家中那占据了整整一面墙的书架,宛如一座知识的巍峨殿堂,散发着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气息。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它们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像是等待检阅的士兵方阵。从那些晦涩难懂、仿佛隐藏着千年智慧密码的古籍经典,到那些趣味横生、充满民间奇闻轶事的杂谈,每一本书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古籍经典中的每一个字都像是古老智者留下的神秘符号,承载着先人的智慧结晶。它们像是古老城堡中隐藏的宝藏,需要读者像无畏的探险家一样,带着虔诚的心和敏锐的洞察力,细细揣摩才能领会其中深意。那些文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道道高深莫测的谜题,等待着有缘人去解开。而民间杂谈则像是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生活画卷,生动地展现着市井百姓的喜怒哀乐。书中描绘的街头巷尾的热闹场景、邻里之间的琐碎趣事、贩夫走卒的平凡生活,都如同鲜活的画面在读者眼前展开,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然而,这些书籍对于卜元而言,却仿佛是早已熟知的老友。他与它们之间似乎有一种无形的默契,只要目光触及那熟悉的书脊或封面,便能洞悉其中的奥秘。书架上的书,竟有多半他都已熟读过,每一页的内容都像是用锋利的刀刻在石碑上一般,深深地印刻在他那小小的脑袋里。那些文字在他的脑海中跳跃、组合,如同灵动的精灵在奇幻的森林中嬉戏,形成了一个只属于他的知识王国。在这个王国里,他是主宰一切的王者,知识是他最忠诚的臣民,任由他调遣。
他的父亲初闻家人说起此事时,满心的怀疑,只当是家人闲来无事的玩笑之谈。在他看来,一个两岁的孩童能识字已然是天方夜谭,如同痴人说梦般荒谬。更何况是熟读家中如此之多的书籍,这在他的认知中,简直是超越了常理的存在。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类似的话语就像春天里纷纷扬扬的柳絮,不断传入他的耳中,耳闻的次数越来越多,就像水滴石穿一般,逐渐动摇了他那坚固如磐石的怀疑。那些话语就像一把把小锤子,轻轻地敲打着他心中那扇原本紧闭的怀疑之门,终于,在无数次的敲击下,门被缓缓推开。父亲决定亲自验证这不可思议之事,他的心中既有对真相的期待,又有对可能出现的结果的一丝恐惧,就像一个即将揭开神秘面纱的冒险者,既兴奋又紧张。
在阳光洒满书房的那些午后,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户,如金色的丝线般洒在书架和地面上,为整个房间增添了一份温馨而庄重的氛围。父亲多次将卜元带到书架前,那书架散发着淡淡的木质香气,混合着纸张特有的墨香,两种香气交织在一起,仿佛在为这场特殊的考验增添几分庄重的氛围。那木质香气像是古老森林的呼唤,带着岁月的沉淀和大自然的气息;纸张的墨香则像是知识的灵魂,萦绕在空气中,诱惑着人们去探寻书中的奥秘。父亲的手在书架上的书籍间游走,他的动作轻柔而谨慎,仿佛是在触摸珍贵的文物。然后,他随意抽取一本,那本书在他手中就像是开启未知世界的钥匙。无论是儒家经典中那些蕴含着深刻人生哲理、治国之道的某一章节,其中的语句庄重典雅,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如同古老宫殿中那雕梁画栋上的精美图案,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辉;还是诗词歌赋里或婉约凄美、如江南春雨般丝丝入扣,或豪放壮阔、似大漠孤烟般气势磅礴的某一篇目,那些优美的词句如同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串联起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每一颗珍珠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折射出诗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只要父亲指定其中一段,卜元都能立刻背诵如流。他那稚嫩的童声在书房中回荡,清脆悦耳,如同山间的清泉流淌在岩石上发出的悦耳声响,每一个音节都清晰而流畅,一字不差,就如同那些文字是从他自己心中流淌而出一般。他背诵时,眼睛明亮有神,宛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那一刻,他仿佛与书籍世界融为一体,他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那些文字都像是听从他指挥的士兵,乖乖地从他口中鱼贯而出。
更令人惊奇的是,当把笔递到卜元那小小的手中时,奇迹再次上演。只见他小小的手握紧笔杆,那小手上的肉窝还清晰可见,就像盛开在嫩枝上的花朵,可爱而迷人。然而,他却展现出一种不符合年龄的沉稳,仿佛他手中握住的不是一支普通的笔,而是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魔杖。他将笔蘸满墨汁,那墨汁在笔尖上闪烁着黑色的光泽,如同深邃的宇宙中神秘的黑洞。然后,他在纸上挥洒自如,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自信和力量。他的神情专注得仿佛世间万物都已消失不见,只剩下他和眼前的纸张。周围的任何声响、任何动静都无法干扰他,哪怕是窗外鸟儿的欢歌、家人偶尔的低语,在他耳中都如同不存在一般。他就像沉浸在一个自己创造的世界里,这个世界只有他和他心中的思想,以及那支在纸上舞蹈的笔。他写出来的文章,文采斐然得如同天边绚丽的彩霞,五彩斑斓、光芒万丈。每一句话都像是经过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用词精准而华丽,就像技艺高超的工匠用最珍贵的宝石镶嵌而成的杰作。立意深刻得如同大海般深邃,那无尽的蓝色之下隐藏着无数的奥秘,他的文章能够触及人性、社会、宇宙等诸多层面的思考,每一个观点都像是在海底深处发现的珍贵珍珠,散发着智慧的光芒。逻辑清晰得如同精心搭建的桥梁,从开头到结尾,每一个观点都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就像桥梁上的每一根钢梁、每一块基石,共同构成了一个坚固无比的整体,完全不像是一个两岁孩童所能创作出来的。他的父亲看到这一幕,眼中满是惊讶,那眼神中仿佛有惊涛骇浪在翻滚,如同平静的海面突然遭遇了狂风暴雨,巨大的冲击让他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的嘴巴微微张着,半晌说不出话来,就像被施了定身咒一般,沉浸在这巨大的震撼之中,身体仿佛被时间冻结,只有眼中的震撼在不断蔓延。
父亲满心好奇,这种好奇就像一只调皮的小猫在他的心里不停地挠着,让他的心痒痒的,无法释怀。终于,他忍不住问他:“吾儿,你为何会如此聪明?”卜元却总是眨眨他那乌溜溜的大眼睛,眼中闪烁着神秘的光芒,就像藏着无数星辰的夜空,深邃而迷人。每一次眨眼,都像是星星在闪烁,似乎在传递着一种神秘的信息。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纯真无邪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娇艳而迷人,散发着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花蕊中似乎藏着甜蜜的花蜜,吸引着人们去靠近。然而,他却笑而不答。那笑容背后似乎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像是一扇紧闭的神秘之门,门上有着复杂而神秘的纹路,引诱着人们去探寻其中的真相。这让父亲更加疑惑,就像一个在茫茫大雾中迷失方向的旅人,周围是一片白茫茫的迷雾,没有任何线索可以指引他找到出口。但同时,他又对这个神奇的孩子越发喜爱,这种喜爱像是燃烧的火焰,在他的心中越烧越旺,那火焰炽热而明亮,将他的心填得满满的,让他对卜元的每一个举动都充满了关注和期待。
家中的其他人也都对卜元的聪慧感到无比震惊。在静谧的夜晚,月光如水洒在庭院中,家人们常常围坐在一起,低声讨论着卜元的种种神奇之处。他们的声音轻柔得如同微风拂过湖面,泛起的丝丝涟漪,仿佛害怕惊扰了这份神奇。烛火在他们中间摇曳,那橘黄色的火焰轻轻跳动,映照着他们脸上那既惊叹又困惑的神情。烛光在他们的眼眸中闪烁,像是在诉说着他们内心的复杂情感。久而久之,大家心中都有了一个猜测,怀疑卜元可能是前身智慧未泯的缘故。也许在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前,曾是一个学富五车的智者,在那个未知的前世里,他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与书籍为伴,与智慧为友。他就像一艘在知识海洋中航行的巨轮,无惧风浪,勇往直前。每一本书都是他的航海图,指引着他探索更广阔的世界。而死亡和轮回并没有将那些知识和智慧抹去,它们如同顽强的种子,在新生命的诞生中再次生根发芽,显现出来,赋予了他这令人惊叹的能力。这种猜测在家族中流传开来,就像一阵风,吹过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古老的庭院、幽深的回廊,还是温馨的内室,都被这股风所席卷。让卜元变得更加神秘,他就像一个谜,一个用最复杂的丝线编织而成的谜团,吸引着家人去探索。同时,也让家人对他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仿佛看到了一颗正在升起的新星,那光芒虽然还很微弱,但却有着无比耀眼的潜力,注定要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璀璨的光芒,成为家族的骄傲,甚至是整个时代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