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大女主文里的炮灰女配(十五) - 快穿之女配只为自己活 - 偏爱白日梦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1章大女主文里的炮灰女配(十五)

第61章大女主文里的炮灰女配(十五)

蹴鞠大赛尘埃落定。往年此时,苏州街巷多谈哪支队伍折桂、哪位公子技压群雄,声声彩赞,传遍里巷。

然而今年,风头最劲的,却非终于赢了苍梧队的惊鸿队,而是杨家——确切说,是杨家二姑娘,杨知意。

此前,她和林青禾,二人绣艺上一实一虚,并称,“并绣双姝”。谁也不曾料到,这个在绣艺上传出名声的姑娘,竟能在蹴鞠场上连破强敌之阵。

那日一役,霁华队虽负,却进了四球。而其中三球,皆出自杨知意。她破门三次,更有一次,竟以极巧之头球将鞠点入风流眼。

这般传奇,早已盖过了比赛本身的胜负。人们谈论起她,语气中满是惊奇与赞叹。

但人言可畏,风也善变。

杨知意声名日盛之际,杨家大房的嫡长子杨梓衡,却遭了灾。

这事还得从蹴鞠大赛上说起。

彼时杨梓衡和陈家三郎分在同队。这陈家三郎正是二房杨知静的议亲对象。杨梓衡之前那般妒忌杨知静,正好借此机会,毁了她的亲事!

他在场上处处对陈家三郎刁难,数次推搡之后,陈家三郎也不是软包子,一脚蹴鞠,恰巧重重击中了杨梓衡的下身。

“啊——”

一声惨叫,满场哗然。这等狼狈之事,素来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绝佳笑料。

队中备下的大夫匆匆上前查看,一番望闻问切,神色古怪,最终在杨梓衡的逼问下,才支支吾吾道,“公子……公子这伤势,恐……恐难有子嗣。”

杨梓衡不信!他如今只十八的年岁,未娶正妻,家中小妾虽填房无数,但还尚未有子嗣。当即便召人试探,结果却更是绝望。

他砸物咆哮,彻夜不眠。

此事原是家丑,但召美妾入怀,却不举之事,偏偏传得极快。

杨知静听闻此事,先是错愕,随即便忍不住地笑了,“他们大房不是总仗着杨梓衡是杨家这一脉唯一的男丁,处处牵制爹爹吗?如今他们宝贝疙瘩成了个绝户头,我看他们还怎么耀武扬威!”

她难得失态,笑得快意。

杨知意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手中摩挲着一枚玉佩,眸色幽深,未发一言。

这一切,又岂是巧合二字能够概括?

大房能往二房安插眼线,给母亲下慢药。她自然也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不过是从系统里兑换了绝育剂,借着收买的丫鬟之手,渗入到杨梓衡的饮食之中。

杨梓衡早就不育了。而陈家三郎那一脚,不过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将早已埋下的祸根,以一种最羞辱性的方式,公之于众罢了。

至于杨梓衡会盯上陈家三郎,也是她“无意间”让丫鬟将杨知静与陈家议亲的消息透露给了杨梓衡。

从他给娘亲下药就能看出来,这个只会对女性下手,专门欺负比自己弱小的没用男人,一定会毁了姐姐的婚事的。

只是没想到,事情竟然发展得这么顺利。大房和陈家对上,也算是狗咬狗,谁也别想甩掉谁。

而蹴鞠赛引发的风波,远不至于。

杨知意与齐砚并肩作战,赛后又一同言笑的情形,落入了不少人眼中。齐砚年少英朗,从京城而来,素来是苏州城内众多少女暗藏几分心思的对象。

此番却对一介商贾之女显出几分亲近,叫她们怎么能忍?

她们面上维持礼数,私下里却早已联起手来,借着家中长辈的势力,暗中使绊。风声很快放了出去,“日后谁家还敢从杨家绣坊采买,便是与我们几家为敌。”

几日之间,杨家绣坊的生意果然受到不小的冲击。门庭较之前数月前,确实冷清了不少。坊间也开始流传对杨家绣坊不利的话来,什么杨家的针脚浮华不中用,华而不实,徒有虚名。

林青禾听闻此事,气得脸颊微鼓,眼眶泛红。杨知静也冷笑连连,“竟是些不入流的下作手段!”

杨知意知道这事后,却神情如常,反而找到林青禾,声音温缓,“青禾。”

“嗯?”

“如今绣坊受阻,众人非议,你……可还愿留在这里,做我杨家绣女?”

林青禾怔了片刻,随即挺直了背脊,目光笃定,“知意姐姐,我自是愿意的。她们算什么,只会动些小手段,难登大雅之堂!”

杨知意听完,却忽然摇头笑了,“青禾,我有时都很难想象……你现在与初来时的模样,大相径庭。”

“嗯?”

“最初你像个小刺猬一样,一点风吹草动都要竖起满身的刺,处处防着人,句句带着刺,跟个小大人似的。”她语气温和,眼中带着一丝不解的探究,“如今嘛,才像是个小姑娘的样子。”

林青禾也点点头,“是啊。那时候我娘重病,哥哥四处打短工。我也天天朝不保夕,有了上顿没下顿的。我若不强一点,怕是连命都保不住。”

她又转了头,一双眼睛,亮亮地望着杨知意,“后来,是知意姐姐给了我们银子,请了大夫,我娘的病才慢慢好起来。哥哥也不必再四处奔波。现在也娶妻成家,还开了小铺子,日子虽不富裕,但也过得安稳。”

“而我留在绣坊绣些小玩意,既能补贴家用,还能学到真本事!一切都是因为遇到了知意姐姐,我自然不必藏着刺来防备所有人啦。”

“因为我知道,只要有知意姐姐在,我就不怕!”

杨知意哑然一笑,“我不过是举手之劳。”

林青禾说得理所当然,“但对我来讲是大恩大德,这辈子都报答不完的。”

“既如此,”杨知意话锋一转,“便让她们看看,真正的绣艺,是容不得她们这般口舌玷污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