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复仇文的霸凌女配(二十四)
第97章复仇文的霸凌女配(二十四)
葬礼结束的那天晚上,原主阮知意看着灵柩中母亲那张苍老而安详的脸,上辈子的记忆与这辈子的见闻,如潮水般交织翻涌。
当人群离去,吱吱坐在别墅空旷的沙发上时,原主的声音慢慢自心口响起。
“我以前一直觉得,”阮知意的声音顿了顿,“我上辈子进了监狱,让妈妈丢尽了脸,我没有满足妈妈对我的期待,所以,”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妈妈抛弃了我,她不要我,是应该的,是我活该。”
“可是,这辈子,看着你和妈妈之间的相处,我又觉得,好像不是这样的。母女之间的关系,好像不是单单的,女儿满足母亲的期待。”
“你学习成绩好,妈妈会高兴;你学医,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妈妈也觉得脸上有光;你和林慕白分手,妈妈气得要和你断绝关系;你后来做的这些研究,妈妈也完全不能理解,对你避之不及;她年老了之后,你们反而能有短暂的和平相处的时光。”
阮知意的声音安静了很久,似乎在整理措辞,“我感觉,她对你的爱,是需要你去满足她那些被社会和她自身经历所束缚的期待,比如上学的时候,学习成绩好;工作的时候,有个体面的工作。”
“这些你做到了,她会对你很满意,会骄傲,会爱你。”
“但如果你的选择,超出了她的掌控,或者超出了她的标准,比如在事业和婚姻中选择了事业,且还是一份不仅是她,是世上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的事业。”
“那她对你的爱,似乎就会变得很吝啬,甚至会变成指责和压力。”
“这么看来,她好像……也没那么爱我,或者爱女儿。爱是爱了,但是这份爱里,掺杂了太多的东西,太沉重了,也太……不纯粹了。”
阮知意的声音越来越低,甚至带着一种大梦初醒般的茫然与失落。她曾经以为,只要自己足够好,就能够得到母亲无条件的爱。
*
吱吱靠坐在沙发上,她听着阮知意的呢喃。
直到阮知意的情绪平复了一些,她才缓缓开口,“阮阮,你有没有想过,任何一种情感,包括母爱,都可能带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和个体认知的天花板。”
“母亲那个年代的女性,她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她们所接受的教育,她们对成功的定义,对女儿的期许,自然会和我们这一代有所不同。”
“在她看来,女儿有个体面的工作,嫁个好人家,一生安稳富足,便是女儿最大的成功。”
“所以,她会用她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用她的方式来表达她的爱与失望。”
“她的爱,或许确实没有超出那些时代的局限和她个人的认知。她希望我们好,但那种好,更多的是她所理解的和认同的好。”
“当我们的追求和选择,超出了她的理解范围,甚至挑战了她的价值观时,她会困惑,会愤怒,会试图把我们拉回她认为的正确的轨道上。”
“所以,母亲的爱是有期待的,它掺杂着现实焦虑、社会评价、个人经历,这份爱是复杂的,也就是你看到的不纯粹的爱。”
“可是,阮阮,你不也对母亲的爱,有期待吗?”
“什,什么?”
吱吱的声音带着一种平静的理性,“你希望母亲无条件的爱你,无论你变成什么样,都希望母亲永远接纳、永远支持、永远爱你。”
“你虽然表面上说着,你没有满足母亲的期待,所以她不爱你,是你活该。”
“但其实你内心深处是希望,她无论如何都爱你,但她没有。”
“所以,你内化了她的行为——她不该那么做,但她做了,那一定是你不够好。”
阮知意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努力消化这些话。过了一会儿,她才有些迟钝地回应,“……好像是这个样子的。”
*
“那……”阮知意的声音带着一丝不解,“为什么……你们在妈妈人生最后那几年,为什么又能相对和平地相处呢?”
吱吱的目光忽而变得幽远起来,“因为我们都暂时放下了某些东西。”
“我取得的成就,后来越来越大,大到即使不被她完全理解和认同,却也足以被这个世界、被国家层面所肯定。”
“这种肯定,已经远远超出了她日常的认识范畴和她对女儿的成功所能想象的边界。”
“当一个人的成就高到一定程度,高到让身边的人只能仰望,甚至无法用既有的经验去评判时,很多原本的期待和要求,自然也就失去了施加的着力点。”
“所以,她暂时放下了对我的管束和要求。因为连她也不得不承认,我已经走到一条她完全无法理解,也无力掌控的道路,但那条路,在世俗的眼光看来,又是极其成功的。”
“而我呢?”
“我也放下了。我放下了对母亲会无条件爱我,这份虚幻的期待,也不再渴求她能完全理解我。我接受了她的局限性,也接受了我们之间这种……永远无法同频共振的亲情模式。”
“当我们双方都暂时放下了对彼此不切实际的期待。剩下的,便只有血缘本身带来的、最基础的连接。”
“所以,我们才可以在她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里,相对平静地相处。”
“不是因为理解加深了,也不是因为爱更纯粹了,而是因为,我们彼此,都放手了。”
吱吱的这段话,像是温柔的春风,沉静的、缓慢的拂过阮知意的心。她消化着这些话,也理解着这些话。
所谓母女,所谓亲情,并非总是教科书上描绘的那样无私奉献、完美无瑕。它会受到时代的影响,会受到个体认知的局限,会夹杂各种复杂的期望与失望。
或许,强求一份绝对纯粹、符合自己想象的爱,本身就是一种执念。
而真正的成长,或许就是学会看清这份不完美,接受这份不完美,然后与自己和解。
母女之间,有过冲突,有过冷淡,但最终,也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带着距离感的和解。
这或许,也是大多数母亲关系的真实写照——爱与束缚并存,期待与失望交织。没有绝对的完美,也没有纯粹的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