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后宫文里的工具皇后(十八) - 快穿之女配只为自己活 - 偏爱白日梦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16章后宫文里的工具皇后(十八)

第116章后宫文里的工具皇后(十八)

皇后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没有再追问,只是淡淡道,“你倒是个牙尖嘴利的。罢了,此事暂且不论。”

皇后继续道,“你之前所提的交易,本宫……应下了。”

苏知意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但她知道,这仅仅是开始。

“只是,”皇后又道,“直接下毒,太过凶险,也容易留下痕迹。陛下毕竟是九五之尊,身边侍奉之人,无一不是精挑细选,御膳房的规矩更是森严。”

“你那药,虽则无色无味,但若要神不知鬼不觉地让陛下暴毙,风险太大。”

苏知意明白皇后的顾虑,她也并非真的想用那种速效之药。她只是需要一个敲门砖,一个能让皇后看她实力和决心的契机。

皇后看着窗外,盛夏的阳光很刺眼了,她似自言自语,又似说给苏知意听,“陛下年事已高,却仍日日流连于御花园,笙歌燕舞,不知倦怠。”

“年轻时,他便是这般……精力充沛。只是,再强健的弓,若日夜拉满,也终有弓弦断裂的一日……”

苏知意瞬间明白了皇后的意思。姑姑这是不想要一场猝不及防的暴毙,而是希望皇帝的死,能更顺理成章一些,更像是一场纵情声色、精力耗竭后的自然衰亡。

苏知意迅速在脑海中盘了一下商城中的物品,然后她微微颔首,轻声道,“侄女明白了。姑母是想让一切……看起来更像是天命。”

皇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与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她顿了顿,又道,“此事,你只需将药备好,交给掌事嬷嬷便可。其余的,你不必再插手,更不必多问。知道的越多,对你越没有好处。”

“侄女遵命。”

皇后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神色像是从镜中照见年少的自己,眉宇间浮现出一丝不易觉察的欣慰,“你倒也不愧是我们苏家女。”

“我们”二字说得极轻,又像是某种密语。

“行了,你也在宫中住了大半年了,从去岁深秋到如今盛夏,也该回府看看你父母兄长了。”

“等你把药备好,本宫便会向皇上说,你思家心切,准你出宫。”

苏知意终于踏出阔别近十个月的皇宫,当马车驶出宫门的那一刻,她深吸一口气,只觉得这盛夏的空气,都带着一股自由的甜香。

真的自由了!!

回到苏府,自是一番欢喜与担忧。父母见她安然归来,虽清瘦了些,但精神尚好,悬着的心才算放下大半。

兄长苏知安更是拉着她问长问短,生怕她在宫中受了委屈。

苏知意一一安抚,只说皇后姑母待她很好,只是宫中规矩多,有些沉闷罢了。

闲谈中,她也得知了家中姐妹的近况。

长房的小女儿苏知云,早已在年初风光出嫁,夫家是吏部尚书府,也算是门当户对。

而二房与她同岁,素来爱黏着她的小堂姐苏知馨,如今也已定了亲,对方是京卫指挥使家的嫡次子,婚期就在下月,眼下正忙着备嫁。

而苏家的嫡女中,便只剩下她一人了。因她久在宫中,婚事自然也耽搁下来。

母亲为此颇为费心,在她回府后不久,便开始旁敲侧击地问起她对未来夫婿的想法,言语间,不免由提及二皇子夏梓明。

“意儿啊。二皇子那边,你姑母虽未明说,但娘瞧着,他对你也是有几分上心的。你是……如何想的?”

苏知意只觉得头大,连忙打岔,“母亲,女儿才刚出宫,这些事,可否缓一缓?再说,我与二表哥乃是表兄妹,如何能……”

苏知意亦是知道,在这时代,表兄妹联姻也并非奇事。

苏知意在府中享受着难得的平静与自由,时而陪伴兄长下棋,时而指点一下府中厨娘的膳食,实则是为父母调理身体,防微杜渐。

时而呢,也会与恢复了往来的林惊鹊郡主一同骑马游玩。

与此同时,皇后也在暗中进行着她的布局,她通过苏家在各地的眼线和自己培植多年的势力,于大夏内陆各州府,悄然搜寻着符合她要求的女子。

不仅容貌要与年轻的自己有五六分相似,更要身段婀娜,能歌善舞,最好还带着一丝与自己当年相似的英气。

但这并非易事,但皇后有的是耐心。

终于,在数月后,人选找到了。那是一个流落民间的官宦孤女,名唤青澜,年方十七。不仅容貌酷似年轻时的皇后,更难得的是,她自幼随父辗转,竟也粗通一些骑射之术,舞姿更是曼妙绝伦,眉宇间自有一种不卑不亢的飒爽气质。

皇后看过画像,便选定了此人。

她寻到了人,但为了不让青澜的出现不引人怀疑到自己身上,她特意兜了好几个圈子,先是暗中放出风声,让三皇子知晓她在悄然寻找一名女子。

根据苏知意的前世旧梦,三皇子不是斩了她的儿子,清君侧了吗?那她就让三皇子亲手把青澜送到皇帝面前。

让皇帝好好看一看他的好儿子,都为他做了些什么。

皇后那边刻意叮嘱不可声张,三皇子却无意得知,他起了心思,也加派人手,四处寻找。

而青澜又早已出现在三皇子寻找的路径上。

除夕夜宴。宫中依例举行盛大夜宴,酒过三巡,歌舞升平。

三皇子如愿以偿地将这名奇女子,献给皇帝。皇帝初见,便眼前一亮,眸中泛出往昔久违的神色。

皇帝龙心大悦,当即下旨,封青澜为婕妤,赐居“揽月轩”。

自青澜婕妤入宫,皇帝便如老树逢春,夜夜宿在揽月轩,笙歌达旦,不知疲倦。

起初,朝中还有御史谏言,劝皇帝保重龙体,勿要过度沉溺声色。但皇帝置若罔闻,反而觉得身体比往日更加轻快有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