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后续
第538章后续
崔幼伯夫妇没想到的是,这个看似儿戏、很是离奇的‘升官’事件还没完,后头还有续集呢。事情这样的——
那日圣人下了朝,阴沉着脸回到后宫。
因为心里藏着事儿,他没心情跟美人儿‘谈人生’顺便做点儿‘生人’的事情,而是习惯性的去承庆殿跟老婆商量。
皇后正看着乳母侍弄她家的三皇子,小肉球三个月大了,愈发白胖可爱,一边挥舞着莲藕般的小胳膊,一边吐着泡泡,只逗得皇后呵呵直乐。
“阿娘,阿弟真可爱!”
一旁的皎皎也跟着凑趣,伸着嫩生生的手指戳着弟弟肥嘟嘟的脸蛋儿。
小家伙的脾气好,被姐姐这般骚扰,也没有生气,继续‘阿噗’‘阿噗’的吐着泡泡,每每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很配合的咧开嘴儿‘无齿’的傻乐。再次把围观的人们逗得咯咯只笑。
而且,出于一种直觉,皇后感到皇太后很喜欢自己的儿子。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结果,不管她怎么暗示,怎么说‘若是没有乔木,妾身还不知会怎样’之类的话,皇帝就是不松口。这让皇后有些气闷,隐约也猜到了其中原因,哼,定是韦淑妃母女在圣人耳边说了什么,圣人这才——
皇后越说思路越清晰,她继续道:“之前臣妾生旦儿的时候,襄城郡主帮了大忙,臣妾还说要好好答谢她……”
眼下皇帝虽然没有对萧南心生厌恶,可面对韦淑妃的泪眼婆娑,他还真无法再恩赏萧氏。
皎皎也忙见礼,“儿见过阿耶!”
皇帝一脚踏进来的时候,便看到了满室的和乐。
而且当时为了安抚大公主,为了安老圣人的心,皇帝非但没有处罚萧南,还赏了她东西,这、这多少有些对不住韦淑妃和平安母女。
皇后的贴身宫女看到了皇后的暗示,忙冲着乳母和其它宫女使眼色,大家会意,纷纷告退。
小皇子的乳母忙配合的说道,一边说,一边拿帕子擦去小家伙嘴角的口水。
皇后也跟着叹气,还刻意把话题引到萧南身上,“崔郡马确实是个能干的人,又是自家亲戚,有他在京中辅佐殿下,臣妾也放心……陇右,也确实苦寒了些……”
尤其是皇后,愈看‘旦’的字形,愈觉得唯有这个字才能体现她儿子未来国君的地位,所以,她当下便改了称呼,整日里‘旦儿’‘旦儿’的唤着儿子。
她亲手递给皇帝一盏茶,柔声问道:“圣人,先喝口茶,有什么事儿,咱们慢慢说!”
皇后微微挑眉,得,她还真猜对了,果然跟四郎有关。
“嗯,旦儿的脾气确实不错,就连皇太后都说,似他这般爱笑、不哭闹的孩子少见呢。”
皇后觉得铺垫得差不多了,故意轻笑出声,道:“陛下,乔木小夫妻也不是不通情理的孩子,他们知道了您的难处,定会全心为您解忧。不过,咱们也不能寒了孩子们的心——”
“扑哧~”
旦,旭日东升之时,乃一天的开始,后延伸为一年的开始。
皇后听完后,眸光闪烁,她故作惊讶的反问一句:“什么?四郎竟要崔郡马随行?”
许是见到妻子儿女,皇帝的表情已经比刚才好许多,他微微抬手,示意妻女无需多礼。
皇后听了很郁闷,她告诉皇帝那些,并不是想听皇帝的口头表扬,而是想帮萧南讨个实惠些的封赏。
事实也证明了她的直觉,这不,儿子刚过了弥月,皇太后就亲自给他取了名字——李旦。
“可不是……”
其实,皇后的心里已经活泛起来,这段时间她一直琢磨着如何劝服皇帝给萧南个大大的恩赏,可始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众宫女见皇后和公主高兴,纷纷附和。
皇帝更觉不好意思了,可要弥补吧,又觉得有些迟了。
作为母亲,皇后当然喜欢听人夸奖儿子,她脸上虽还一派淡然,但眼中的笑意已经表露了她此时的心情。
所以,皇后每每言及此事,皇帝都支吾过去了。当日萧南进了产室帮她,事后皇帝听说了,也没有什么表示,只是说萧南果然懂事,是个好孩子云云。
皇后与皇帝夫妻多年,对他了解至深,一看他紧绷着的五官,便知道他此时心情不好。
皇帝接过茶盏,喝了一大口,感觉胸中的火气似是消散了些,他长长吐了口气,将朝堂上的事儿(主要是魏王的事儿)详细的告诉了皇后。
皇太后的这番心思,皇帝皇后自是不知道,他们只是单纯的高兴,因为皇太后给儿子取名字这本身就是一种姿态,另外‘旦’字也很不错,寓意好,帝后夫妇都很喜欢。
皇后见皇帝来了,起身相迎。
皇后不着痕迹的看了角落里的沙漏一眼,唔,按照时间,皇帝这是刚刚从朝堂回来,那么是朝中有什么烦心事儿?
皎皎也是个机灵的孩子,她虽没有从皇帝淡然的脸上看出什么端倪,但却从母亲的小动作里瞧出了问题,很是乖巧的告退了。
皇帝听了皇后不置信的惊呼,无奈的点点头:“可不是,唉,我真不知该如何跟肃纯说呢。”
皇太后为嫡孙取名为‘旦’,官方的说法是,希望这小子能承继祖、父之志,开启大唐帝国更加辉煌的篇章。
就在皇后不停的猜测时,皇帝已经开口了:“这个四郎,天生就是跟我作对的!”
皇帝点点头,可不是吗,让崔幼伯去做刺史,绝对是升官,可这个官儿升得……别说崔幼伯本人不高兴了,就是旁人听了也会觉得崔幼伯苦逼。
而且,皇太后心中也有惴惴:前世,太子妃至死都没有诞下嫡子,如今她所熟知的历史已经被改的面目全非,事情越来越超出她的掌控,这让她既欣喜,又觉得彷徨。
为了避免前世的祸事再度发生,她做了诸多安排,甚至,为了寻求心理的安慰,她连给孙儿取名字,都是想了又想,才取了这么个有特殊意义的名字。
原本皇后帮萧南讨封赏只是为了答谢萧南,顺便向崔家、萧家示好,事情发展到后来,皇后知道韦淑妃掺和了进来,便愈发想达成此事——别以为得皇帝宠爱就能不把本宫放在眼里了,本宫要用事实告诉你,这后宫到底是谁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