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闹大了(一) - 弃妇的极致重生 - 萨琳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10章闹大了(一)

第510章闹大了(一)“校董?”是神马东东?

崔幼伯根本听不懂这个新鲜名词儿,一脸迷惑的看着萧南。

萧南也没有拿乔,直接把这个词详细的解释了一通。

崔幼伯不是个笨人,只听了一半,就似是明白了什么。待萧南全部说完后,他已经想通了其中的奥妙。

萧南这个‘校董’实际上是在偷换概念。太子不是想要积微学院的控制权嘛,那就给他,请他来做校董,可以参与学院的管理以及各项重大事项的商讨,算是实际的管理者。

但,校董不是院长,他只是学院的股东之一,并不是全院学生的师长。

太子想像后世黄埔军校的那位蒋校长一样,借‘校长’之名成为全体黄埔生的灵魂导师,却是不行了。

其实吧,如果换做别人搞学院,太子也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偏崔幼伯是他的心腹,算是自家人,所以才会这么‘不客气’。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这样,学生很容易产生攀比心理,就是家长那儿也过不去呀。

另外,在这样共同的家族文化中,家族成员也分外有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繁荣家族。

崔幼伯睁大眼睛,另有人选?他怎么不知道?

萧南见状,笑得更加得意,仿佛一只刚刚偷了只鸡悄悄吃掉的小狐狸,伸出两根手指,“我想过了,积微学院不设山长,而是设置一个总理日常事务的校长,而这个校长则有郎君担任。除此之外,还要聘请两位名誉院长,人选我也想好了,一位是长孙司空,一位是我家阿翁。另外,郎君也可在五家著姓中请几位家主来担任校董,跟太子一样。”

崔幼伯闷头沉思,想了好一会儿,他抬起头,眼中闪过灼灼的光。

“……”崔幼伯开始有些迷糊了,校徽他可以理解,但这个校歌和校服又是什么东东?

萧南停住笔,开始逐个给崔幼伯讲解。

“要办,就要大办!”

总不能全京城的贵族们都跑到骊山去了,只有那些上学的孩子们还苦哈哈的在京城呆着吧。

一边走他还一边建议:“娘子说的极是,没错,既然要办,索性就办个最大、最好的。对了,除了招收小郎君,咱们还要招收些小娘子。”

就是崔幼伯,虽过继出去了,但还是老相公的侄孙,也要丁忧。

萧南的提议就缓解了这个危机,她直接将世家、权臣和勋贵统统绑上了积微学院这架战车上,就算有人眼热,面对如此庞大的势力,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这样一来,崔家的男丁全部回家守孝,崔泽的宰相之位也要空出来。

家中无人做相公,也就正式脱离了朝廷中枢,而一旦远离政治中心,家族的影响力必将有所下降。

见崔幼伯点头,萧南的脑子转得飞快,一个‘校董’,勾起了她第一世的许多记忆。

就算再划出几个院子分给积微学院,剩下的房舍也不少,足够日后儿子们结婚时用。

第一要考虑的是学院的定位,萧南目标很明确,她要打造的是私立贵族学院,走绝对高端路线。

就这样,夫妻两个你一言我一语,充分开动脑筋,力求把学院的筹建工作准备得尽善尽美。

有本事你就跟你的亲舅舅争一争呀。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像他们崔家,最受世人推崇的是孝悌,所以,崔家的子弟从小接触的便是孝顺长辈、友爱手足,时间久了,这种独特的家族文化便会融入家族成员的血肉、骨髓中,使得他们一言一行都体现着崔家的特质。

自从圣人在骊山修建了汤泉宫,京中权贵们每年夏天便集体去骊山避暑,而他们学院的学生大多是权贵和世家的孩子,必须考虑到避暑的问题。

崔幼伯越说越来劲,他双手比划着,“这样一来,学院原来的房舍就不够了,需要扩建。对了,还有学生的寝室。”娘子不是说了,要寄宿、要封闭管理,没有宿舍,你让人家学生住在哪儿?!

萧南倒没有多想,直接给出解决办法:“房舍倒也不麻烦,积微学院四周的房舍目前都还空着。而且当初设计的时候,这些院落都是可以独立的。现在只需把学院所需的院子划出来,然后加一道墙便是。”

崔幼伯继续转圈,他又想到了个问题:“对了,还有骊山那儿,也应当建个分馆才是。”

崔幼伯越想越兴奋,他腾地站起来,搓着手围着屋子一圈圈的溜达。

且老相公也不认为自己能活过圣人(此圣人非彼圣人,乃是真正意义上的亚圣孟夫子),他近几个月的精神头愈发不好了,还时不时的梦到已逝的父母和阿姊,老人家心里有数,他可能熬不了多久。

到那时,人家关注积微学院不再是只为了名士,而是因为学院本身,即便名士不在了,学生们对学校的信仰还在。听完萧南的解释,崔幼伯眼睛更加明亮了,用力一拍大腿:“这个好!”

对此,崔幼伯稍稍一想便明白了,没有意见的点头通过。

所以,她的要求也很简单:

“首先,学院必须是寄宿式、封闭式的管理。”

崔幼伯也连连点头。

于是,整个崔氏将要远离朝堂,他日孝期满了,崔泽能不能重回宰相之位还说不定,而崔彦伯的年纪轻、资历浅,就算崔泽全力支持,他也无法在短期内升至中书侍郎。

崔家虽还有个郡主娘子,但京城的权贵何其多,只萧南一个人,有她和她背后的势力在,倒不会有人踩低崔氏或者谋取崔家的产业。

亲仁坊是高档社区,学校建立在这里,也能提高学校的身价,让那些权贵和世家们也放心。

他可是还有三个女儿呢,尤其是他的宝贝阿沅,他可没忘了阿沅听长生说学院里还能种菜后那热切的小模样。如今家里要办正规的学院,总不能旁人家的孩子都能来上学,他的乖乖宁馨儿却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吧。

如今老相公已经八十三岁了,在彼时绝对是高寿,再活个两年都要成人瑞了。

就是太子,对上长孙家、萧家和其它五大世家,他也要掂量掂量,虽不说直接认怂吧,但也不会再敢这般随意的打崔家的主意。

但、但积微学院太扎眼了,有名士做先生,又有世家子做学生,真真是个最佳开拓人脉的地方,保不齐就有什么人趁着崔氏守孝而打学院的算盘呢。

他崔家的积微学院也能长长久久的办下去,为儿孙们织就一张庞大的关系网。

萧南也没客气,直接在纸上写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