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大生意(一)
第151章大生意(一)三戟崔家住在安邑坊,而崔里更是因为崔氏在此聚族而居得名。
听了姚氏的话,老夫人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淡淡的扫了她一眼,随即把目光落在刘氏身上,示意她继续。
刘氏是崔守义在任上娶得继室,既不是世家女,也不是勋贵之后,父兄只是品级不高的武将,因是崔守义老上司柴驸马的旧日下属,便由柴驸马牵线,把刘氏许给了崔守义。
嫁给崔守义后,刘氏一直跟着他四处做官,并没有在祖宅久住,所以她没有领教过老夫人的厉害。
去岁回京,刘氏见老夫人慈眉善目,且已年逾八旬的老迈样子,也没把她放在眼里——不过是个没嫁人的大姑子,崔家能养着她就不错了,她还敢对自己耍威风不成?!
在外头做惯了老夫人,回到崔家,刘氏依然没有顾忌的继续做荣安堂的老大。
但,很快的,刘氏便领教到了老夫人的强硬手腕。
果然是儿子更靠得住。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老夫人眼皮跳了跳,却没有说话,只是定定的看着站立堂上的姚氏。
说起来,刘氏觉得自己很委屈,她不过是像过去一样,拜会了京中的几位军界大佬的女眷,她也没搀和什么事儿呀,怎么就招致了老夫人的不满?!
老夫人也是,她又不是自己的婆婆,却一副长辈的做派。
王氏忙直起身子应了一声,接着先对老夫人和二老夫人微微欠身行礼,随后才笑着说道:“去岁二叔祖一家返京,咱们崔家总算是三堂聚齐,崔家在京近五十年,头一次这般齐整的过节。故此,我在往年旧例的基础上稍稍做了点儿修改……”
姚氏知道,崔家和本家不和,跟三戟崔家更是形同陌路。
下意识的,众人齐齐把目光聚焦在姚氏身上。
腾地一声站起来,姚氏大喝一声,“闭嘴!”
刘氏一听说儿子的新差事定了,很是高兴,刚要夸奖几句,不想崔守义却莫名其妙的发怒了,揪着儿子去了祠堂。
崔清同三戟崔家交好,从那边听闻了此事,并告诉了妻子儿女。
说着,郑氏侧过头,对王氏道:“你跟大家伙儿说说吧,今年上元节家里有什么安排。”
到了荣寿堂,老夫人二话不说,像训小辈一样把她训了个狗血淋头。
老夫人却笑了,那般慈爱,“四郎家的,说起来是我委屈了你们。”
这话是对大夫人郑氏说的。
接受到老夫人的暗示,刘氏道:“我们刚回京,也不知道家里的旧例。呵呵,要说商量,大侄媳妇儿主持中馈多年,也久居京城,定知道如何热闹过节。不如,先有你说道说道?!”
姚氏一愣,她看到老夫人不怒反笑,还真有些摸不到头脑。
那日刘氏刚从侯家回来,还没换好衣服,老夫人便命人将她唤了去。
刘氏气了个倒仰,叫来儿子崔海,哽咽的说了自己的委屈,又把侯将军的话转达给了儿子,命他休沐的时候去侯家。
正堂上,众人都竖着耳朵听王氏细述上元节的安排。
最后,更是一挥手,让她回去好好‘静养’,不要胡乱搀和男人们的事。
兄弟两个商谈了许久,崔守义回来后再也没有提休妻的事儿。
于是,便有了刚才那冷不丁的一句插言。
这个消息并没有在崔家流传开来。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郑氏刚听到这话的时候,还颇有几分得意。
姚氏似没看到老夫人冷然的目光,笑嘻嘻的说:“哎呀,既然都能听得到,那我就继续说了哈。老夫人——”
唯有姚氏满腔怒火,愤愤不平的瞪着正堂上胡坐的老夫人,心里更是不断的咒骂:该死的老虔婆,竟敢当众无视我,真是可恶至极!
前些日子,三戟崔家下帖子邀请这边去崔里赏花灯,老夫人当场便驳了回去,命人传话给送请帖的小厮,直说很不巧,上元节另有安排,没时间去安邑坊。
再说了,他们好歹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孙子、重孙子都有一大堆,崔三娘凭什么训小辈一般对待他们?
崔守义闻言也大怒,当下要写休书,还是崔守仁听到下人回禀赶来劝和,这才把事压了下去。
姚氏却忽然哈哈一笑,得意的说:“原来都听得到我说话呀,刚才我还以为你们的耳朵聋了呢。”
老夫人继续打断她的话,柔声道:“哎,话不能这么说,离了祖宅,阿清就不是崔家人了?!有阿清在,新院子不是崔家、还能改姓其它?”圣人只是说在崔家,并没有特指在崔氏的祖宅呀。
过去,姚氏为了儿子,并不十分敢招惹老夫人。
仿佛一记焦雷炸在头顶,众人都被吓了一大跳。
刘氏和崔守义哭闹了好几次,崔守义起初还有耐心解释,说现在是非常时期,他们崔家是纯臣,跟侯家不是一路,让她少搀和云云。
经过他一番‘引导’,姚氏听明白了一件事,那便是嫡支主动示好,崔三娘却不知好歹,白白浪费了一次重回嫡宗的机会。
老夫人根本不让姚氏把话说完,截住话头,说:“我知道郡主是个懂礼数的好孩子,更曾经多次说过要依古礼行事。既然依从古礼,那郡主便该知道何为孝道、妇道。”
话语间,崔守义还透漏出这是阿姊的意思,让刘氏只管听从。
“巧的是前边巷子的一户人家因家主致仕,阖家搬回原籍……我派人去看过了,那院子极好,房舍精致,院落也宽敞,比合浦院大四五倍还不止。”
到了晚上,刘氏想跟夫君抱怨几句,结果崔守义根本不听她的话,直接砸下一句“照阿姊的吩咐办,倘有违逆,家法伺候,如若不服,只管离开崔家”,便气冲冲的去了书房。
就连新年朔日朝贺,刘氏也没能出府。
没过几天,崔海便去了侯家,并跟老将军详谈了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