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宝姐姐:“一方素帕寄心知!”(捉虫) - 红楼之史家公子 - 太极鱼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69宝姐姐:“一方素帕寄心知!”(捉虫)

因为林如海的要求稍稍松了一松,史墨几个乐的多些闲暇,他们这些子弟年纪相仿,杜考、晏经几个自不必说,是同出一门的嫡亲师兄弟,就是张a也如鱼得水,处的极好。史墨和贾环都不把自个当外人,自然是小舅子看姐夫,越看越有趣;妙的是这张a,人品贵重不说,那心里头对黛玉也是有情,对着这两个皮猴,偏疼讨好有,那训诫管教也不少,十足像个亲大哥的模样,不仅史墨、贾环处着亲近,就是林如海暗地里瞅着也满意。

吟诗赏画,破题作文。一来二去,因着林如海这些时日往来的老大人们,他们的聚会倒是在都中有了名声。史墨这一拨里头,家世不说,那文采人品看着都是好的,就有林如海的老友,来访客时借故把自家子侄也带了来,一为切磋学问,二来也是奔着人脉来的。

这里头看,倒是就史墨和贾环的身份上有些欠缺了,史墨虽是保龄侯府正经的长房嫡孙,但父母双亡,保龄侯的爵位现在眼看着也落不到他的头上了,听说他都已经分家出去单过了;贾环就更差些,竟然是荣国府二房的庶子――

退一万步来讲,就是他俩如今都是正儿八经的侯府承重孙,都中那些世家子弟也不看在眼里,没瞧见那两府的名声儿都臭大街了么!荣国府还好些,至少还有个贵妃在宫里头,虽不得宠了,但还有个龙嗣揣在肚子里;可那保龄侯府,这一年越发的败落了,先前被训斥不说,如今更是除了个空头爵位,什么差事实权都丢了,还在圣上案头落下了孬印象,史墨这出身保龄侯府的,更是让人瞧不起了。

如此一看,史墨这嫡出和贾环这庶子,倒真是半斤八两,十分相配了。

随着父亲叔伯往林家做客的子弟里头,少不得就有那么一两个在史墨和贾环面前摆着个酸脸找茬的。不过想想也是,林如海这数年愈发得圣心,堪称清流里的砥柱,自然他这阁老府的门槛也水涨船高,想要博个名声出头的少年人哪个不想得林阁老一言半语的,这几个倒好,直接住进了林府里头受林阁老亲自教导了,岂不招人眼红?出身不咋地的史墨和贾环,更是让那些眼睛长在脑门子上的少年人心理不痛快。

可史墨和贾环是谁,史墨牙尖嘴利,来自那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想在他舌尖子上占便宜,想也知道那灰头土脸的后果,更不用说还有个心黑手辣的贾环,这两个珠联璧合,那几个找事儿的公子哥只恨地上没洞,让他们能“咻”一声钻进去。

柴贯看着身侧那黑红一张脸的俊俏小哥,对他无语凝噎的悲怆都能感同身受,在心里同情的叹口气,自作孽不可活呀。面上却还是作出一副不虞的模样来,冷哼一声追着师兄弟们走了――这是他们师兄弟和张a都有的默契:对两个小师弟的反击,他们从来不会掺和进去作好人儿给那些人梯子下――最烦那些和稀泥劝和的人了!

相反的,他们还得明公正道的站在小师弟这一边儿,叫他们看看这两个小子身后是有人撑着的,别什么阿猫阿狗的都敢上来说酸话打机锋。

小半晌,又是一辆从林府离开的低调马车,马车旁的骏马上是一个抬着下巴板着脸的公子哥儿。

马车和骏马被门房迎进一出五进的宅院里。“皓儿,你随为父书房来。”

书房里传来阵阵话语声。

“皓儿,在林老府上与他那几位学生相处还好?”

那青年抿嘴冷道:“父亲!那府上几人俱是些蛮不讲理的人物,徒有虚名罢了!”

“糊涂!唉,你!……是你挑衅在先,当为父不晓得么!”

青年心内一阵恼怒小厮多嘴,但仍是嘴硬:“孩儿就是看不过那史墨贾环,他们什么身份,也敢在孩儿面前趾高气扬?”

“你!哼!都是你娘把你惯坏了,你当京城是泸州,谁人都捧着你?!为父虽为二品,可咱们家在京城素来没甚根基,这回若不是托了礼部曲尚书的情分,怎能带着你拜访林阁老?原是想叫你有个得林阁老教诲的名声儿,你有才名,或可让林阁老看重收你教导些时日,你明年春闺也更有底气些,谁想你……唉!”

“还有那贾、史两个小子,平白的得罪他们作什么?你当他们一个分出侯府、一个是庶子,就都是泸州那些巴结你的破落户?只说他们是白鹿洞书院洞主嫡传弟子,你就不该与他们交恶!更何况身后若没有靠山,白鹿洞书院、林家能这样优待那两个小子?”

青年眼中闪过一丝忐忑,面上也软了下来,讷讷不知如何。

太师椅上的人叹了一口气,他这个儿子真是被宠坏了,少不得要将里面的牵扯细细说与他听――这都城一片瓦片落下来砸着十个人,能有九个不是白身,在这里眼高于顶,真是最要命的作为!

“听说林阁老待那贾史二人如亲子侄,咱们家与曲家交好,为父也悄悄探问过,听说那叫史墨的小子与如今步步高升的元大人很有些关系,元府下人都称这位史家小子作‘少爷’,阖京城都知道元大人与端肃亲王交好,他又身兼太子少师,这是明摆着是圣上给肃亲王提拔的近臣呀!日后肃亲王即位……你呀,糊涂!”

青年也听说过这位元大人的名头,据传这位元大人神秘的紧,从北边地方大员一路高升,北地慌乱,他虽是文官却将那荒蛮之地治理一新,几次与抗击罗刹国大捷中亦有这位元大人的参与,手腕不可谓不强硬;且自他入京任职,一路俱有端肃亲王护持,且得当今青睐有加,视作肱骨之臣。不得不提的是这位元大人背景成迷,却偏偏都中几位位高权重的老大人都与他亲近,有人猜测他与二十年前声名赫赫的元家有关系,可明面上却无人敢说一字。

青年一惊,他再想不到那个史墨小子背后竟然有这样层层重重的关系,一时骇的白了脸,父亲好不容易做了握有实权的京官儿,他们李家如今就指望着父亲这一支,如果因为得罪了元家、得罪了肃亲王而……不由地收起了那股子骄矜之气。

到底是不忍看儿子这幅模样,“幸而今日不过是你们小辈间的龃龉罢了,我儿不必忧心,只须知这都城不似泸州,日后你当……”

那府里老父教子,侃侃而谈,林家这边儿,亦是热闹纷呈。

正是午后日头最好的时候,张三公子却没像以往那样来荷塘边散步,莺儿在距荷塘不远处的假山后头等了许久,眼见着午间小憩的时候都过了,林家从闲静又热闹了起来,这外院与内院之间的大花园子里亦是不复陈静,人来人往的多了起来,只好恨恨捏了捏帕子,扭头走了。

“张公子没去?”薛宝钗玉颈半曲,若有所思。

莺儿咬着下唇,恼怒道:“姑娘,这可怎么好?会不会是林家……”觉察了什么?

薛宝钗只顾思量,没注意到黄莺儿脸颊一对儿酡红,少女怀春的模样,“不会,若是林家知道了什么,不会再让咱们留下,许是张公子有事罢,听说张公子在吏部历练有成,十分得上峰喜欢,哪儿能常常在林家耗着,不过就是这段时间罢了,”说着脸就红了,“过些时日,张公子接了新的差事,怕是就要升一升了。”

话音未落,莺儿就满脸喜色,拍手笑道:“果然是姑娘的眼光好,张公子如今是吏部主事,正六品的官职,若是再提上一提…”莺儿捂住嘴,故作惊讶:“可不就是从五品,贾二老爷如今才是从五品的员外郎呢,张三公子才不过加冠之龄!”

薛宝钗微抿丰唇一笑,因笑道:“张公子在吏部,掌管天下官员,岂是工部那清水衙门能比的?”

这主仆两个言笑晏晏,浑然不觉有异――那张三公子再好,也是人家林家未来的姑爷……唉,脸皮忒厚。

笑闹一阵,宝钗望着莺儿,颦起眉头,忧道:“只是张公子为何不去,咱们却是要打听清楚的,眼下在林家时日已是不短,若是迟迟不作,恐生了变故。”

闻言,莺儿忙忙应承,言道:“必然打听清楚了,不耽误姑娘的事情。”

宝钗松了口气,当下她手里可用的也只有莺儿了,蕊官只能打探些消息,其余的她是半个字都不敢与她知晓的。

待莺儿出去,宝钗端详着手中这幅几近完工的丝帕,望向窗外斐佩的屋子,心道,合该撩拨一下那丫头了,只有她作出事情来,她才能乘着这股东风行事,到时就算有了她和张公子的良缘,斐佩和林姑父的丑事爆发出来,谁的眼睛还会盯着她看,少不得先紧着那边了!――张家是高门,张公子是正人君子,若被人瞧见他坏了她的闺誉,必然是要负责的,到时候就算不退了林丫头的亲事,也必得以平妻之礼抬她入门,等进了门子,凭她的手段,林丫头能斗得过她?更何况以林丫头那目下无尘的性子,倘或一气之下一病不起,没了才好呢。

薛宝钗百般思量,反复推敲细节,一时间又忆起惊鸿一瞥下张三公子的丰神俊朗,不由地痴了。

当夜,薛宝钗着人请了斐佩来,莺儿上了茶带领诸人退去,宝钗笑道:“斐妹妹,咱们在林妹妹家住了这么些日子,姨母那边已是催促了,太太倒还好些,只是老太太那里……听说颇有微辞了呢。”

斐佩有些慌乱,不由红了脸,乞道:“好姐姐,我……”她一个清白女孩儿,虽起了生米煮成熟饭、攀龙附凤的心思,可事到临头,总是难以付出行动。

宝钗似笑非笑:“林妹妹的身子渐渐大好了,再过得几日,不是老太太那边派人来接咱们,就是林妹妹使人去请贾家几位姊妹来,那斐妹妹的事儿,恐怕就不成了。”

闻言,斐佩差点打翻了茶盏,慌道:“那该怎么办?要不、要不…让林妹妹再病上些时日?!”

宝钗听闻,上下打量了几下这斐家女,不想这斐家丫头心也毒的紧,这就要下手段害林丫头了?不过这倒是趁她的心,等斐家女过了门,成了林丫头的继母,她就不信斐佩能看着林丫头带着万贯的嫁妆出门子!

只不过,眼下吗……这斐氏,真是个蠢货!

宝钗端起茶盏,掩下嘴角的轻蔑,笑道:“斐妹妹说笑,听说林妹妹身边的那个翠羽和碧商颇通些医理,林妹妹在她们侍奉下,只有更好的,哪儿能……”说起翠羽和碧商时,宝钗眼中的嫉恨几乎掩不住,世人皆知张家掌家夫人林氏的身边有‘宫商角徵羽’五大婢子,这里头的两个竟然给了林丫头!

斐佩也是个有眼色的,忙忙走近宝钗,情真意切的道:“佩儿能有今日,全赖姐姐和太太的恩德,亲姐姐,救我一救罢。”

为着日后,宝钗乐的和她互帮互扶,亲昵的给斐佩正了正金钗,才笑道:“你这小猴儿,日后我就只当你是我亲妹妹了,你放心,总不会白白废了姨母为你打算的这番心思。”顿一顿,才低声道:“再两日,便是已故的林姑妈的诞辰,虽无忌日那天哀荣,但却是便宜――听说林姑父总是要在房中静坐一日,林妹妹也是要抄写佛经,家里奴仆等倒是不相干的,咱们和外院的公子们更是不相干。”

斐佩听着倒有几分感动了,她心下以为宝钗提及外院客居的公子们,是为了让事发后有个证人,毕竟林家除了林如海父女外,连个正经主子都没有,万一林如海铁了心抵赖,林家上下口风一致,那她岂不是白白牺牲了。

只是薛宝钗一口一个“林姑父、林姑妈”的,让她听得心里头不自在。

殊不知宝钗故意提起外院的公子们,是她心里头也忐忑呢,就怕那日张公子不在府里,辜负她一腔深情。

第三日,正值贾敏诞辰,林如海让张a带领众子侄自去切磋,他自己进了林府正房――那屋子一直空着,连摆设也与当年贾敏还在时扬州的正房一模一样。黛玉也闭门谢客,抄写佛经。林家上下的仆人婢子们虽依旧各行其职,但多少添了些肃穆的气氛,各院落间走动的人都少了起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