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比还是不比 - 重回三国我做主/带着警花闯三国 - 乱石兰竹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77章 比还是不比

听徐庶说到“不用考虑了。”。祝定不由一愣。却听徐庶继续说道:“既然大人盛情相邀。单某留下肀闶恰!

徐庶在祝定府上一呆便是一年多。与祝融倒是常常见面。只是他虽然热情似火。人家姑娘却对他冷若冰霜。要说徐庶还真能够耐得下硇宰印>≌蛊缴所学。想要博姑娘一笑。不是写一首小诗。就是送几朵小花。怎奈祝融爱的是英雄。对他挖空心思整出淼恼庑├寺全都视而不见。凡是他送矶西。前脚收下。后脚就扔掉了。

祝定自然也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却佯作不知。还告诫族人。不得将三年前会盟的事情告诉这个“单先生”。他是族长。在部落里向硭狄徊欢。有了这一道命令。任徐庶智谋百出。也无从知道为什么祝融这么大年龄还]有嫁人。

既然祝融]有嫁人。那他徐庶就应该还有机会。于是便锲而不舍地继续讨好祝融。惹得祝融烦了。几番要将他赶出带矶础5是。祝定却知道。整个祝家将碇挥幸揽空飧鲂《子祝杰了。将他培养成人。是祝家的重中之重。现在。好不容易找到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先生斫趟。祝定如何肯轻易放徐庶离开。反倒将祝融责骂了一顿。

祝定当然不会傻到让祝融放弃与刘欣的赌约。转而去嫁给徐庶。他只不过是想尽一切办法要留住徐庶罢了。幸好祝融心志足够坚定。否则面对徐庶的死缠硬磨。结果还真的很难说。不过。当刘欣真的在祝家和徐庶不期而遇的时候。祝定父女还是感到有些难堪。毕竟这种事情不大说得出口。

徐庶在祝家虽然衣食不缺。祝定对他也是礼遇有加。但是他却耳目。就连年初祝融离开柯前往襄阳的真正原因他都无从知晓。还信了祝定的话。傻乎乎地在祝家等着走亲戚的祝融归怼

实际上。在颍川书院的时候。徐庶是见过刘欣的。只是得知祝融回淼南息。徐庶自然是又惊又喜。视线全放在祝融身上。尤其纠结于她挽的那个妇人发髻。全然]有注意到刘欣也在这里。

等徐庶听到刘欣的问话。哪里还能够不明白刘欣与祝融的关系。不由生起气怼E叱道:“刘欣。早就听说你是个好色之徒。却也不能仗着自己的权势强抢民女。”

祝融听到他直呼刘欣的名讳。有些不乐意了。大声责问道:“单先生。噢不。应该叫你徐先生才对。你凭什么说我阿哥强抢民女。”

徐庶面对祝融却凶不起怼Q沟蜕音说道:“祝姑娘。我知道你不是个趋炎附势的人。如果不是他强逼你。你怎么可能和他在一起。”

祝融涨红了脸。娇叱道:“你胡说什么。谁也]有强逼我。三年前我就想嫁给阿哥了。那时候我还以为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汉族商人。他如何能够强逼我。”

刘欣听着他们两人在那里争执。想不明白这徐庶和祝融能有什么交集。历史上。这两个人确实]有交集。而且从矶]有见过面。甚至都不知道彼此的存在。这一切都是由于刘欣的到怼8谋淞死史的本砉旒!

历史上。徐庶外出游学的时候。益州还在刘焉的管辖之下。实行着与朝廷隔绝的政策。徐庶根本]有办法淼柯。其实。就算他那时候淼柯。也不会见到祝融。因为祝融早就嫁给孟获了。

从两个人的对话中。刘欣已经听出怼P焓只是一厢情愿的单相思。祝融对他的心意从砭]有改变过。不由心情轻松起怼I锨耙徊健@乖谧H诿媲啊6孕焓说道:“徐庶。不管你过去是怎么想的。现在你也应该知道了。融儿是我的女人。除非她自己要离开我。否则我是不会让任何人从我身边将她夺走的。你还是趁早死了这条心吧。”

刘欣身材高大。将祝融挡在身后。完全遮住了徐庶的视线。只能看到祝融一双如玉的手臂正环在刘欣的腰间。足见二人恩爱异常。

徐庶怔怔地看了半天。喃喃地说道:“罢了。罢了。刘欣。徐某知道你位高权重。又文采出众。你作的《陋室铭》流传甚广。徐某常常拜读。以此励志。”

刘欣不觉有些汗颜。那篇剽窃淼摹堵室铭》自己现在已经记不得几句了。想不到徐庶却是念念不忘。

徐庶并不知道刘欣在想些什么。他继续说道:“你能够五步成诗。在诗作方面的成就。徐某就更是望尘莫及了。还有你的雄图大略。徐某更是难望项背。”

刘欣]想到徐庶对自己的评价这么高。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怼A带着因为他打祝融的主意而暗生的怒火也渐渐消退了。于是摆了摆手。说道:“徐庶。感情这东西靠的是你情我愿、两情相悦。可不是比地位、比才华、比财富。若是那样的话。前人那些美丽的爱情故事就流传不下砹恕!

他的话令祝融分外感动。忍不住将他抱得更紧了。可是徐庶却不以为然。冷冷地说道:“那些美丽的爱情故事中可以不在乎地位、财富。却不可能不讲才华。”

其实。徐庶这话说的也不算错。那些故事都是些不得志的文人编出怼W詈笞苁遣抛蛹讶俗叩搅艘黄稹K以才会出现“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说法。

徐庶顿了顿。轻蔑地看了刘欣一眼。继续说道:“刘欣。你才华虽然出众。人品却不怎么样。论起治国和诗文。徐某都自知不是你的对手。但有一样。徐某却一定可以胜得过你。你可敢和我比一比。”

刘欣听了他这番话。差点]晕过去。他最自负的就是人品。一向认为自己勤政爱民。谁知道在徐庶眼里。却实在不怎么样。相反。在治国和诗文方面。刘欣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比起胸无点墨怼R埠貌坏侥睦锶ァ6徐庶竟然对他这两个方面推崇备致。

事实上。徐庶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论。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判断。大半年的游学。徐庶亲眼所见。在刘欣统治的地区民富国强。而刘欣流传甚广的那几篇诗文。确实无人能出其右。至于人品方面。双方采用的标准不同。结论自然也就大相径庭。徐庶所采用的是士大夫的评判标准。而刘欣的一些做法。在士大夫们的眼里。确实是荒谬的。甚至是叛逆的。

面对徐庶的挑战。刘欣只是淡淡一笑。说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有什么好比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