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都不理 - 开荒:逍遥山农 - 一二32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82章都不理

第182章都不理

武朝六年秋,鄂州太守因为勒索士卒钱财,拉走百姓耕牛被下属县城的县民围攻,双方同时写信给北极武求助。

北极武陆续收到鄂州太守和县民义军首领的书信后,也进行了回复。

【土地和军户都给你了,之后的事情你自己负责,管得好是你的本事,管不好是你无能。怎么别人都能管好,就你管不好?你隔壁的襄阳信阳都把领地打理的井井有条,官民鱼水情,载歌载舞,你的领地也不比他们差,又是水路交通要地,赚钱比谁都容易,出了事情好好想想自己的原因。】

北极武整理好给世袭太守的回信,又给义军首领回信。

【山农国这几年都免税免徭役,鄂州的事情是你们鄂州州县百姓自己管,我也是造反起家的,我懂你们,山农人和汉人都是一样的,大家都只想好好过日子,我只镇压反对我的,杀那些滋扰我国土的入侵者,你们是我的子民,你们反对别人我不管。】

除了信使之外,北极武一个兵都不派,也不在乎这点破事情了。

谁的家丁谁养,帮谁做事情就找谁要工资。

***

天下太平,反倒是让各地乡绅世族变得焦虑了起来。

临安府内,一群世家子弟聚在一起喝酒吃菜,听着小曲儿谈论国家大事,皆都是忧国忧民之辈。

“如今天下太平,武王今年也该从南方选拔良才了,为何不许我们南方文人去洛阳?”

说话的是江南孙家的公子孙承熙,其父是临安城的大官。

坐对面的是身份差不多的冯锦。

“我前阵子去了一趟洛阳,洛阳人见我是从南方过去的就不让我进去,说是过去打仗的人都要去铁州报道,我说是入城游学,那些人又说了不少难听的话,不许我进去,非要让我去铁州。”

冯锦对洛阳很失望,对武王也有一点失望了。

虽然实际上是他拿着临安府的路引,过去后又说是游学的不肯去打仗,被人骂了回来。

北极武不光不收江南人投降和效忠,还不允许武朝人去南边。

铁路公路生意路线全都绕着一些人走,水运绕不开,但是把沿途的人都往附近的内地地区迁徙,让他们种地。

商税北极武自己管,并且南北分治。

吃拿卡扣,路过一条船就要勒索的地方,直接用胡人做事情。

北极武始终认为胡人在贪污这种事情上,暂时不如汉人。

实际上还真是这样……

对大部分胡人来说,过来就是完成武王的差事,干半年就可以回家和老婆孩子团聚休息半年了,而且武王给的钱和羊都不少。

本地的产业又带不走,贪污的银子和钱过关时会被检查,被查出来就是麻烦。

胡人只需要喂饱自己就行了,汉人则是需要喂饱一个利益团体,上上下下都是跟着吃,层层截留。

酒桌上的人叹息道:“武王只知道重用山农人和胡人,对我们汉人始终提防着,担心我们造反。”

孙承熙说:“已经快半年了,如今和不投降时又有何区别?”

“我们江南的文人没有一个受到重用不说,就连原来在京城的梅外长和各个国公侯爵也都被打发回来了。”

梅毅夫作为外交大使很失败。

北极武不喜欢这个老头,等不需要外交使者后就直接让人把他送给了万怙当奴才。

忠于文朝的就继续忠,长安秦王府就是为了让大家尽忠用的!

北极武直接把一群忠臣都编入了万怙家的世袭万户里,让他们生生世世为奴。

冯锦叹道:“如今天下民不聊生,从北面回来的刁民目无王法,这个月城外几个县出了十几起人命事件,都是仗着从北边拿到的刀枪杀了人!”

流血冲突是必然的事情,不当人的太多了。

好在北极武谁都不帮,反正谁活下来都是会说山农话,对北极武也没区别。

酒桌上的公子哥都一脸的痛惜。    冯锦抬起头询问四周人,“你们说,这武王能撑多久不收税?”

“这个难说。”同桌的才子祝书白微笑说:“今年朝廷又得了契丹人的五百万白银和六十万黄金,虽然花了不少,但是估摸着算上牛羊和战马,再加上今年粮食还算是丰收,多半是赚的。”

冯锦生气的握紧了拳头放在桌子上。

“朝廷只知道与民争利!如今山农人种地那么多,粮食也不知道涨价,害的城里好不容易弄来的粮食也卖不出价!”

“长此以往,还有谁肯种地?都让他们山农人种地,我们饿死不成?!”

冯锦生气的端起酒盅,气愤的喝了一口。

同样是世家子弟,也同样有米粮生意的孙承熙叹了口气,“是啊,谷贱伤农啊,山农人怎么连这个事情都不懂?”

祝书白也懂大家的生气之处。

凭借着先进的家族经验,城里各大家族早就知道今年肯定会灾荒,所以提前大批量从北朝购买了大量粮食等着涨价。

却不想皇帝直接从山农人那里买粮食!

南北共主之后,北极武就直接调拨了大量粮食过来救灾。

尤其是扬州盐州等地本来就囤积了不少粮食,见今年南方大灾就送来了粮食,根本不需要征求北极武的同意。

李唐卿好心办了坏事情,那些不要钱的麦子被一群世家贵族直接沉江了。

拉回去都嫌占地方,不如直接沉江喂鱼。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