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后娘不是个东西
这天晚上,姜甜没有回桃源村。
忙完以后留在火锅店,跟薛玉兰一起睡的。
平时忙,两人也是许久没有这么亲近过,聊天聊到很晚才睡着,主要是以薛玉兰八卦姜甜跟霍云渊的事为主。
姜甜说着说着,莫名觉得跟霍云渊的关系,似乎正稳步朝着男女关系发展。
也确实是不排斥,还有点小开心。
总结原因,可能是她太久没谈恋爱的原因吧!
第二天早上起床。
等店里定的食材都送过来确定没有问题后,姜甜和薛玉兰就换好衣服,戴着帽子纱巾,出发往茶厂去。
皖省这边山多,盛产茶叶。
所以茶厂的地方很有些偏,已经出了县城,在一个叫洋河村的村边上。
当然,距离县城也不算太远,从鸿运来火锅店骑自行车过去,将近一个半小时就能到。
薛玉兰骑的二八大杠,姜甜坐在后面。
路上找人打听了一下方向,两人便顺利到了茶厂附近。
她们站的地方比较高,远远的,还可以看见半山腰上戴着帽子忙碌的采茶工。
三月中旬的时间,正是头春茶和明前茶采摘的季节,嗅一嗅,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悠远的茶香味。
说实话,姜甜还有点喜欢这个地方。
漫山遍野的绿色,勃勃生机,让她的精神不自觉的放松下来。
姜甜和薛玉兰沿着小路往村里走,路上还能看到不少在地里干活的人。
见到有陌生面孔出现,偶尔会有视线看过来。
顺着路就进了村,不少人家门口都晒着茶叶,姜甜低声在薛玉兰耳边说道,“咱们就装作来买茶叶的。”
薛玉兰点头,“好,我都听你的。”
大约走到村中间,姜甜停在一户院子最大的人家,朝敞开的院门里面看了看,有个老太太坐在院子里翻簸箕上的茶叶。
她笑着开口道,“大娘,今年的茶叶真香啊!”
老太太回过头来,脸上满是岁月的痕迹,眼神慈祥,“是啊,小同志要进来喝口茶吗?”
姜甜点头,“好啊,那就打扰大娘了。”
两人走进院子,老太太已经回屋泡了壶茶出来,放在院子里的小矮桌上,用粗瓷碗给姜甜还有薛玉兰各倒了一碗。
笑着招呼道,“自家炒的茶叶,比不得厂里的师傅,尝尝吧!”
姜甜先端起茶,“大娘,洋河村的炒茶手艺十里八村谁不知道,家家户户都会自己采茶炒茶。”
“咱们普通老百姓买不起厂里的包装茶,就指着村民们炒的茶解馋呢!”
她这话,一点没有套近乎的成分。
往前几年不允许私人交易就不说了,自从国家政策放开,有的人天生商业嗅觉比其他人敏锐。
就有洋河村的村民带着自己家炒的茶叶去县城里卖。
因为是散茶,卖得比茶厂便宜。
味道呢,大差不差,都是一座山上长的嘛,只是说手艺不同,就分出三六九等来。
慢慢的,就有不少人直接到村里来买茶。
甚至还有的外地人,来村里把散茶买回去,再自己包装卖,总能多少赚一些。
所以。
姜甜开口问茶,老太太不仅没有半点意外,态度还挺热情。
听到姜甜的话,老太太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些。
“哎呦,你这丫头嘴是真甜,待会儿走的时候,大娘送你两斤茶叶拿回去喝,喝完了再过来!”
姜甜喝了口茶,味道清香纯粹,还不错。
就这么,慢慢的,姜甜顺着老太太的话,越聊越熟悉。
眼看时机差不多。
她突然笑着问道,“哎,对了耿大娘,这茶厂里是不是有个车间主任姓李的,叫李什么来着?”
“李志才?”
“好像是吧,他有个二十来岁的儿子,叫李立强的。”
“那就没错了,是他。”
说着,耿大娘的表情淡了淡,“你怎么问起他了,是你家亲戚?”
姜甜摇头。
“大娘你误会了,是这样的,我表姐今年十八岁,她后娘说要让她跟茶厂李主任家的儿子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