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三只笨熊
在一个遥远的森林里,住着三只熊,他们分别是熊大、熊二和熊三。这三只熊啊,都有些笨笨的,所以森林里的其他动物都戏称他们为“三只笨熊”。
熊大是三只熊里最大的,但有时候却很粗心大意。有一次,他看到树上有一个大大的蜂窝,心想:哇,要是能把这个蜂窝弄下来,那就能吃到好多好多的蜂蜜啦!于是他找来一根长长的树枝,想去捅蜂窝。他踮起脚尖,高高地举起树枝,使劲地往蜂窝上戳去,可是树枝太短了,根本够不着蜂窝,反而把自己累得气喘吁吁。他不服气地又找了更长的树枝,这次好不容易够到了蜂窝,结果用力过猛,蜂窝直接掉了下来,蜜蜂倾巢而出,追着熊大一顿猛蛰,熊大疼得哇哇乱叫,落荒而逃。
熊二则是个贪吃鬼,整天就想着吃。有一天,他发现了一棵树上长满了红彤彤的果子,看起来非常美味。他兴奋地跑过去,也不管果子有没有熟透,就开始大把大把地往嘴里塞。果子酸酸甜甜的味道让他吃得根本停不下来,不一会儿,肚子就被塞得鼓鼓的。可是没过多久,他的肚子就开始疼起来,原来是吃了还没成熟的果子闹肚子了。他捂着肚子哎哟哎哟地叫唤着,在地上打滚,熊大和熊三看到他这个样子,又好气又好笑,只能赶紧去找药草来帮他缓解疼痛。
熊三呢,是个慢性子,做什么事情都慢吞吞的。有一次,他们三只熊约好了一起去河边抓鱼。熊大和熊二都早早地准备好了,可熊三还在慢悠悠地收拾东西。等他终于准备好了,到了河边的时候,其他动物都已经抓了好多鱼了。熊三不慌不忙地拿起渔网,慢吞吞地往河里放,结果渔网还没放下去,鱼都被其他动物吓跑了。熊大在旁边着急地喊:“熊三,你快点呀!”熊三却还是不紧不慢地说:“别急别急,慢慢来嘛。”最后,他们三只熊只抓到了几条小鱼。
有一天,三只笨熊决定一起建造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小木屋。熊大负责砍树,熊二负责搬木头,熊三负责把木头钉起来。
熊大拿起斧头就开始砍树,可是他砍了半天,树却纹丝不动。原来他根本没有砍到树干上,而是一直在砍旁边的空气。熊大累得满头大汗,嘴里嘟囔着:“这树怎么这么难砍呀!”熊二看到熊大砍不动树,就自告奋勇地说:“我来试试!”他使出全身力气,结果斧头一下子飞了出去,差点砸到了旁边的小兔子。小兔子吓得赶紧跑开,嘴里还说着:“哎呀,你们三只笨熊,可别伤到我呀!”熊二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熊大赶紧去把斧头捡回来。
最后还是熊三慢悠悠地走过来,捡起斧头,有一下没一下地砍着树。过了好久好久,终于把树砍倒了。
接下来是搬木头,熊二觉得自己力气大,一下子扛起了一根特别粗的木头就走。可是他没走几步,就被木头压得趴在了地上,怎么也起不来。熊大和熊三只好过来帮忙,好不容易才把木头抬了起来。他们走走停停,累得气喘吁吁,才把木头搬到了指定的地方。
好不容易把木头都搬到了指定的地方,开始钉木头了。熊三拿起钉子和锤子,开始叮叮当当。他敲了半天,钉子也没钉进去多少,还把自己的手给砸到了。熊三疼得直叫唤,熊大在旁边着急地说:“熊三呀,你能不能快点呀,照你这样,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住进木屋呀!”熊三委屈地说:“我已经很快啦!”
经过一番折腾,小木屋终于有了个雏形。可是这木屋看起来歪歪扭扭的,一点也不结实。三只笨熊高兴地围着木屋转圈圈,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
然而,当他们准备搬进木屋的时候,问题又来了。木屋的门太小了,熊二怎么也挤不进去。他在门口挤呀挤呀,结果把木屋都挤得摇晃起来。熊大赶紧喊:“熊二,你别挤了,再挤木屋就要塌了!”熊二只好停下来,看着门发愁。
最后,他们只好把木屋的门拆了,重新做了一个大一点的门。
有一天,森林里举办了一场运动会。三只笨熊也兴致勃勃地去参加了。熊大报名参加了跑步比赛,熊二参加了举重比赛,熊三参加了跳远比赛。
比赛开始了,熊大在跑道上跑得气喘吁吁,他一边跑一边还在想着等会儿要吃什么。结果一不小心,就摔倒在了地上,其他动物都超过了他。熊大爬起来,继续跑,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他得了最后一名。
熊二在举重台上,看着那重重的杠铃,心里有点发怵。他咬咬牙,使出全身力气,终于把杠铃举了起来。可是他太高兴了,手一松,杠铃掉了下来,砸到了自己的脚,疼得他直叫唤。
熊三在跳远比赛中,慢吞吞地助跑,然后用力一跳,结果跳得太近了,还没有其他动物的一半远。
虽然三只笨熊在运动会上的表现都不太好,但是他们并不气馁,依然每天开开心心的。
又有一天,三只笨熊在森林里散步。他们看到一棵大树上有一个鸟窝,鸟窝里有几只刚出生的小鸟。熊二好奇地想去摸摸小鸟,结果把鸟窝弄翻了,小鸟们掉了下来。三只笨熊惊慌失措,赶紧把小鸟捡起来,想要放回鸟窝。可是他们怎么也够不着鸟窝,急得团团转。最后,还是熊大想到了办法,他找来一块大石头,站在上面,终于把小鸟放回了鸟窝。
尽管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有趣又有点荒唐的事情,但三只笨熊的感情却越来越好。他们一起经历了许多欢乐和挫折,也在这些经历中慢慢成长。
森林里的日子依旧继续着,三只笨熊的故事也还在不断地上演。他们或许还是会做出一些笨笨的事情,但他们的单纯和善良却让整个森林都充满了温暖和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