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端午节
在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个可爱的小男孩,他的名字叫壮壮。壮壮聪明伶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
有一天,壮壮看到家里人都在忙碌地准备着什么,他好奇地问奶奶:“奶奶,为什么大家都这么忙呀?是不是要过什么特别的节日呀?”
奶奶笑着摸了摸壮壮的头,说:“乖孩子,明天就是端午节啦。”
壮壮眨眨眼睛,一脸疑惑地问:“端午节?那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
奶奶拉着壮壮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开始给他讲起了端午节的由来。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伟大的诗人叫屈原。屈原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他一心想让国家变得更加强大、更加美好。他为国家出谋划策,尽心尽力地为百姓做事。可是呀,当时的朝廷里有一些坏人,他们嫉妒屈原的才华和能力,就想方设法陷害他。最后,屈原被流放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奶奶慢悠悠地说着。
壮壮听得很认真,他着急地问:“那后来呢,屈原怎么样了?”
奶奶叹了口气,接着说:“屈原虽然被流放了,但他依然心系国家和百姓。他写下了许多感人的诗篇,表达自己对国家的热爱和担忧。可是,坏消息一个又一个地传来,他的国家被敌人侵略了,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屈原非常伤心和绝望,他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办法再为国家做什么了。于是,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了汨罗江。”
壮壮的眼睛里闪烁着泪花,“屈原好可怜呀,那后来呢?”
“后来呀,百姓们知道了屈原投江的消息,都非常悲痛。他们纷纷划船到江上去寻找屈原,想把他救起来。他们一边划船一边喊着屈原的名字,希望他能回来。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屈原。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百姓们就把米包在粽叶里,做成粽子,扔到江里去喂鱼虾。从那以后呀,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就会划船、吃粽子,来纪念屈原。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呀。”奶奶讲完了故事。
壮壮听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说:“奶奶,屈原真是一个伟大的人,我也要像他一样热爱自己的国家。”
奶奶欣慰地笑了,说:“好呀,我的乖孙子,那我们就一起好好过端午节吧。”
第二天,壮壮早早地就起了床,和家人一起包粽子。他学着大人的样子,把糯米和红枣包进粽叶里,虽然包得不太好看,但他非常认真。
包完粽子后,一家人来到了江边。江面上已经有许多船只在穿梭,人们都在欢快地划着船,呼喊着口号。壮壮兴奋地看着这一切,他仿佛看到了当年百姓们寻找屈原的情景。
他们也坐上了一艘小船,加入了划船的队伍。壮壮用力地划着桨,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划完船后,一家人回到家里,开始品尝美味的粽子。壮壮咬了一口自己包的粽子,觉得格外香甜。
晚上,奶奶又给壮壮讲了一些关于端午节的其他习俗,比如挂菖蒲、喝雄黄酒、戴香囊等等。壮壮听得津津有味,他觉得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又有意义的节日。
随着时间的推移,壮壮渐渐长大了,但他永远也不会忘记奶奶给他讲的端午节的故事。他知道,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对爱国精神的传承和纪念。
每到端午节,壮壮都会想起屈原,想起那个伟大的诗人为国家所做出的牺牲。他也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为自己的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在这个小镇上,端午节的故事也一代一代地流传了下去,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