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兜兜转转,想不到自己竟然又回来了,青萝看着眼前的景象,无声的叹了口气。
“山南君,这就是你说的北辰一刀流?”青萝看着眼前的道场,问道。
“是呢。”山南笑道,“我已经到了我想去的地方,不知道青萝想去哪里?”
“那么,”青萝想了片刻,一合掌,说道,“我来办私塾吧。”
江户时代的日本,人们教育水平是在当时的国家中出奇地高的,当时的男性少有文盲,女子识字率也较高,一是因为私塾和寺子屋没有特定收费,富人可缴交银钱作学费,即使出身寒微,如一般农家也可交以少量农作物或土产作学费,学费的相较便宜令多数人皆有机会受教,其二随着商业化,人流物流增加,生活技艺的提高也迫使人们必须识字以维持生计,故当日之日本社会的教育水平是颇高的。【摘自维基百科。
与山南敬助一路走来,经由他的一路解说,阮青萝终于与这个时代接上了轨,同时她惨不忍睹的日语水平在山南先生不辞辛苦的教导下终于能跟别人进行正常的对话了。但是论到教书,还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也无怪乎山南很惊讶于她的想法,他向青萝问道:“可是青萝你的日语......”
“唔,”青萝想了想,“私塾的话,无论教什么都无所谓吧?”
“这个嘛.....”山南想了一下,确实是这么回事。
江户时代的学校大致分作下列五种:幕府直辖学校,以武士为对象,带有强制性。藩学,同样以武士为对象,规模参照幕府学校,以教授儒学、汉诗、汉文、兵学及经济为主,直至幕末时候约有二百余所,乡学,幕府及藩主在乡村兴办,以教育富裕庶民为主,私塾,约一千五百间,由著名学者建立,入学者多是慕名而来。寺子屋:提供类似现代的小学教育,学童年龄大都是六至十多岁,以训练读、写及算盘为主。
而青萝想要开办的私塾,并没有教授科目上的限制,只不过――
“虽然是私塾,但是青萝......”山南很为难的说道,“一般人来私塾的话,还是来学习文字的,汉诗汉文的话,还是在藩学以上需要的更多......”
“谁说我要教汉诗汉文了,”阮青萝很疑惑的看了他一眼,“你不会是以为,我只会那个吧?”
因为这句话而愕然的山南敬助先生,在几天后终于理解到了这句话的真谛。
万花谷一直是能人奇士的聚集之地,书圣颜真卿有感于天下兴亡,百姓皆苦,于是与天一行合计,两人便在万花谷弟子每日修习的课程中增加了民生一项。本来这节课只针对于出过谷或者可以出谷的弟子们的,但是由于青萝的师兄们对于这些内容早已熟悉,于是年幼的阮青萝便再一次的发挥了她一直以来的......顶缸的作用,代表一众不愿意浪费时间在早已知悉的内容上的师兄们前来听课。
两位大能看到他们的课居然只有阮青萝一个人来,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们和颜悦色的问青萝道:“阿萝,你师兄们呢?”
“大师兄让青萝来替他听课。”青萝很认真的回答。
“那你二师兄呢?”
“他也让青萝来替他听课。”
“那你三师兄四师兄也......?”
“他们都让青萝来替他听课。”
“......”两位大能突然懂了什么,摸了摸青萝的脑袋,“阿萝,做得好。”
然后他们淡定的给青萝上完了课,接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