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诗海泛舟,暗潮涌动 - 月下红妆烟波雨 - 咸宁乐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月下红妆烟波雨 >

第54章诗海泛舟,暗潮涌动

金碧辉煌的宴会厅内,轻纱幔帐随风摇曳,悠扬的丝竹声流淌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雅致的氛围。今日,京城名流汇聚于此,只为一睹一年一度的诗会风采。

苏瑾瑜一袭月白色绣花长裙,乌黑的发髻间只插着一支白玉簪,简洁大方又不失优雅。她与谢煜然并肩走至厅中央,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诸位贵客,今日诗会,瑾瑜不才,愿献丑一首,以助雅兴。”苏瑾瑜微微一笑,清澈的声音如珠落玉盘,在寂静的大厅中显得格外清晰。

她略微沉吟,随即朗声吟诵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首诗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却又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瞬间便将所有人的思绪带到了那浩瀚无垠的星空之下。

“好诗!好诗!”人群中爆发出阵阵喝彩,不少人甚至跟着低声吟诵起来。

坐在前排的刘夫人激动地拍手称赞:“苏老板这首诗真是太妙了!意境高远,情感真挚,听得我都想飞上天去看看那月宫仙阙了!”

一直视苏瑾瑜为眼中钉的林小姐见状,心中嫉妒的火焰熊熊燃烧。她素来以才女自称,岂容苏瑾瑜抢了她的风头?

她轻蔑地冷哼一声,站起身来,款款走到苏瑾瑜面前,施了一礼,语气中带着一丝挑衅:“苏老板这首诗的确不错,只是不知可否与小女子探讨一二?”

苏瑾瑜自然明白林小姐的来意,但她毫不畏惧,淡然一笑:“林小姐过誉了,瑾瑜不过是一介商贾,哪敢在各位面前班门弄斧?林小姐才情横溢,不如也作诗一首,让大家一饱耳福?”

林小姐自信满满地点了点头,她早就准备好了诗作,只等这一刻大放异彩。她深吸一口气,开始吟诵自己的得意之作。

然而,与苏瑾瑜那首气势磅礴的诗相比,林小姐的诗作就显得有些匠气,虽然辞藻华丽,却缺乏意境和情感,听得人昏昏欲睡。

一诗吟罢,众人只是礼貌性地鼓了鼓掌,与之前对苏瑾瑜的热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林小姐脸色铁青,尴尬地站在原地,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青色长衫的老者缓缓起身,浑浊的双眼中闪烁着精光,他抚着花白的胡须,朗声道:“老夫王某,斗胆问一句,敢问苏老板这首诗可是出自哪位大家之手?”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苏瑾瑜身上,等待着她的回答。

苏瑾瑜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地开口说道:“回王大儒……”她故意顿了顿,大厅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苏瑾瑜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地开口说道:“回王大儒,这首诗正是小女子一时兴起,有感而发所作。”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众人本以为这首诗定是出自哪位名家之手,却没想到竟是苏瑾瑜原创。一时间,大厅内议论纷纷,看向苏瑾瑜的目光充满了惊讶和赞赏。

王大儒捋着胡须,眼中满是赞叹之色:“好一个‘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好一个‘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此诗气魄宏大,意境深远,实乃千古佳作!苏老板年纪轻轻,竟有如此才情,实乃诗坛的一颗新星啊!”

王大儒是当朝大儒,他的话无疑是极高的评价,众人看向苏瑾瑜的目光更加热切,甚至有人已经开始私下打听她的身世背景,想要结交一番。

林小姐看着万众瞩目的苏瑾瑜,心中嫉妒的火焰几乎要将她吞噬。她咬着嘴唇,努力压抑着心中的怒火,脸上却挤出一丝勉强的笑容:“苏老板果然才华横溢,只是这诗中……”她故意拖长了尾音,眼珠一转,指着其中一句说道:“‘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老板既说这诗是自己所作,那想必对天上的宫阙十分了解了?”

她这话一出,众人皆是一愣,随即明白过来,林小姐这是在故意挑刺,想要借机贬低苏瑾瑜。

苏瑾瑜自然也听出了林小姐的言外之意,她不慌不忙地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直视着她,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林小姐此言差矣……”

苏瑾瑜不慌不忙地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直视着她,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林小姐此言差矣,我虽不知天上宫阙具体是何模样,但这并不妨碍我对此抱有美好的想象,难道林小姐认为,只有亲眼见过的事物才能写进诗里吗?”

苏瑾瑜的回答巧妙地化解了林小姐的刁难,同时也暗示了她过于拘泥于形式,缺乏想象力。周围的人听了,都不禁点头称是,诗歌本就是表达情感、寄托理想的载体,若是事事都要亲眼所见才能写,那岂不是要限制了诗歌的创作空间?

林小姐被苏瑾瑜反驳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却又找不到话语反击。她求助似的看向周围的人,希望能有人帮腔,然而众人要么低头喝茶,要么将目光转向别处,显然是不想卷入这场争端。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赵公子突然开口了,他摇着手中的折扇,脸上带着欣赏的笑容,看着苏瑾瑜说道:“苏老板的这首诗,我倒是十分欣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开篇就气势不凡,既有对月色的描写,又有对人生的思考,令人耳目一新。‘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更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实乃不可多得的佳作!”

赵公子是当朝丞相之子,也是出了名的才子,他的话无疑是极具分量的。有了他的肯定,众人看向苏瑾瑜的目光更加钦佩,就连原本一些对苏瑾瑜心存质疑的人,也开始对她刮目相看。

林小姐见赵公子不仅没有帮自己,反而还公开赞扬苏瑾瑜,心中更加恼怒,却又不敢发作,只能独自生闷气。她狠狠地瞪了苏瑾瑜一眼,却发现对方根本没有理会她,而是和赵公子相谈甚欢,谈笑风生,仿佛刚才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过一样。

就在这时,坐在一旁的刘夫人缓缓开口了,“……”

“苏老板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才情,真是后生可畏啊。”刘夫人身着暗纹云锦,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风范,“诗会本就是以文会友,切磋交流的雅事,诸位都是才华横溢之人,当以诗会友,莫要让一些无谓的争执坏了雅兴。”

刘夫人是当朝一品诰命,在京城颇有威望,她一开口,众人纷纷附和,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也缓和了不少。林小姐虽然心有不甘,但也知道自己理亏,不敢再造次,只能愤愤地坐在一旁,不再言语。

苏瑾瑜自然明白刘夫人是在帮自己解围,她起身微微欠身,温婉一笑:“刘夫人言重了,小女子不过是略通文墨,献丑而已。今日能与各位雅士共聚一堂,已是三生有幸。”

赵公子摇着折扇,嘴角噙着一抹玩味的笑意:“苏老板过谦了,你这首‘水调歌头’意境高远,气势磅礴,堪称一绝,我倒是想向苏老板讨教一二,不知可否赏脸?”

苏瑾瑜还没来得及开口,一旁的王大儒捋着胡须,笑呵呵地说道:“赵公子若是想讨教诗词歌赋,老夫倒是可以奉陪一二,只是今日难得遇到如此佳作,老夫还想与苏老板好好探讨一番这首‘水调歌头’的精妙之处呢。”

王大儒是当朝有名的文学大家,桃李满天下,他的话一出,众人纷纷表示赞同,赵公子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笑着点头应允。

诗会结束后,苏瑾瑜的名字便在京城的文人圈子里传开了。她的那首“水调歌头”更是被广为传颂,人们纷纷称赞她的才华,称她为“京城第一才女”。甚至有人将她的诗作与古代的著名诗人李清照、谢道韫相提并论,认为她的才情丝毫不逊色于那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才女。

“小姐,这苏瑾瑜的风头也太盛了些吧?”丫鬟一边说着,一边将刚从外面打探到的消息告诉林小姐。林小姐听着这些话,手中的茶杯被捏得咯咯作响,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的光芒,“一个开茶馆的老板娘,也配得上‘京城第一才女’的称号?我倒要看看,她还能得意多久!”

同一时间,一封密信以极快的速度送进了皇宫……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