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诗会风云,名震宫廷
宫殿内,金碧辉煌,丝竹声悠扬悦耳,一派盛世景象。苏瑾瑜端坐在席间,目光扫过四周衣着华丽的男男女女,心中却毫无波澜。她并非这个世界的人,自然也不像其他女子那般热衷于攀附权贵。
“啪——”太监尖锐的声音响起,宣告着诗会的开始。
首先上场的是一位大臣之女,她吟诵的诗歌辞藻华丽,却缺乏真情实感,引得众人昏昏欲睡。接下来几位也大都如此,空有华丽辞藻,却毫无新意。
轮到林小姐上场了,只见她一袭粉色衣裙,款款走到舞台中央,举止优雅,面容姣好,引得不少公子哥儿频频侧目。她带来的诗作辞藻华丽,意境优美,比之前几位高出不少,一时间掌声声不绝于耳。
林小姐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目光有意无意地扫过苏瑾瑜,却见她神色平静,仿佛对自己的诗作毫不在意。林小姐心中冷笑,一个开茶馆的老板娘,也配和她争辉?
一曲终了,林小姐行礼退下,走到苏瑾瑜身旁,故作关切地问道:“苏老板觉得小女这首诗如何?”
苏瑾瑜淡淡一笑,语气温和却暗藏锋芒:“林小姐的诗自然是极好的,只是……”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殿内众人,“这宫中诗会,吟诗作赋,更重要的是要表达出真情实感,而非一味追求辞藻华丽。”
林小姐脸色一僵,还未开口反驳,便听闻皇上朗声道:“这位姑娘所言甚是!朕今日设下这诗会,便是希望各位才子佳人能够畅所欲言,抒发心中抱负,而不是为了讨好朕而堆砌辞藻!”
皇帝话音刚落,便有太监高声唱道:“苏瑾瑜,上前献诗!”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苏瑾瑜身上,带着好奇、探究,甚至是不屑。苏瑾瑜缓缓起身,在万众瞩目之下,一步一步走上舞台中央。
她拿起桌上毛笔,略一沉吟,便挥毫泼墨,一首寓意深刻,气势磅礴的诗作跃然纸上。苏瑾瑜笔走龙蛇,一气呵成,转眼间一首七言律诗便跃然纸上。她放下毛笔,缓缓转身,目光清澈而自信地环视四周,朗声吟诵起来:
“盛世华年,宫阙巍峨,歌舞升平醉几朝?
雕栏玉砌,锦衣玉食,却掩不住民生萧条。
边关烽火,将士浴血,可曾有人记功劳?
莫道诗酒风流好,当以天下为怀抱!”
她的声音清亮而有力,每一个字都敲击在在场所有人的心上。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矫揉造作的感情,却充满了对百姓的关怀,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真才实学的呼唤。
殿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所有人都被苏瑾瑜的诗句所震撼,久久回不过神来。
“好!”沉默良久,皇帝率先打破了寂静,他激动地站起身,大声赞叹道,“好一句‘莫道诗酒风流好,当以天下为怀抱!’苏姑娘,你的诗句,有情怀,有担当,更有真才实学,朕心甚慰啊!”
皇帝的赞赏,如同春风拂过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
“好诗!好诗啊!”
“苏老板真乃奇女子也!”
“我等自愧不如,自愧不如啊!”
赞叹声、惊呼声此起彼伏,原本对苏瑾瑜身份有所轻视的文人雅士们,此刻都对她刮目相看,纷纷起身向她表达敬佩之情。
林小姐站在人群中,脸色苍白如纸,她引以为傲的才情,在苏瑾瑜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她紧咬着嘴唇,心中充满了嫉妒和不甘,却又不得不承认,苏瑾瑜的才华,是她望尘莫及的。
皇帝龙颜大悦,当即下令:“苏瑾瑜才华横溢,堪称京城第一才女!来人,赐座!”
太监搬来一把金丝楠木椅,苏瑾瑜谢恩落座,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风范。
“苏姑娘,”一直沉默不语的皇后,此刻也露出了赞赏的笑容,“哀家久闻你才名远播,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皇后温婉一笑,眼眸中闪烁着欣赏的光芒。“苏姑娘,哀家久闻你才名远播,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不知你可愿意留在宫中,做哀家的文学顾问,也好时常指点一二?”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皇后的文学顾问,那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职位,不仅身份尊贵,更是对才华的莫大肯定。
苏瑾瑜心中暗喜,却不动声色地起身谢恩:“皇后娘娘谬赞,瑾瑜愧不敢当。能为皇后娘娘效劳,是瑾瑜的荣幸。”
“好,好!”皇后欣慰地点头,看向苏瑾瑜的目光越发欣赏。
一旁的林小姐,早已被众人挤到角落,无人问津。她看着苏瑾瑜风光无限的样子,心中的嫉妒和怨恨如同毒蛇般啃噬着她的理智。
“苏瑾瑜,你别得意!”林小姐突然尖声叫道,“你不过是一个茶馆老板,有什么资格做皇后的文学顾问!你一定是用了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
突如其来的指责,令众人愕然。
苏瑾瑜淡然一笑,并不理会林小姐的歇斯底里,而是转向皇帝和皇后,恭敬地说道:“皇上,皇后娘娘,流言止于智者,瑾瑜问心无愧。”
皇帝面色一沉,显然对林小姐的无理取闹十分不满。他正要开口训斥,却见王大儒站了出来,摇头叹息道:“林小姐,老夫看你也是饱读诗书之人,为何如此狭隘?苏姑娘的才华有目共睹,你为何要恶意中伤?”
“就是,林小姐,你这是嫉妒!”
“输了就输了,何必如此失态?”
周围的议论声,像一记记耳光,狠狠地扇在林小姐的脸上。她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羞愧难当,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你……你们……”林小姐指着众人,嘴唇颤抖着,却说不出话来。
“够了!”皇帝怒喝一声,“林小姐,你如此无理取闹,成何体统!来人,送林小姐回府!”
两名侍卫上前,将林小姐强行带离了大殿。
林小姐的狼狈模样,成为了众人茶余饭后的笑柄。而苏瑾瑜的名声,却因为这场诗会,传遍了整个京城。
“苏老板,您什么时候开张啊?我们都等着去您店里喝茶呢!”
“苏老板,您可要多准备些好茶,我们可是慕名而来!”
……
第二天,苏瑾瑜的茶馆还未开门,门口就已经排起了长队。人们争先恐后地想要一睹这位京城第一才女的芳容。
苏瑾瑜站在茶馆二楼,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
“看来,这场戏,越来越有意思了……”她低声喃喃道,目光深邃而悠远,
苏瑾瑜的名声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京城,人们将她与历史上那些才华横溢的女子相提并论,甚至有人称她为“当代李清照”。她的茶馆“漱玉阁”也因此门庭若市,每日前来品茗听琴、吟诗作对的文人雅士络绎不绝。苏瑾瑜周旋于这些人之间,谈笑风生,尽显才情,也更加巩固了自己在京城文坛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