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逆转乾坤,终得圆满
千钧一发之际,一柄长剑破空而来,打落了苏贵妃手中的匕首。“住手!”一声威严的声音响起,众人寻声望去,只见国师带着一队侍卫,拨开人群缓缓走来。
苏贵妃心中一惊,脸上却故作镇定,“国师,您怎么来了?这贱人谋害皇上,本宫正在捉拿,您这是……”
“放肆!”国师厉声打断了她的话,“到底是谁在谋害皇上,真相如何,你我心知肚明!”他转过身,看向面色苍白的皇上,沉声道:“皇上,老臣有重要的事情要禀报!”
皇上虚弱地点了点头,国师便从袖中掏出一封密信,高举过头顶,“皇上,老臣在苏贵妃的寝宫搜到此物,乃是她与敌国勾结的证据!她早已暗中投靠敌国,并许诺事成之后,将我朝江山拱手相让!”
“你胡说!”苏贵妃脸色大变,指着国师怒道,“你血口喷人!来人,将这个妖言惑众的逆贼拿下!”
然而,原本听命于她的侍卫,此刻却都面面相觑,不敢妄动。他们跟随苏贵妃多年,自然知道她心狠手辣,如今证据确凿,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触怒皇上,惹祸上身。
苏瑾瑜看着这一切,心中暗暗佩服国师的谋略。她知道,国师一直不问世事,怎么会突然出现,还带着足以扳倒苏贵妃的证据?这一切,显然是早有准备。看来,这背后,一定还有他们不知道的故事。
国师没有理会苏贵妃的狡辩,而是从怀中掏出一个精致的香囊,递到皇上面前,“皇上,您可还记得这个香囊?”
皇上接过香囊,仔细端详了片刻,脸色顿时变得铁青,“这是……这是柔妃的香囊!你怎么会有这个?”
“皇上,这个香囊,是老臣在苏贵妃的密室中找到的。当年柔妃娘娘暴毙,您悲痛欲绝,老臣也一直怀疑其中另有隐情,便暗中调查。如今终于查明真相,柔妃娘娘并非病逝,而是被苏贵妃用毒香害死的!”
“你……你血口喷人!”苏贵妃指着国师,浑身颤抖,却无力反驳。
国师没有理会她的辩解,而是继续说道:“苏贵妃为了得到您的宠爱,不惜残害自己的亲姐姐,其心可诛!更可怕的是,她为了掩盖真相,竟然将柔妃娘娘生前最喜爱的香囊,放在密室之中,企图嫁祸他人!”
“你……你……”苏贵妃脸色惨白,嘴唇颤抖着,却说不出话来。
国师将目光转向皇上,沉声道:“皇上,苏贵妃心肠歹毒,罪恶滔天,请您为柔妃娘娘,为黎民百姓做主啊!”
皇上紧紧地握着手中的香囊,目光落在苏贵妃身上,眼中满是失望、愤怒和……一丝悲痛。他缓缓开口,声音冰冷刺骨,“苏氏……”“苏氏,你还有什么话说?”皇上从牙缝中挤出这几个字,每个字都像是从地狱里传来,带着彻骨的寒意。
苏贵妃瘫软在地,原本雍容华贵的脸上此刻布满了惊恐和绝望,她知道,自己完了,一切都完了。她张了张嘴,想要为自己辩解,却发现喉咙干涩,发不出任何声音。
“来人啊!”皇上怒吼一声,“苏氏心肠歹毒,谋害皇妃,罪不容诛!将其打入天牢,择日问斩!”
“皇上饶命!皇上饶命啊!”苏贵妃发出凄厉的惨叫,却无济于事,侍卫们毫不留情地将她拖了下去。
皇上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压抑着心中的怒火,转向苏瑾瑜,眼中闪过一丝愧疚,“瑾瑜,是朕错怪你了,你受苦了。”
苏瑾瑜摇摇头,轻轻说道:“父皇,一切都过去了。”
“好,好,”皇上欣慰地看着她,转头对身后的李公公说道,“传朕旨意,恢复苏瑾瑜的公主身份,赐封号‘安平’,赏黄金千两,绫罗绸缎万匹……”
苏瑾瑜谢恩,皇上又看向谢煜然,眼中满是赞赏,“煜然,你做得很好,这次多亏了你和瑾瑜,才揭露了苏氏的真面目,还朝堂一个朗朗乾坤。”
谢煜然拱手道:“这都是臣应该做的。”
皇上点点头,疲惫地挥了挥手,“好了,你们都下去吧,朕累了,想一个人静一静。”
众人躬身退下,寝宫内只剩下皇上一人,他缓缓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天空,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
苏瑾瑜和谢煜然走出寝宫,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他们携手走过漫长的宫道,夕阳的余晖洒落在他们身上,仿佛为他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瑾瑜,”谢煜然停下脚步,深情地望着她,“我们经历了这么多,终于可以在一起了。”
苏瑾瑜眼中泛起泪光,轻轻点了点头,“煜然,谢谢你,一直都在。”
谢煜然将她拥入怀中,感受着她的温度,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满足。他知道,他们的爱情,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后,将会更加坚不可摧。
远处,李公公看着相拥的两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转过身,快步走回寝宫,对着皇上的背影恭敬地说道:“皇上,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皇上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目光却落在书桌上的一幅画卷上,那画卷上,是一位美丽温柔的女子,她手持一朵白山茶,笑靥如花。
李公公顺着皇上的目光看去,低声说道:“皇上,您还在想念柔妃娘娘吗?”
皇上收回目光,淡淡地说道:“传朕旨意……”
随着苏贵妃的倒台,笼罩在皇宫上空的阴霾也渐渐散去。皇上雷厉风行,那些依附苏贵妃,贪赃枉法、欺压百姓的官员被一一查处,或罢官免职,或流放边疆,一时间,朝廷内外风声鹤唳,却也迎来了久违的清明。
苏瑾瑜和谢煜然并没有沉溺于胜利的喜悦之中,他们深知,拨乱反正只是第一步,要让国家真正走向繁荣昌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皇上,如今朝堂虽已整顿,但百废待兴,还需选拔贤能之士,充实朝堂。”御书房内,苏瑾瑜向皇上谏言道。
皇上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瑾瑜说得对,朕正有此意,只是不知从何着手啊。”
“父皇不必忧心,”苏瑾瑜自信一笑,“我与煜然愿为父皇分忧,在民间广纳贤才,举荐给父皇。”
皇上欣然应允,并下旨赐予苏瑾瑜和谢煜然巡游各地的权力,让他们可以更好地体察民情,寻找人才。
于是,苏瑾瑜和谢煜然踏上了新的征程。他们微服私访,深入田间地头,与百姓同吃同住,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疾苦。一路上,他们发现了不少有才华、有抱负的年轻人,并将他们推荐给皇上,为朝廷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在他们的努力下,荒废的农田重新焕发生机,破败的房屋得到修缮,百姓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国家机器也重新运转起来,各项政策得以顺利推行,国库逐渐充盈。
“煜然,你看,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一处茶肆,苏瑾瑜望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欣慰地说道。
谢煜然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柔情:“是啊,这一切都离不开你的功劳,你才是百姓心中的安平公主。”
苏瑾瑜摇摇头,将头轻轻靠在他的肩上:“不,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让这个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谢煜然将她拥入怀中,低声说道:“瑾瑜,能和你一起做这些事,是我一生最大的荣幸。”
夜深人静,皇宫的御书房内,皇上还在批阅奏折。李公公轻轻走进来,低声说道:“皇上,夜深了,您该休息了。”
皇上揉了揉眉心,放下手中的奏折,问道:“李公公,你觉得瑾瑜和煜然怎么样?”
李公公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说道:“皇上,老奴觉得,他们二人,可堪大用啊……”
三年后,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百姓们奔走相告,喜笑颜开,因为今天是他们敬爱的安平公主——苏瑾瑜和煜王爷大婚的日子。
皇宫内,苏瑾瑜身着华丽的凤冠霞帔,端坐在铜镜前,镜中人明眸皓齿,顾盼生辉,嘴角是掩饰不住的幸福甜蜜。谢煜然一身喜庆的红色蟒袍,更显得英俊挺拔,他望着镜中的苏瑾瑜,深邃的眸子里满是宠溺和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