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 最后的帝王 - 青色兔子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最后的帝王 >

第167章

直到建安三年结束,年头转入建安四年,刘清才再次见到皇帝踏足长乐宫。

这阵子朝廷要对袁绍用兵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刘清早就有心要问,但自从那次搜宫之后,皇宫内规矩越发森严了,连她都不得擅自进入未央宫,因此直等到皇帝来长乐宫,她才找到机会询问。

“我从前竟不知道子的父亲乃是大忠臣,还一直心中惋惜,子那样的人才,父亲却跟了袁绍。”刘清现在也学会了委婉,先试探着从皇帝可能喜欢的话题入手,笑道:“父亲已经封了曹侯,儿子几时也封侯呢?子这些年跟着陛下,劳苦功高,他却从不居功,连我这样挑剔的人都挑不出错处来了。陛下什么事儿都交给他去做,却只给人家车骑将军的职。他没有相应的官职,却要管着比他高许多的人,平时恐怕要受委屈的。”

刘协微微一笑,道:“那是从前,现下长安城中谁还敢给他委屈受?”顿了顿,不知想到什么,脸色沉下来,淡声道:“你挑不出错处来,不代表他没做错事。”

刘清讶然道:“子做了什么错事?”

刘协只露了一句,不再细说,转而问道:“你这宫中一切都好?”

“我这长乐宫中能有什么不好的?”刘清这些年也长进了,知道皇帝其实问的是西北角的阳安大长公主。

自去岁年末搜宫过后,阳安大长公主便搬入宫中西北角荒废的一处小宫殿居住,每日宫门紧锁,除了必要的食物输送,等闲不见人员进出。

“说来姑母也真是心诚,全然不顾自己享乐了,”刘清开头两句还说得有些生涩,抬眼见皇帝自自然然的模样,渐渐也说得利落了,“去岁年末说是梦见高祖托话,要她入宫侍奉牌位五年,可保大汉国泰民安。她这便毅然入宫,自此一个人也不见,一步也不外出了。幽冥之事,虽然难说,但若有万一的希望,就是姑母的大功德,也是我大汉之幸。可恨我没有这样的福分,不曾梦见高祖,论起来我年轻有力,不比姑母更该去侍奉吗?”她说得这样情真意切,自己也吓了一跳,仿佛才发现自己还有这样胡说八道的天分,果然与皇帝是亲姐弟,只是从前没机会发挥。

刘协含笑看了她一眼,止住了这场两人都心知肚明的鬼扯,点头道:“姑母安心侍奉,实乃我大汉之福。”

提到阳安大长公主,刘清便不得不问与之相关的一件事,“姑母入宫第一日,曾邀弘农王妃之母唐夫人前来。那唐夫人留得时间也不久,大约两盏茶时分,便又出宫去了。谁知第二日就传出唐夫人的死讯来,据说家人发现的时候,她好端端躺在床上,面目栩栩如生,好似那些修道成仙的人一般。”她一面说着,一面观察着皇帝的面色,很清楚皇帝不想告诉她的事情,她是不可能从皇帝口中听到解释的,只能通过皇帝的神色去猜测。

皇帝看起来正在专心致志欣赏墙上挂着的那幅蔡先生新写的字。

刘清等了两个月,才见到皇帝,不愿意就这么放弃,又继续道:“说来可叹,弘农王妃因疫病去了,没想到她母亲也这么快就没了……也算是地下团圆了,况且若真如传言一样,那唐夫人没受什么磋磨便去了,也算是一件幸事了……”她见皇帝始终不开口,便知这不是皇帝想要谈论的话题,自己又嘀咕了几句,算是收了尾。

刘协这才道:“姑母在宫中,就没什么人来你这里撞木钟?”

“撞木钟?”

“像伏德等人不好来跟朕说,难道不会让他们的妻室亲眷来走走你的门路?”

刘清会意,她经了搜宫之事,近日也谨慎了许多,便道:“这两个月冷,我都不耐烦出长乐宫。若见人,一天三趟得换衣裳,又麻烦又不暖和。所以最近要见我的,我都挡回去了。”

刘协笑道:“挑选着,也还是要见一见的。姑母闭门不出,你再不肯见她们,她们便该不安了。安逸久了,叫她们稍加自省,也是好事儿。如今自省过了,朝廷又要用兵,可不能叫着长安城中的氛围太过紧绷了。待开春暖和了,你该见人便见人,想宴客便宴客,不要拘束。”

刘清听明白了,这是姑母幽囚宫中,朝廷需要她来传达一切都好的信息。

刘清笑道:“那就如陛下所言,待开春办一场宴会吧。只是这既然是陛下的主张,资费银两可要由陛下来出。”

“放心,短不了你的。”刘协顿了顿,又道:“如今姑母外事一概不理会,江东长公主那里你也要照拂到。”

这说得乃是伏寿。

刘清笑道:“我与伏寿倒是一向有书信往来的。她忽然嫁了那么远去,我还真有些不放心。不过她前头两封信写来,看着倒是一切都好,我真佩服她,在异地能这么快便融入进去。”

“那便好。她可有提什么要求?若是有为难之处,你替她周全。”

“为难之处倒是没有。”刘清想了一想,笑道:“就是月前来的信里,说到了从前在宫中用过的提花楼,说是江东的织布机没有宫中的好,织不出那样鲜亮的锦缎来。既然如此,我派人给她送一架去?”

这时候一架提花楼可是很贵重的。

刘协笑道:“朕有个更好的法子。把那提花楼的图纸,与会造提花楼的工匠两人,一同送去江东。只要伏寿在江东,能让匠人开工,她想要多少提花楼,都只看江东的财力。”

“这的确是……再好不过的法子。”刘清微微一怔,反应过来后不禁感叹,“我先代伏寿妹妹谢过陛下恩典了。”

姑母总觉得伏寿没能做皇后,甚为遗憾;她也觉得伏寿远嫁江东,是有些不幸的;此时看来,倒是她与姑母都看得太窄了,只把目光放在了后宫这一亩三分地。

刘协起身离开。

刘清跟在身旁相送,低声问道:“与袁绍这一仗,非打不可吗?我知道陛下平定了凉州、益州,更早之前,诛杀李唷⒐汜,解救长安于贼兵之下,论起用兵,陛下至今未有败绩。可那到底是整个河北之地,百万之众,中间还隔着滔滔黄河……”她猜想皇帝此时是不愿意听这种消磨志气之言的,因此越发放低了声音,说到最后,已几不可闻。

“朕明白皇姐的担心。”刘协温声安抚道。

“陛下明白?”刘清一愣,她自己其实都不太明白。按道理来说,陛下从无败绩,她应该感到放心才是;但也许因为这次要面对的是力量强大的袁绍,也许是因为长安城中出动的二十万大军才刚刚归来,也许是因为姑母幽囚、唐夫人骤死……

“朝廷前期不会派兵马东进的,全靠曹操领那几万兵马周旋。”

“全凭曹操那几万兵马?那岂不是要被袁绍一口吃掉?”刘清一听就觉得不靠谱,道:“就算长安不出兵,陛下也要发诏令,让周边的吕布等人率兵前去援助才是。否则曹操一倒,旁人见了,谁还肯为陛下出力?”

“对待懦弱的敌人,朕有强大的兵力,就示之以强大,便如平凉州、益州,二十万大军尽出,不需两刀,敌人便自动投降了。”刘协缓步向外走着,悠悠道:“而对待兵多将广的敌人如袁绍,就要让他骄傲,让他自负,让他看不起他的对手……所以至少这一年你还不必担心,长安城中不会出兵,你只管同林氏、董夫人等人见面谈笑便是……”他安抚刘清,也是为了刘清能有一个好的心态,去安抚此时城中众不安的女眷,然后透过这些女眷,安抚一众不安的官员。

越是身处高位的人越是多疑,旁人亲口告诉他的,他是不肯信的;非得是他自己千方百计打听来的一点细微动向,才能叫他相信。

“可是……”刘清顺着皇帝的话一想,却有了新的疑虑,道:“这一年之中,曹操要独自面对袁绍百万之众,到了绝境,他难道不会……”她打量着皇帝的面色,带了几缕小心,却仍是说出了口,“倒向袁绍?”

这些年来,她也听说了不少外面征战之事,男人之间抢起地盘来是没什么道理、也没什么底线的,今日形势所迫我归附了你,明日我得了时机便又会背叛你。

“皇姐进益了。”

换做以前,这绝不是刘清能想到的问题。

刘协淡声道:“这就要看朕能给予曹操的,与袁绍所能给予曹操的,孰多孰寡了。朕在,长安二十万大军在,曹操忠义之心便不改。况且,还有朕与子的君臣之义、知己之情……”他提到曹昂,想起日前得知的那桩事情,眼中渐起阴霾,这“君臣之义、知己之情”八字说来,便有那么几分喜怒难辨的意味。

刘清没留心这等细微处,只知道如今要紧的事儿是笼络住曹操,一听忙道:“那陛下这一年可要对子更好些。”

“朕正是要待他更好些。”刘协眯眼平平道来,一步跨出了长乐宫,“皇姐请留步吧。”

刘清望着皇帝在宫人簇拥下离去的身影,顿了顿,后知后觉得问身边侍女,“我怎么瞧着,陛下最后像是不高兴了呢?”

贴身侍女笑道:“陛下来见殿下,怎么会不高兴。奴等离得远,也未见得真切,大约是今儿的太阳晃了眼,瞧着像是不高兴,其实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刘清自失一笑,叹道:“连我这个从前最是直肠子的,如今都会多心了。”

作者有话要说:一更,二更在晚上。

感谢在2020-12-2523:15:37~2020-12-2610:32:1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大莉水手3个;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