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众经之首 - 修太阳 - 乱拳厨子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修太阳 >

第136章众经之首

古武的迅猛发展,不仅报了第二文明时期的灭族大仇,也令当今人类安全得到了充分保障。

太阳的成功修复,将令人类越来越强壮越来越聪明,并真正走上可持续进化之路。

由于魂果只在念力宇宙的黑洞里才有,所以产量并不多,只能提供给部分高端战力人员和顶级科学家使用,因为这两类人员才是领航人类安全与发展的两只翅膀或发动机。

而黄星的发现,更为人类找到了后路,作为蓝星的后花园它将为蓝星提供大量稀有资源,尤其是含有念力的各种食物,非常适合提升人类的体质,包括为初级古武提供高级能量。

黄星的农作物不仅营养价值大大增加,产量也翻倍,但它却和转基因完全不同。

通信技术的改进、交通方式的改变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附着个人飞碟的普及和各星球间通道的开通,让人类的星际旅行不再只是停留在梦想阶段。

经过不断努力,人类已经从内耗中摆脱出来,在上述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从很多方面都得到了整体提升同时又尖端突出,从此驶上进化与发展的快车道。

蓝星的事情已经基本处理完毕,紧接着就是把黄星的一些工作要再完善。

黄星的基建工作已经进行到后期,焦文和余晓晓的领导能力还是比较突出的,木流基本上都没怎么管,全权交给他俩去管理,加上现在两星之间的通道已经开启,有什么事或者缺少什么物资,用飞碟往来都很快,所以建设进度一点都没有拖延。

木流现在要为黄星设置一个和太阳一样的阵法,收集各种规则投射到黄星上,最理想的地方自然就是太极星。

他买下熊猫星域后还没有好好到太极星去转转,此时正好可以探查探查它有什么神奇之处,一颗星球为何是黑白两色?且与太极图十分相似。

来到太极星把其里里外外都转了一遍,也取了不少样品先装起来待之后送回蓝星化验。

这个星球上似乎没水没植被,也暂时没发现有生物存在。

星球一半发光,一半不发光,现在还不知道是个什么原理,得等以后有空了再进一步探查,现在首先要做的是布置阵法。

布阵方法和在太阳时基本一样,以九九归元阵吸收各种规则因子,不过这次木流打算不再把阵法对准初元宇宙,而是要吸收高维宇宙规则。

这样可以避免薅同一只羊影响质量,也可以对高维宇宙的不同种族实施同步打击,还能转移敌人对蓝星的注意以防万一。

由于太极星不是聚维珠,它本身不具备太阳那样的自动收集规则的能力,所以在阵法的布置上木流又进行了改进和调整。

结合太极星的双鱼结构,以两只鱼眼为中心阵眼建立两个独立的九九归元阵,每阵分别对准备六维宇宙和九维宇宙,吸取它们的宇宙规则,再将这些规则定向发送到黄星。

同时还可以把这两个阵法组合起来,在需要时以更大的功率发射文明反子。

所有的规则人类都是可以使用的,就像木流一样,规则越多越完善对人类的好处就更大。

现在的人类因为规则不完善、因为体质等原因,导致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接触到更多的规则,进入一种越来越弱的恶性循环之中。

现在太阳也修好了,人们将会接触到更多的宇宙规则,体质会逐渐增强,今后就不再只有木流这种特殊体质的人才能吸收更多的规则之力了,而是所有人都可以从适应到吸收,从而达到增强体质促进进化的目的。

所以在太极星也要布置同样的阵法来强大人类弱化敌人。

木流这次没有找更多的人来帮他,而是由自己独立完成的,也没让其他人知道这件事,在蓝星的高调也是为了提振人类信心,让大家明白我们的处境并团结奋进。

何况就算不做任何事,敌人也会想办法破坏甚至摧毁聚维珠的,那不如就明目张胆地去做。

由于材料齐全,布置起来就很快,没几天木流就全部完工。

完工后木流便在星球上来回溜达,没曾想却发现十分奇特的地势,感觉像是人为布置的一样规则整齐。

从远远的高空看去,整片区域呈一个大大的太极八卦排列,中间的双鱼像是由两个湖泊组成,从颜色上看也是一黑一白。

而四周是八座形状相似大小相当的山脉,每一片山脉间隔距离几乎相当,近距离四处查看,才发现这些都是自然形成的,真是神奇。

降落于两湖之间,才发现并没有水,而是由黑白两种物质组成的双鱼状平坦地势。

而在其中一座山脚下,却发现有一间人造的小石屋,走近一看,里面还有石床石凳石桌子,除了厚厚的灰尘其他什么也没有,或许是年代太过久远全部都风化了。

整个星球他都大体转了一圈,其他地方并没发现有魂念体生活过的痕迹,为什么唯独这里有?

这些设施说明肯定有人类的先辈来过这里,虽不知是哪位,木流也不由得起身,对着屋内深深地鞠了一躬。

正准备转身离开的木流,却在墙角发现有什么东西在微微发光,刨开一看,好像是一本书,材质很特殊,很柔软但却韧性十足,不知用什么材料做的,这么久都没有被风化。

打开一看,却让木流愣住了,封面内页竟然是一个完整的太极八卦图,再往后全部写满了甲骨文,充过知的他对这些文字非常熟悉,都是关于易经的内容。

易经乃众经之首、华夏文明之源,是华夏文化思想的起点,是儒家、道家共尊的元典。

据称历经四圣所著,即伏羲画八卦,文王姬昌作卦辞,周公著爻辞,孔子撰《易传》。

木流以前没有研读过此书,而今仔细拜读,不禁感叹先人高深的智慧,非神人所不可为。

华夏的天人合一源于此,儒家的人本精神源于此,道家的辩证思维源于此……

同时也为自己的肤浅而羞愧,之前第一印象认为这就是用来算命的,岂不知其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生活、法律、文学、医学、艺术、教育、数学等诸多领域。

读圣贤书,洗灵魂垢。

我们有太多太多传世典籍值得虔心细读,这是当今最入世的修行。学习才能创新,也是我们积累念传递念的主要方式。

木流在石屋里坐下来虔心阅读,就和修炼时一样细细领会其精髓,这是一种深沉和洗涤,让灵魂安稳下来,让身心放松下来,读圣贤书让自己通透,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体验,以后一定要多读。

说明自己以前太过浮躁了,奔跑的路上不妨偶尔停下脚步,看看有没有跑偏,以便及时调整,哪怕看看沿途风景也比低头乱撞得好。

就这样反复阅读一遍又一遍,这也是需要领悟的就和古武秘笈一样,越读理解得也就越深越多。

随着时间的流逝,觉得自己正在吸取营养的木流,却突然发现自己的修为等级竟然提升了,这是什么情况,难道读书也有修炼的作用?

虽然只是一个小境界,从宇仙后期来到了宇仙巅峰,但也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了。

想了半天他才反应过来,这一定是由于念力的提升导致的,因为念力也是九大规则之一,读书使得念力提升就相当于自己在修炼念力宇宙规则一样,同时还和近期一直在布阵也有关系。

除了提升念力水平外,读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对神魂也有很好的锻炼作用,所以为什么人们常说要吸取书中的营养,知识就是营养,营养才能转化为念力、魂力和能力。

有人会问,不是可以充知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