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大结局
在宫中最有名望的申保以命作抵之下,熊正终于免于一死,被发配到楚国最偏远的一处封地。申保白发皓首,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他用心辅佐了三代楚君的王宫,随着熊正而去。
暮色中,寒鸦鸹噪,冷风浸人。夕阳的光撒满大地,王妇二人立在高台之上,申保告辞而去。允儿看着申保离去的背影,奇怪地问楚王道:“不知申子为何对熊正百般维护,求情也便罢了,可这一去,年逾六旬的申子恐再难回来,只怕要埋骨它乡了。”
楚王长叹一声道:“申子不说,寡人也不便说破,但愿熊正能明白申子的一片苦心。无毒当年,便深受申子所喜,只是他后来自寻死路,申子痛心疾首,很多年再不愿提起此事……”
允儿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申子这般维护熊正。
一阵寒风吹过,允儿不由得打了个寒噤。楚王觉察,伸出臂膀搂住允儿笑道:“回去吧,莫要再担心他们,各人的命各自修,是福是祸,由他去吧。”
……
十年后的夏天,流观阁内,一片花团锦簇,热闹非凡。
今天是允儿四十五岁的寿诞,一大早,太子商和太子妃文珠便带着两个公孙来前来给祖母问安。允儿端坐着,慈爱地看着两个玉雪可爱的公孙。
文珠弯下腰,教导一男一女两个双生子给祖母叩头行礼,奶声奶气地贺寿。如箩的大肚十分笨重,齐奚急忙上前扶住文珠,允儿笑着让文珠坐下,双生子不认生,一番叩头之后,便到处跑着,好奇地看着大殿中物件。
越夫人笑意吟吟地说道:“不想文珠这此年,却是最让夫人省心的一个,嫁来不到三年,便已为太子开枝散叶,真是我楚宫之福啊。”
文珠羞红了脸,急忙岔开话题道:“托夫人的福,夫人为孩儿选的两个乳母,十分得力……”
越夫人越发笑的开心了:“你这孩子,你会生,生的好,跟乳母有什么关系……”
文珠越发了脸,太子商揽着文珠的肩头笑道:“庶母说的是,其实庶母应该夸的是我……”话还没说完,腰间就被文珠狠狠掐了一把。
众人都哄笑起来。允儿慈爱地看着这对小夫妻,心中却轻轻叹喟,时间过的是太快了。
越夫人也老了,一双眼角笑起来堆砌的皱纹,是厚厚的粉妆盖不住的。允儿轻轻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颊,这么多年保养得宜,光洁艳丽的脸上容颜不变。除了眉目之间,早己褪去青涩娇嫩,顾盼颦笑之际,一双洞悉世事的眼眸依然清澈,已经是做祖母的人了呵。
允儿恍惚地看着殿中热闹的众人,从重生到现在,一路蒙太一护佑,这一世平安顺遂,两世为人,该报的恩该复的仇,所有心愿都实现了,似乎没什么再值得遗憾的。
正恍忽间,只见双生子争抢着抓着一个物件欢快地跑过来。
姐姐跑的快些,高高地举着小手来到允儿面前,撒着娇问道:“祖母,这是什么东西?送给娇娇可好?”
弟弟也跟着扑了过来,静静的偎在允儿膝头,睁着大眼睛眨巴眨巴地不说话。
允儿看着玉娇手中的东西,笑道:“这个叫铜虎,是祖母年轻时候玩的东西,如今娇娇喜欢,就送给娇娇了。”
那只小小的铜虎,当年是未入宫前与子离闲逛时看到的。子离见她喜欢,便悄悄地买了下来,后来允儿入宫了,子离便托楚王转赠与允儿,二十八年过去了,物是人非,申县的一切记忆都如同过眼烟云,只剩下这只铜虎,还依然在这深宫中静静地守护她。
允儿拿起铜虎,用绢帕轻轻地擦了擦蒙尘的虎首,手指轻轻地摩挲着,递与玉娇。
玉娇伸手接过,十分开心,笑眼弯弯地向允儿施礼道:“多谢祖母!娇娇一定好好善待。”
弟弟玉宣咬着手指头,含混不清地说道:“我也要,祖母,宣儿也要。”
文珠急忙使人将二子抱过来,口中哄着:“莫要贪心,你们姐弟二人一块玩便是。若是真有两只老虎,便会打架的。”
正笑闹之际,宫人前来禀报:“夫人,晋国太后驾到,前来为夫人贺寿!据报已经在城外五十里了。”
晋国太后,便是秋夔,一别二十五年,再未曾谋面!
允儿惊喜之下,直接从座而起,口中说道:“快快备辇,本宫亲去迎接!”
……
城外斜长的草坡上,芳草青青,杨柳依依,二十五年后,故人重逢在当初送别的地方。
允儿率宫中众人隆重出城相迎三十里,翘首远眺。草坡上芳香的小花沁人心脾,让允儿突然想起送别的那个早晨,年轻的公子坚与秋夔,白衣飘飘,乌发如瀑,温婉的眉眼相对,携手归去。
远远看到一队人马过来,旌旗猎猎,上书大大的晋字。上千骑身着乌黑盔甲的护卫,簇拥着几辆马车出现在土坡下。太子商指着那处给允儿看,允儿激动地喃喃着:“来了,来了。”
一辆乌黑精钢打造的华盖马车停了下来,七彩的帷帘卷起,侍婢上前,扶出一个清雅的贵人。
秋夔依然是一袭白衣,清隽如昔,腰间束着一条金钩玉带,胸前挂着青碧玉的组佩,当年瀑布般的乌发梳成了远山髻,斜簪了三根金钗,清爽利落。
允儿迎了上去,秋夔疾走几步,二人执手相对,无语凝视,嘴角噙笑,泪珠儿潸然而下。
允儿看着秋夔,眉目依旧如画,只是脸色略为苍白,微微笑道:“这许多年不见,妹妹仍然美貌如旧……”
甫一开口,秋夔便泣不成声:“如今我成孤雁了,能在有生之年,再见到姐姐,真是甚慰心怀……”
允儿也悲从中来,晋国国君两年前驾崩,秋夔之子继位,秋夔便被尊为晋国太后。虽地位尊显,新君早晚问安,但秋夔茶饭不思,日渐消瘦。允儿从书信中得知,便邀秋夔来楚散心。
二人正哀伤之际,一个稚嫩的声音清脆地响起:“祖母又难过了,祖母快不要哭了,哭坏了眼睛,让征儿怎么回去向父君交待呢。”
允儿止了泪,低头看去,泪眼朦胧中看到一个粉妆玉琢的小娃娃站在旁边,扯着秋夔的衣角,正软语温存的劝慰着。
允儿破涕而笑道:“这是……”
秋夔拭了泪,牵着小人儿的手向允儿笑道:“这是我的小公孙,名征,此番出游,他央了他父君要陪着我前来,沿途看顾着我,给我解闷。”
允儿点头叹道:“好孩子。”
拭了泪,回头召太子商公孙玉宣等人上前参拜,秋夔惊喜地笑道:“商儿都当爹了!”太子商携了文珠的手,及二个双生子一同上前行礼。
允儿感慨道:“当年太子出生产难,还多亏了你,不然哪有我们母子今日?”
秋夔转头看着眼前的青青草坡,此情此景,感慨万千。
……
盛大的晚宴在章华台举办。地宫里音磬袅袅,大殿上锦绣花团,数十株巨大的花树栽种在两边宽敞的庑廊上,巨大的宫灯照的殿中恍如白昼。伶人轻歌曼舞,席间宗族贵妇轮流上前敬祝襄夫人福寿延绵,荣祚千秋。
楚王须发花白,身材发福,再不复年轻时意气风发的样子,绛衣博袍,与携允儿高坐上首,眉目间一派慈爱之情,看着席间的孙辈学着大人的模样,恭恭敬敬地拜礼祝寿,捋须而笑。
太子携文珠上前,手执一物,高高奉上,口中称道:“儿臣奉南山神参一棵,贺母后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