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谣言满天飞
许氏集团虽然从无到有,发展不过才数年的时间,却已经在香港人心目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无论是免费报纸,廉价商品,豪华戏院,精彩电影,动听音乐,优质偶像,人气明星都已经深深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而许氏从无到有只发展数年时间,市值已经赶超会德丰,九龙仓等老牌英资洋行,并且还掌握有和记黄埔相当一部分的股份,如此巨额的身家,如此之快的崛起速度,也让香港市民惊艳不已。
香港人都会说,“香港是个出奇迹的地方”,不乏一文不名的穷小子成长为富翁的先例,但是像许家崛起这样快的,全香港还是独一份儿。
许氏家族尤其是许贯武的励志故事,早就已经传遍了香港的大街小巷,被无数人当做是财神爷下凡来崇拜,也因此当便易得便利店买壳上市的时候,这家公司的股票会如此抢手了,人们都指着许贯武带挈他们赚大钱呢。
但是现在这位许氏集团的掌门人说不玩就不玩了,说退休就退休了,听闻这个消息许氏超商的股票应声下跌,很快就由之前的每股十二块,一日之内就降到了每股八块钱,下跌了三成以上。香港股市受此牵累也同样应声下跌,恒生指数当天便重挫五百点,跌幅达到了百分之五。
关于许贯武因何退休一事也引起坊间诸多揣测,有猜测许家内讧,许贯武被兄弟几人握住把柄,所以不得不将掌门之位让出;有猜测许贯武风流成性。感染了不知名的怪病。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所以才选择及早退位让贤;还有说许贯武两房太太闹得太凶,许贯武频受情伤因此决定退休,准备择日归隐山林的;还有说许贯武与内地关系密切,已经收到风声知道北边不日要收回香港,所以想将资本逐步转移到海外的……
种种揣测喧嚣尘上,各种小道消息,谣言绯闻满天飞。有不负责任的小报也摘选坊间流传最广的传闻,然后稍加艺术加工之后。再附上似是而非的所谓“证供”,就成了一份“许贯武退休大内幕”的特辑,而且据说销量还十分不错。
让人惊讶的是虽然谣言满天飞,已经让许氏超商股价持续下挫,但是许氏集团却始终是沉默以对,连一封澄清事实真相的公告都没出。他们这种沉默的表现顿时被人当成是默认了,“如果不是心里有鬼,为什么不出来解释清楚呢,摆明就是身上有翔擦不干净啊”。
受此影响坊间得传闻越发荒诞无稽,简直可以出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了》。许氏超商的股价也是一路下跌。让中小股东是叫苦连天。当初本来是信任许贯武的投资眼光,所以大家才纷纷抢购许氏超商的股票。让它从原来只有几毛钱一年之内翻了足有二十多倍,被人们称为神股中的神股。但没想到许贯武连招呼都没打就抽身而去,一下子让中小股东失去了希望。
只是当中小股东都开始疯狂抛售许氏超商的股票时,却有多家机构开始悄然吸纳这只股票。其中一只自然就是许贯武了,另外几只则查不出什么来历。
许贯武之所以放任谣言满天飞,任凭许氏超商的股票一路狂跌,就是为了回购之前发行的股票。外界现在有许氏七成以上的股票(之后又有两次供股集资),许氏集团掌控的股票不过才一成而已,如果不是许贯武手中还有两成的话,公司早就已经是别人的了。所以为了稳固对许氏超商的控制,许贯武不得不回购大量股票。现在股价在每股五元左右徘徊,正是要抄底抢购的时候了。
只是许贯武没想到还有其他机构也对许氏超商感兴趣,他在抄底吸纳股票的同时,也发现多家机构也在同许贯武拼抢,似乎要争夺对许氏超商的控股权。所幸这几大机构是悄然吸纳,没有大张旗鼓的直接吞吐,所以一时间之间没有引起市场的注意,不然市场闻声而涨,许贯武势必还要多花几亿港币才可以。
……
就在许贯武宣布退休之后,汇丰银行,和记黄埔,长江实业,合和地产,恒基兆业等于许贯武关系密切的生意伙伴也纷纷打电话来询问此事。毕竟许氏集团换掌门人,对他们的影响也是蛮大的。尤其和记黄埔,长江实业,合和地产,恒基兆业等几家公司尤其紧张,因为许贯武手中可是握着他们大量股票呢,他这一退休不知道股票会如何处理?如果处理不当的话,这几家公司都将面临灭顶之灾。毕竟以许贯武的持股量,是完全可以左右公司大局的。如果所托非人拿着投票权一通乱搞,这几家公司很可能会破产倒闭。
许贯武对他们打电话来的原因心知肚明,而自己退休的原因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对外面保持沉默也不过是另有图谋罢了。于是便在电话中向他们解释了自己这样做的原因,听说许贯武并不是真的全然不管事,只是要花更多时间去美国打理生意,这些人都表示理解和支持。
近两年来香港地产商也开始向外发展,近的如马来西亚,星加坡等南洋国家,远的如加拿大,英国等英联邦国家,都是港商发展的主力方向。因为现在世界经济复苏,各地的房地产市场开始发展,尤其这些国家都是英联邦国家,法律,人情基本上有相近相通之处,所以最适合香港地产商前去发展。
而许贯武在美国有自己的产业,他们也早就已经知道了。虽然不太清楚那边的规模有多大,不过单看每年由许贯武投资的电影,赚取的几亿几亿美元的超高票房,就知道美国那边的产业规模一定不小,甚至比在香港的许氏集团还要大。而许贯武搁下已经发展成熟的许氏集团。转过去发展美国产业的做法。也是一直以来他们所用的做法。并没有什么值得商榷的地方。
李家诚之前是长江实业的主席,后来收购和记黄埔之后,现在也已经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和记黄埔身上,而长江实业则交给了自己最信任的左右手打理。不然两家上市公司重重叠叠的工作,就算让他分身出来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忙活,也是照样做不完的。
……
稳住了一众生意伙伴之后,许贯武开始优哉游哉的过起了居家男人的日子,每天不是逗逗孩子哄哄老婆。就是看看电视看看书,日子过得轻松又自在。
而就在他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许氏集团内部却在进行着清洗活动。在许贯武离职以后,在公司内部乱传谣言蜚语扰乱民心者,一律革职。尸位素餐,能力缺乏者,一律革职。贪污公款,公器私用者,一律革职。……
所谓新人事新作风,许贯武之前做许氏集团掌门的时候。因为采取的是睁一眼闭一眼的姑息政策,就好像对理查德和大卫一样。明知道他们两个人会黑钱,但是只要电影拍的好,许贯武也不会追究。这样一来自然让很多人起了贼心,在道具,服装,采购等多领域都出现过蠹虫。
只是以往汇报到许贯武跟前时,许贯武都是酌情考量之后,并没有给与非常严重的惩罚,毕竟很多都是和公司一起成长的元老。这样一来也使得他们的胆子越发的大,据不完全估计这些年来被这些蠹虫贪污浪费的钱已经达到上亿港币那么多,数额十分之惊人。
如果换到另一家公司早就垮了,只是因为许氏这些年成长的更快,所以这点损失还算不上什么,只不过是疥癣之疾罢了。但是现在许氏集团换了新的领导人,马上就拿这些蠹虫祭了铡刀,一周之内就炒掉了四十多名中高层员工,其中有几位还差点选上七人小组候选人。
如此大规模高强度的清洗工作,在许氏内部也造成了寒蝉效应,一时间公司上下焕然一新,展现出了与许贯武主政时期,完全不一样的气势。而七人小组也借此树立了自己的权威,成为了名正言顺的许氏集团掌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