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章 米苏拉塔港 - 女兵英姿 - 江心舟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女兵英姿 >

☆、066章 米苏拉塔港

2月25日,西线边境的陆路撤离通道成功打通,并已成功撤离三四千人。

就在这一天,“奥林匹克冠军号”“罗马巡洋舰号”等豪华邮轮,陆续第二次抵达了东线的班加西港,

四艘豪华邮船,已经在前一个航次中,成功地将**千中国侨民(其中包括中资企业中的外籍雇员),从海路安全撤离到了马耳他和希腊的克里特岛。

今明两天,这些邮船将运走滞留在班加西地区的全部约四五千中国侨民。

今天的班加西港海域,狂风大作,浊浪滔天。当地气象部门预报,海上将出现六十年来最大的风暴。

这风暴虽然会对邮船的航行造成干扰,但是,西线的撤侨行动无疑已是胜利在望了。

整个中国撤侨战役的重心,在25日这一天,从班加西转移到了米苏拉塔――距离首都只有200多公里的海港城市。

米苏拉塔在l国的战略地位,就相当于中国的上海,是内战双方必争的战略要地。

自从2月22日反对派完全占领了班加西之后,他们就对米苏拉塔展开了猛烈的攻势,政府军也不停地往这一地区增兵,所以这座城市迅速成为l国内战最激烈的地方,也很可能是两派最后的决战之地。

王大使向国内报告,在米苏拉塔地区滞留的中国公民,大约有7千3百人。

国内应急指挥部认为,这7千多中国人的处境是最危险的!

因为他们向东和向西撤离的陆路通道,都被战火隔断了;南方是走不出去的大沙漠。

这座城市没有机场,唯一的撤离方式只有海路。但是,一旦内战升级,海路被封锁,这7千多中国人就只能呆在米苏拉塔这口“活棺材”里等死了。

国内指挥中心情急之下,命令一直在班加西海域待命的中国货轮,立刻起锚开往米苏拉塔。同时。也指示在外国邮轮上的前方工作组和大使馆的接应人员,加快速度,尽快完成班加西的撤侨行动,马上转战米苏拉塔。

可是。米苏拉塔港口的情况,却很复杂。

蒲英没看见冯的那两天,他其实正冒着生命危险,头顶着枪弹和炮火,在米苏拉塔交战双方的战线之间来回穿梭。

一方面,他要协助指导当地中资公司在战火中做好防护和躲避;一方面,他要找米苏拉塔港务局的人,联系使用港口的事宜。

可是,米苏拉塔港口的管理人员,不是参加了**军就是逃跑了。根本找不到人。整个港口只有几个老弱职员在看守着,进出港的业务根本已经完全停止了。

而且冯了解到,这港口的水深只有13米,而无论是邮轮还是远洋货轮的吃水,至少都要16米以上!

怎么办呢?

冯多方奔走。终于了解到,这里除了原政府管理的商业港口,还有多个私人码头,是当地林立的钢铁厂用来装卸巴西铁矿石的。

所以,他又想办法找关系,联系那些私人老板。

这在天天激战不休的米苏拉塔,谈何容易?

25日这天。大使馆给他交了个底,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因为班加西的反对派马上就要宣布成立“过渡政府”,同时,联合国的制裁决议也即将出台,决议内容包括冻结嘎达飞家族在海外的资产以及采取军事行动这样的严厉举措。

这些事情,一定会激怒嘎达飞。他肯定会采取报复行动。对反对派控制的地区采取狂轰滥炸和封锁行动。

在这种形势下,米苏拉塔的撤离行动更加刻不容缓了。

国内指挥部已经给出了行动的时间节点――到2月28日,必须全部撤出在l国的所有中国侨民!

可是到现在,米苏拉塔港口还没有着落。

梅武官也坐不住了,在25清晨的早会之后。带着小姜和国家工作组的小李、小郭,一起开车前往米苏拉塔。

他们向东行进到胡姆斯,一个在首都和米苏拉塔之间的小城,就被战火阻住了。政府军和反对派正在这里激烈交火。

城市边上有一家中铁集团的工地,那里昨天也发生了战斗,工地已经完全被打烂了。所幸工人们及时躲避到了下属的一处砖窑。

可是,他们躲藏的地方很小,物资也很缺乏。工地负责人告诉梅武官,如果一两天之内不能撤走,他们就熬不住了。

梅武官安慰他们道:“国内正在调集船只开往米苏拉塔,我会尽快安排你们到那里上船。”

不过,从这里前往米苏拉塔的公路已经被封锁,梅武官等人只好转道沙漠。

由于对道路不熟悉,他们越走越远,越走越偏。

幸好在这个时候,冯请来接应他们的人,终于找到了这辆车前插着中国国旗的车辆。

接应的人员是属于反对派阵营的,但他们的头目卡曼,本来却是政府军的一名上校。

卡曼曾在解放军国防大学进修,那时就认识了冯。在冯来l国大使馆武官处工作的这段时间,两人的来往更多,已经成了很好的朋友。

在冯得知卡曼已经率部起义后,就暗中和他取得了联系。这两日,冯能在战火中来回奔波,也是离不开卡曼的照应。

这一回,卡曼亲自率领自己的卫队,护送梅武官一行人,穿过反对派控制的沙漠和乡村地区,一路比较顺利地进入了米苏拉塔城区。

路途之中,梅武官还看见另外有一支反对派的武装将一家空无一人的中国公司的工地,好好地保护了起来。

梅武官上前一问才知道,这又是冯联系的。

那支武装的小头目告诉梅武官:“你们那位姓冯的外交官找到我们,说中国人本来是来帮助我们搞建设的,但是我们现在闹革命,打仗打得中国人没办法安心搞建设,不得不暂时撤离。但是,我们的内战总有一天会结束,到时候中国人还愿意回来帮我们搞建设。所以。我们决定保护好你们中国人的工地,到时候还请你们回来!”

梅武官既为大多数l国人对中国人的友好感动,也为冯在这两天做了那么多工作感到欣慰。

下午4时许,梅武官等人抵达了距离米苏拉塔港口不远的中交公司营地。

这个营地在面朝大海的一个山坡上。正好避开了城中的炮火,没有受到大的破坏。营地内井然有序,物资储备充分。

梅武官看到这个和胡姆斯的中铁工地形成鲜明对比的营地,立刻明白了冯建议将这里作为米苏拉塔地区撤离指挥部的原因。

当他见到冯的时候,却吓了一跳。

印象中那个特别英俊帅气的年轻人,竟然一脸胡子拉碴的,双颊消瘦,眼窝都有点抠进去了的感觉――他这是多久没有好好睡一觉、好好吃顿饭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