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纷纷邀歌
不说香港这边好多明星其实现在都在给校长和曾智委打电话,想问问有没有办法联系张诚订首上档次的歌,张诚这边谢幕之后,还是先让老艺术家下台,然后其他人再跟在后面。
回到后台这些老艺术家都没有一个离开的,主要是在沉思,刚刚这首歌在下面听旋律的时候也就是一般,可是一配上张诚的唱味道就玩去不同了,自己的内心被深深的触动着。
一个年轻歌手悄悄的走到一个老艺术家身边道:“袁老师,您的节目就要到了,你赶紧准备一下,导播来消息了,这次演出您的节目很重要。”
张诚的说法和做法,加上刚刚的歌曲深深的触动了导播候远,所以没有像以往一样通过耳返叫演员,而是让已经演出过的演员临时做了场记,逐个通知。之前不管是谁都是对讲机里喊两遍,出现问题自己扛着,可是老艺术家们有些都有点儿耳背,加上现场也是闹哄哄的,经常听不清楚,所以常常出现小问题。这次的做法,已经让这些老艺术家感觉非常好了。
袁老师叫袁丽颖是一位国内外都超级出名手风琴大师,就算俄罗斯的国庆大阅兵都会邀请,然后放在压轴的节目上,让袁老师来一首《喀秋莎》,像每年十一五一,基本都是必到的老演员了。算是国家级的保留项目。
“我不想再演奏《喀秋莎》了,麻烦帮我问问,我这个节目时间给小张老师吧,我……我还想再听一遍刚刚的那歌!”说着说着袁老师的眼泪就下来了,自己也是艺术家了,自己也曾经在国际上风光无限,可是自己演出一辈子都是被要来喝去的,张口国家面貌,闭口国际影响,回来还要被批,经常扣大帽子,什么爱国主义不够端正,要不就是没有政治素养。
这边袁老师一哭,整个后台的人就都围上来了,张诚也赶紧过来:“呦,袁老师您这是怎么啦?”小明星还以为是自己闯什么大篓子了,赶紧向张诚解释,这一说,张诚就无奈了。安慰道:“袁老师,这歌很快就会上市的,到时候我送您原音版的,你回家慢慢琢磨,我授权给您,哦不,是所有今天上台的人随意改编,用自己最理想的感觉演绎。”
“还原因版的,那些不是都是盗版的吗?”好吧,之前张诚不是签署了一个共享合同,只要卖出一张专辑就捐2块钱来着,这个在圈子里都觉得是盗版的。张诚什么咖位,一张专辑最贵的才40块,最便宜的就10块钱,根本也是什么广告都没有,说发就发行了。这个怎么可能是正版的。
张诚一拍额头,这事儿可是一时半会儿的解释不清,正要好好说说的时候电话响了,接起来一听,大舌头,嗓音沉,一嘴的台湾腔:“瑜哥,找我有啥事儿?”
“诚哥,我也不饶弯子,我是代表我们公司想买几首歌的版权,价格是一首400万,外加销售分成15个点……”
“可以啊,不过都是拿些歌?”
“必有的有《小苹果》、《最炫民族风》、《月亮之上》、《南山南》和《顺流逆流》其他的您看着给凑过一张唱片就可以。”
张瑜说这话,也就是明说了,只要这五首拿下,就能保证这张唱片不会亏,现在是电子网络时代,能在这个时候出一张好专辑,大卖甚至说不亏,这就非常强了。很多小明星一张唱片能卖三十万就很牛了,大多数都是带着团队自己买回来然后大街上送人的,还附带签名合影的,就这样也送不出去多少。
“瑜哥,说实话,除了《顺流逆流》不行,其他的都没有问题,要不我再写一首歌代替吧,这首歌我打算送人的,也是大腕,是香港的徐姐。原本就答应有好歌送她一首的,这首歌以后我都不会再唱的,送给徐姐以后,就是徐姐的了。您看?”实际上张诚现在是真想赚钱,也是缺少钱,但是张诚可是还记得十五的三地联谊,还是人家徐晓凤帮忙才敲定香港的,这一晃就一年过去了,自己还没有完成当时的口头承诺张诚都有些觉得不好意思了,既然想起来了,那就完成它。只是一首原本就是徐晓凤唱到全华语世界的神曲,还给人家也不算过分的事儿。
张瑜听了心里一动,张诚还人情,这事儿不是第一次了,有几个音乐界的明星就是当年他做电视综艺的时候。给写的歌,现在一首歌红到现在,算是赚大了。
自己作为张诚的朋友,也跟着混了四五首,现在还在台靠着这几首歌混的风声水起。
有人说你不红主要是你的歌曲认知度不够,在娱乐圈有才华的人有无数个,也有很多人写的歌曲特别红,但是人不红。实际上,受众这个东西,一直都是托词。只能说你的视野或者心胸不够才会产生受众。张诚的歌不见得人见人爱,但是一定是花见花开,一首歌推出来基本都是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人认同,这样的才叫才华。
“那成吧,我就这么和公司说一下,要是成了,再给你回复。”张瑜也是很干脆,这事儿张诚答应了就是答应了,不答应谁也没辙。
“好那就回见。”张诚说完就先挂掉了电话,因为这边袁老师等人还等着呢,毕竟时间就是一两个节目的事儿,袁老师还要上台呢不是?
这边一放下电话对着小璐璐一招手,小璐璐一路小跑的就过来了,打开包,拿出笔和纸放在张诚面前。这就是多年相处的默契。张诚现在也没空说别的,直接开始不停的写,脑袋也是高度集中的回忆这个曲子。关键是要改编成为手风琴适合的度。
刷刷点点,也就一两分钟,一张标准的曲谱就写好了:“这样袁老师,您既然不想再演义《喀秋莎》您来试试这个新曲子,要是问题不大的话,我和璐璐在平台给您小伴奏一下。”
袁老师本来只是想到这么多年被各种对待的不公,根本不是想要拿捏央视,但是张诚突然接手,就有些太给面子了。毕竟现在来说,不管你是多大的咖,在张诚这里都是要圈着。所谓是龙你要盘着,是虎你要窝着就是现在的形式。但是张诚一脸谦卑做人做事滴水不漏,也是让人挑不出毛病,尤其是把这些个艺术家的位置放在自己上门供起来,这就让袁老师受宠若惊了。
点点头,马上拿起谱子看了几眼,然后就将手风琴架起来了。开始试探着演奏了一段,虽然还是有些磕磕绊绊的,但是已经初有风采。
张诚给写的是李建离开水木年华之后的一首非常经典的曲子《贝加尔湖畔》;这首曲子唱起来也是非常好听的,但是张诚打算以后推出去的时候用钢琴伴奏,更是打算由下一个自己觉得合适的人来推出去。
这边袁老师在试着慢慢熟悉的时候,张诚又刷刷点点的写出了吉他和小提琴的伴奏和声小段,这个曲子才算完整。把小提琴的教给璐璐,自己仔细的看看吉他这块有没有遗漏。
“唉,命啊,这老袁太太可能要枯树开花了。毕竟还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张诚就是心太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