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背后敌人
“我们两家交好,我也无需隐瞒你们,今日东厂派王成来协助审案,杨义,以你的聪明应该察觉到,在审案时王成处处针对你,他这么做不是因为痛恨你,而是东厂上面的人要求他这么做。”胡长宁指明要点。
“上面的人,该不会是那个人吧!?”杨道想到了一个人,但是他不敢说,此人权势极大,别说他,就算是胡长宁见了他也得低头行礼。
“是谁,你们别打哑谜啊。”杨义心急道,这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就是不说出谜底,真是急死个人。
“当朝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他也是东厂督主,此人在朝上权势极大,深得陛下信任,正是他下令让王成来协助审查此案。”
胡长宁一说出王振的名字,杨道仿佛被人击中胸口,情不自禁地后退一步,脸上满是震惊之色。
就连对明史不太熟悉的杨义,也听说过王振的大名。
在明朝出现过许多大名鼎鼎的宦官,他们权倾朝野,把控朝政,排除异己,专门与忠臣良将作对,那些不服从他们的人,轻则罢官,重则杀头。
汪直,刘瑾和魏忠贤等人,都是宦官里的个中翘楚,都曾以宦官身份在朝上只手遮天。
不过说到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宦官,非王振莫属,要是没有王振这个先例作为“榜样”,也不可能有后面的汪直,刘瑾和魏忠贤等人。
王振本是落第秀才,略通经书,他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但他知道自己天赋有限,不可能依靠读书这条路出人头地。
于是他就想到一个捷径,那就是自己给自己阉割,然后进宫当太监,说起来他也是个狠人,居然敢给自己“小弟”一刀。
那时候他已经有了妻儿,家庭和睦,虽然不是富人,但也不是穷人,就算当不了官也能过上不错的日子。
但王振心有远大抱负,他狠心抛妻弃子,自己给自己阉割,进宫当太监,幸好他运气不错,被选进去了,否则那一刀就白挨了,还要被人骂一辈子死太监。
在当时进宫当太监是个好活,不少人都争先恐后自宫,抢着去做太监。
只不过每次都会严格挑选,大部分人都未能如愿,唯有一部分运气不错的被选中,王振便是其中之一。
一般来说,当太监的基本上都是没怎么读过书的人,有学问的人都会选考科举这条路进入官场,不会去当太监。
王振的出现改变了这个局面,他的学识不是特别高,但放在一群太监里那就相当厉害了,所以他一进宫,其他太监见他这么有学问,都非常佩服他,甚至尊称他为“王先生”。
在宦官里,难得出现一个有学问的人,就连当时的皇帝明宣宗朱瞻基也被他吸引,甚至对他越来越喜欢,最后还封他为东宫局郎,让他去服侍太子朱祁镇。
王振把握机会,讨好太子朱祁镇,并且获得朱祁镇信任。
到明宣宗朱瞻基去世后,太子朱祁镇继位,成为明英宗,王振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朱祁镇封他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一跃成为宦官之首。
自此之后,王振一步步培植自己的势力,铲除异己,最终权倾朝野,就连有不小权力的内阁也得让他三分。
“你们杨家有没有得罪王振,他为何要专门派人来审办杨义的案子,他似乎非常重视此案。”胡长宁感觉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他可不相信堂堂宦官之首王振会这么闲,特意关注这起没什么特别的案件。
“当然没有,我们杨家和王振无冤无仇,又怎么会得罪他们。”杨道非常肯定,他从来没听说过有关杨家和王振之间的矛盾。
现在杨义才想明白,刚才王成为何会一直针对他,原来是王振派来的。
他深入思考,认为自己还不足以引起王振的重视,或许王振在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