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需要户籍文书
关山城,在府城东南八十里左右。
处在大梁在南北交通要道上,往前是和州府府城湖城,往后是更远的秦州府。
选在此处就是图个交通便利,位置独特,做生意嘛,位置相当重要。
这是她们找掌柜的打听过后决定的地方。
对于陈香这个现代人来说,走哪儿她都能活,所以人多事少的地方很有必要。
那么当下的问题她们要赶快把户籍文书弄好。
关于这一点两人商量后一致认为要找镇上的人帮忙。
李月在镇上最熟的人就是杨掌柜的一家,要不就是白二。
对她们来说,白二这人看着可能本事大,可路子太野,有点风险。
商量好事情,两人草草的收拾一下就休息下了。
离开的时候宜早不宜迟,说是睡觉,李月浅浅的眯了一觉就已经天亮。
昨晚迷迷糊糊她脑子里就是这些问题,越想就越觉得时间紧急。
看李三田这么惨,谁知道这人会不会脑子一抽,想要灭他满门?
毕竟如今李家人名义上来说就剩她两个女人了,有钱人发起疯,谁知道他会做什么?
老祖宗可是有个词叫斩草除根。
越想越觉着生命没有保障,她急匆匆的下楼找杨掌柜的去。
杨掌柜如今可算是翻身农奴把歌唱,今非昔比。
客栈的收入九层来此于吃食,虽说有点遗憾住宿的生意上不去,可做人不能太贪心,他已经相当知足。
如此他对于李月那是打心眼里感激。
昨晚李月二人匆匆忙忙来投宿,他也没放在心上。
当李月再找来的时候,他正在帮后厨的娘子打下手。
一个大男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愿意耐心的蹲在后院帮娘子择菜,这人应当不错,看到这一幕的李月心里想。
身后的陈香颇有些新奇的四处打量,然后跟李月小声的吐槽电视都是骗人的。
可不是骗人的嘛,这客栈的后院,屁大点地方,摆满的东西,谁说院子里停马车的?
当初宋连他们带来的是马,马才放的下。
走神的瞬间,杨掌柜的已经端两凳子请她们坐下。
与杨掌柜的已经这么熟了,李月开口就说了想请掌柜的帮忙。
听着这话,掌柜的把胸膛拍的啪啪作响,问她们帮什么忙,能帮的一定帮。
不是外人,李月也没避着问他衙门里认识人吗?
一听找衙门的事情,掌柜的就知道事情不小。
他面上有一丝迟疑,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事情。
李月还是很相信他的,见他这么慎重,便把家里的事挑挑捡捡的说了出来。
听说里面还有方员外的事情,掌柜的告诉她们,她们担心的事情是对的。
方员外的确是个心狠手辣的主儿,前些年惹了他的人,都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一家人都没了。
因着事情不是同时发生的,并且死的人死的方式看似与他毫无干系,所以尽管有人推测,也没有人有实证。
他做坏事做的隐蔽,做好事大肆声张,时间一久,事情就再也了无痕迹。
讲到这里,掌柜的为了增加可信度举了个例子。
说是前两年,有一个小偷流窜到白塘镇作案,挑谁不好,偏偏挑中了富裕的方员外家。
某日,小偷潜入方员外家里,将他家值钱的物什洗劫一空,然后连夜跑了。
方员外花了重金,请了衙门千里迢迢的将人给逮了回来。
当时方员外有这样的话:他偷那几个钱不算啥,关键是我方某人的面子以后往哪儿放?
于是小偷被打了一顿丢进牢里,没几天就一命呜呼了去。
说到这里,杨掌柜的补充说,他家有个亲戚在衙门里混饭吃,他是听亲戚说的,那小偷被打的时候用了手法,其实一顿板子之后必死无疑。
说完他对着李月她们说到:“你们以为这就完了?”
实则不是这样的。
原来那小偷其实是隔壁县上之人,来偷钱也是因为听人说方家巨富。
那段时日,恰好他老娘生病,急需用钱。
于是他铤而走险,来这里干了一票大的。
据说被抓的时候他娘已经大好,剩下的银钱他还回去了大半。
原本以为偷盗案,坐几年牢狱就出来了,没成想一命呜呼而去。